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背景下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2021-12-07 18:41:41
甘肃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共治防控基层

汪 曌

中共陇西县委党校,甘肃 陇西 748100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总书记第四次考察调研。这次考察,其中一个重要聚焦点就是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此次疫情爆发至今,已蔓延发展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危机,而我国疫情防控之所以能取得当前来之不易的成绩,正是得益于我们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社区防控,进行了科学完善的社会治理,实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大意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挑战公共卫生安全,更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深刻影响社会生活运转,面对这一局面,我们愈发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克服危机,捕捉机遇。

(一)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骨干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使用“社会治理”概念,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有一字之差,却不只是概念的转换,因为社会管理更强调政府职能,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管理和控制,而社会治理更强调各方主体多元参与、平等合作。从“体制”到“格局”,再到“体系”,标志着党关于社会治理的认识不断深化,不仅体现了理论的升华,更是制度的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骨干之一,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二)有利于更好实现群众人生价值,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要之后,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能够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全社会之力,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在落实上不打折扣,聚焦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够更好地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有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各种风险的跨界性增强、传导性加快,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危机。通过整合优化各类社会资源投入结构,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下沉到基层,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能够进一步强化基层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提高防范抵御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二、树立科学理念,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的主要着力点

(一)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调研时考察了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就是聚焦基层矛盾化解,着眼于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以这次大考为例,基层处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都在基层。积极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关口前移,就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一是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合法性审查等制度。二是针对不同的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节、司法调解等工作体系进行多元化解,完善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三是针对群众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干预机制,坚持疏解引导、培育心态。

(二)完善基层城乡治理体系

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总书记着重调研了信息化智能化在城市治理方面的作用。一是提高智能化水平,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作为强大引擎;二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探索创新智能化现代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一盘棋,把党的领导贯穿疫情防控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

1.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突出短板。要以这次大考为契机,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专常兼备的国家储备体系,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提高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2.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不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防范化解体制机制仍需完善。要加快建立科学系统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完善的疾病防控监测预警预报机制,坚持关口前移,真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社会、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亟待修改完善。经过此次大考,我国的重大疫情上报公布制度,传染病防控救治相关立法,援鄂医护人员职称评聘保障制度,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及自然资源保护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均需修改完善。

三、健全体制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一)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体制

一要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重大问题,推动社会治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守住社区防线,全国各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临时党支部,派遣防控人员驻守各个小区,严防死守,坚持把防控力量向村社下沉,构建“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综合治理+多元服务”“区域统筹+一线工作”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三要完善政府负责体制。横向上,政府各部门之间团结一致、精诚协作,资源信息互通共享。纵向上,各级政府之间上下贯通,紧密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精准落地。

(二)构建社会协同、群团组织助推体制

建立政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搭建互动平台和载体,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社会机构等,鼓励其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其主体地位及应有积极作用,以满足更多社会需求,使得最基层社会治理力量释放更大效能。

(三)完善公众参与体制

建立村社级管理站,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建立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队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激发群众参与的内生动力,让全体人民真正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使每个人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把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治理亟待解决的各类问题需要我们秉持开放融合的现代思维模式,树立科学的理念,着眼于社会和谐有序、充满活力,全面依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

猜你喜欢
共治防控基层
“多元共治”乐融融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环球时报(2022-04-25)2022-04-25 17:20:21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18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40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走基层
大众摄影(2016年4期)2016-05-25 13:19:48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