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虫害防治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2021-12-07 18:41:41姜晓燕陈晓楠
甘肃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络化林木林业

姜晓燕,陈晓楠

国家林业局 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随着武威地区林业不断发展,其在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绿化环保等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当地林业发展,人造林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在林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病虫害侵扰问题也变得愈加严重,一定程度上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21世纪作为信息时代,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发展的浪潮中,林业病虫害防治同样面临着发展和挑战,这就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武威地区林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实现林木病虫害的信息化防控,从而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益、降低资源投入量。

一、林木病虫害防治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快速、方便获取病虫害信息

在林业多年发展中,病虫害防治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但过去这些材料十分零散、存储难度大,大部分材料都堆积在档案室中,信息共享难度很大,无法满足当代林业发展需求[1]。对于林业基层生产单位来说,一旦发生了病虫害等问题,难以及时找出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工作十分被动。而借助病虫害防治信息化平台,可以更好的进行资料存储,并且在统一平台中病虫害防治资料管理更加规范、标准,第一时间即可查找资料信息。

(二)有助于病虫害信息呈现

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过去都是以纸作为媒介记录信息,并配备少量图片,这种方法无法直接呈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而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直接呈现林木病虫害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甚至可以演绎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趋势,让单调、枯燥的病虫害信息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三)提供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新渠道

过去林业基层人员培训都是通过线下进行,虽然在提升基层人员技术水平、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由于集中培训时间较短,大 部分基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无法短时间提高基层人员综合能力,同时集中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全方位提升工作素养。此外,即使是同一个地区,不同区域林木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也有差异,培训难以做到“有的放矢”[2]。而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针对当地林木病虫害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教学资源,让培训工作更加科学。

(四)推动病虫害防治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近些年,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再加上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进一步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率。除了经费不足、自然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病虫害管理手段落后,预见性不足、预报工作薄弱、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全、报表信息量大、数据整理繁琐等。所以,在强化“一站三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利用率,构建符合当地林木病虫害发展规律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二、林木病虫害防治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内容

(一)林木病虫害防治的多媒体化

多媒体可以让病虫害防治信息有更多的流通、传递渠道,这就要积极借助现代化技术,利用计算多媒体软件、摄像仪、扫描仪等,重新演绎传统的病虫害资料信息,不仅要使用文字表述,还要配套音频、视频、图片等,通过多媒体演绎形式可以让病虫害信息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为病虫害防治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更好、更快的解决病虫害相关问题。

(二)标准化整理及数据库的建设

林木病虫害防治数字化建设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方案措施带来的负面问题,如可以让信息资料统一管理、规范病虫害数据呈现形式等,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构建规范化、专业化的数据库,可以说数据库是病虫害防治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核心。结合国家或武威市林业部门提出的病虫害防治标准,构建病虫害防治信息数字化管理体系,包括林木病虫害防治多媒体内容、信息呈现形式、病虫害信息处理规范等,加强地区与省内病虫害防治系统连接,形成规范、标准、统一的病虫害防治信息B/S模式数据库。将不同领域的病虫害进行划分,如人工林、园林、苗圃等领域,还可以细化为树木、花卉、地被植物等病虫害信息[3]。以数据库作为病虫害防治信息化平台的核心,开发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各个部门的病虫害防治信息数据库系统,为其提供病虫害防治信息咨询、决策服务,不断推动当地林木病虫害防治信息化进程。

(三)开发网络管理系统

开发网络管理系统,为林木病虫害防治提供专业化平台,借助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如ASP等,开发符合省、市、县、基层林业病虫害网络管理系统,公开、共享病虫害的种类、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等预测服务,系统可以自动制作报表、自动传输信息,为综合治理辅助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保证当地林木病虫害防治的数字化发展进程。整个网络管理系统应具备:界面简洁、使用便捷、功能完善、信息丰富、规范标准、信息互联、生动形象、资源共享等优势。可以将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功能模块:

1.录入系统。考虑到林木病虫害信息十分庞大,数据库连接机理复杂,因此要借助数据前端开发软件负责录入系统数据信息,包括林木病虫害信息(文字、图片、视频等)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如登录账号、密码、访问权限等),保证数据库足够完整、安全、便捷。

2.预测预报系统。借助网络管理平台,输入相关变量信息,服务器即可自动调出数据库数据信息、模型,根据大数据、专家系统、云计算等精准预报病虫害情况,并将预测信息呈现给显示终端,测报人员可直接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病虫害信息的预测预报,可以提高病虫害防治的预见性,提前作出反应,加强病虫害管理。

3.远程查询。苗木生产单位、林业生产单位、园林工作人员可以登录网络平台查询林木病虫害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解决病虫害相关问题,加强了病虫害防治信息共享度,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损失[4]。

4.远程培训。以病虫害网络系统为平台,开展远程培训、远程考核,根据个人需求自主寻找培训资源,让培训工作变得更加灵活、方便,定期展开专业能力考核,从而提升病虫害防治队伍专业水平。

5.远程诊断。根据传感器、“3S”技术采集的病虫害信息,借助大数据、专家系统诊断当地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趋势,并自动将诊断结果、数据传递给显示终端,一旦发现病虫害问题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

综上所述,推动林木病虫害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进程,有助于改善传统病虫害管理的弊端,可以更好地推动病虫害防治现代化发展进程,能够进一步推动武威市及林业相关生产部门林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对林木病虫害信息的掌控,实现各区域的病虫害信息共享,有效提升武威市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网络化林木林业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land produces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