○洪家春
每年夏天,我国自南到北的大部分地区都会连降暴雨和特大暴雨,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夏天也是我国沿海台风到来季节,台风暴雨相互叠加,危害程度就会更大。水产养殖业由于大多靠近沿江和沿海,通常首当其冲,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很大。这种灾害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养殖设施受损,水域水位猛涨,水中鱼、虾、蟹逃逸、死亡,水质变坏,养殖环境污染,水产动物产生应激,病害频发等各个方面。为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现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供各地养殖户参考:
在台风暴雨来临之前,渔业生产者都要提前协调附近渔业物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提前储备各类渔业生产资料,如网片、彩钢瓦、农膜、竹竿等,以备急需。此外,还要联系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以备灾后及时改补种。
台风暴雨来临前,渔业生产者一要对看护房、标识牌等设施进行加固或提前拆除,避免强风吹落发生重大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二要适当降低养殖水位,捞除水面漂浮物及杂质,防止阻水;同时要细心查看进出水口是否完好,有无受阻状况,并注意池塘巡查,对堤坝进行加固,防止暴雨时池塘出现溃坝风险。三要详细观察水面附近是否有污水或污染物、动物粪便、庄稼秸秆、菜叶等并清除;否则,暴雨过后都会污染水体,造成死鱼或引起水生动物生病。
台风暴雨时,渔业生产者应停止一切水面作业,船只应靠岸固定,小型船只可上岸倒扣于塘边。同时,还要停止水产药品投入使用,并且大幅减少投饵量或者不投饵。确有用药需求的,应在台风暴雨过后再使用。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不断疏通排水渠道,保持水流畅通,不能让杂物堵塞出水口。二要注重池塘增氧工作,池塘连续阴雨天及时开启,进行增氧,防止池鱼因池塘缺氧出现伤亡。没有增氧机的池塘,可在水中投放增氧药物,用片状抛撒或粉状干撒均可。三要注意险埂要段,发现池埂渗漏、倒塌或漫堤,要及时采取堵塞漏洞、加固埂堤、拉网拦截等相应措施补救,避免养殖水生动物大量逃逸,以减少损失。
台风暴雨后,池塘要调控好水质。有条件的池塘可将浑水及时抽出,换注新水;对pH值在8.5以内、水质变清的池塘,可投放生物菌肥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量让藻相和菌相平衡;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必须开启增氧机,避免池塘缺氧。同时,要加强灾后饲养管理工作,重点是投足饲料、施足肥料。饲料中要适当添加VC、免疫多糖进行投喂,提高鱼虾蟹抗应激能力;如果已经发生细菌性病害,则还需另外添加鱼用抗菌药物、复合中草药等,以提高鱼虾蟹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发现虫害要立即杀虫,这时要特别重视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锚头鳋等疾病的发生,发现有病害征兆及时用药,可采用水体泼洒或内服的方法处理。
对有水生动物逃逸的水面要及时摸清存塘量,做好苗种补充。水退后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投喂饲料等方式,对养殖区域存塘情况进行检查和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相应调整养殖计划,及时补放苗种。如要实现当年上市,应遵循“稀养速成”原则,重新选择生长快、适应性强、效益好的品种进行养殖。对存塘量少的水面,可进行清理后,选择当年生长快、见效快的品种;对存塘量较多的水面,可适当补放规格较大的苗种,以增加放养密度;对池埂全部溃决的池塘则应排干水,经消毒剂彻底消毒后,养殖夏花鱼种,培育春片鱼种。原良种场、苗种场应采用并塘或转移的方式,首先保存亲鱼和鱼种,以备来年使用。补充苗种、转塘、并塘时,要严格按照苗种转运操作规程进行,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如果水产苗种一时难以解决的,可以视农时情况灵活改种一季庄稼或经济作物,待年底或下一年初再腾出水面,不影响下一年的生产。七月中旬(或大暑)前退水的地区,可以将池塘改种一季晚稻,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有秧苗的可以及时栽插,没有秧苗的也可采取晚稻催芽直播技术。八月上旬(或立秋)前退水地区,可以改种黄瓜、番茄、菜豆、空心菜、大白菜、小白菜、早花菜、秋萝卜等,也可直接播种小米草、黑麦草、紫云英等秋冬草类,为其它鱼类养殖提供青饲料或沤制肥料。
台风暴雨期间,一些不法分子会乘火打劫,偷鱼、炸鱼、毒鱼、电鱼等违法违规捕捞现象时有发生,养殖户应加大水面巡查力度,发现这些不法行为,要立即向渔业主管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给予严厉打击,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通联:238200,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农委渔业局手机:1385654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