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深剩
(古田县实验小学,福建 宁德 352200)
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偏低,虽然教育部发布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但还存在教师观念陈旧、不能开齐开足实验、课堂难控等因素,导致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对科学学习兴味索然,不利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包含四个要素:兴趣、方法、知识和精神,不论是对科学兴趣和方法的培养,还是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理性思维都伴随整个科学学习过程,它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必须给予重视和培养。实验探究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现象、分析证据、交流研讨,最后归纳推理得出实验结论,这样让每个实验教学环节都渗透理性思维培养,使结论建立在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之上,为建构“理趣”实验课堂打下基础。
长期以来,科学学科处于弱势地位,片面地被当成“副科”,学校缺乏专任科学教师,大部分是语、数教师兼职科学教学,他们往往以语数教学工作繁重为由占用科学课,再加上准备实验器材又花费太多精力,很多实验基本在“黑板上做”或者播放实验视频,导致实验教学逐渐被“边缘化”。一旦遇上科学质量监测,就让学生背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虽然学生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学生对于实验原理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科学兴趣和方法的培养几乎没有,更谈不上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应当引导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自主建构科学知识,获得深层次理解,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之所以喜欢上科学课,很重要的原因是科学课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一旦放手实验,学生缺乏方法的引导,只顾着“玩”,课堂气氛热烈,导致课堂纪律难以把控,一节课在热热闹闹中就匆忙结束了,到最后学生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做实验,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实验教学效率低下。[1]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有效引导,对实验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观察时抓不住关键实验现象。
虽然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究,但是对实验数据收集与分析,以及归纳与推理,往往只是“蜻蜓点水”,理性思维发展不足,导致实验效果不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实验记录不及时、不准确。实验记录不仅是实验的原始数据,还是得出实验结论的直接证据;另一方面,对实验数据交流研讨欠佳,教师往往喜欢展示正确的记录单,忽视一些有错误的记录,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影响实验成败的原因,没有充分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师应改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小学科学倡导探究式学习,开展“理趣”实验教学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只有亲身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才能真切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获得充分的证据的基础上,真正相信实验结论,从而自主建构科学知识体系。如果教师只通过讲解实验,甚至让学生背实验器材、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那么学生即使记住了新知识,也只是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常常是半信半疑,学习索然无味。
教师通过改变观念,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即科学兴趣),而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有趣的实验现象,培养其透过现象了解科学本质(即科学知识)的能力。科学兴趣与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兴趣的激发将激励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本质,最终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并认识科学本质的过程中,形成尊重实验事实、寻找证据的理性思维方式。
例如,小苏打和白醋这两种材料均是厨房中常见的物品,在《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实验教学时,首先,以“瓶子吹气球”的实验导入,吸引学生的目光,有趣的现象立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其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呢”;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小苏打与白醋的特点;接着,将小苏打与白醋按1:3 的比例倒入瓶子中反应;最后,验证产生的气体性质。
教师通过改变观念,利用身边常见物品设计实验,以“瓶子吹气球”的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最大动力。[3]习近平总书记说:“科学兴趣要从娃娃抓起。”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结合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分析实验现象,运用逻辑推理得出实验初步结论,从而有条理地提出科学问题。提出科学问题正是基于尊重实验事实和证据,运用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方式。其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进行科学探究最关键的一步,为后面实验探究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4]正是小学生这种认知发展特点,实验时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若不事先明确实验目的,看似氛围很活跃的课堂,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抓不住实验的重点,汇报内容五花八门。因此,在实验之前时要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探究,这样做实验往往能事半功倍,既提高实验效率,又确保每位学生“跳一跳”就能体验实验的成功,这样的成功是建立在学生科学地运用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方式,归纳和总结得出基本的科学原理之上的。
例如,《神奇的纸》一课包含三个实验活动,实验目的是认识纸经过折叠后,可以改变它的性能,知道不同性能有不同的用途。首先,在“按一按”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充分感受改造纸前后手按压的弹力变化,观察纸张折叠前后发生变化的现象,知道瓦楞纸是有弹力的;其次,在“放一放”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普通纸和瓦楞纸各自的承载力,并分析两种纸承载力的差异;最后,在“摸一摸”实验时,教师指导学生对比两种纸的隔热能力,感受瓦楞纸的隔热效果,为学生后面的拓展实验“在不同纸上滴油”搜集实验信息,为后面的对比、分析、归纳奠定基础。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行动方向,了解重点观察实验中的种种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比较、讨论,分析实验现象的形成原理。明确目的能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和分析的理性思维发展过程中,通过逻辑思维推导并证实结论,增强实证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最终形成理性思维。
1.有效记录,理中生趣
实验记录既是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之一,又是得出科学原理的直接证据,它有利于发展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理性思维。实验记录是学生将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测量的数据,进行客观、及时和准确的记录。一方面,有效的实验记录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及时够捕捉关键现象;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思维能力,才能快速将看到的关键信息转换为科学语言,简洁地记录下来。这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事先厘清实验中的关键点,以及训练学生的科学实验代语言符号,从而减少记录和整理所耗费的时间,从无序记录转变为有序记录。
例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的实验教学,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此实验的关键:第一要观察记录“纸团”是否变湿,第二是观察记录杯子中空气是怎样运动的;另一方面,记录时可采用表格记录法对“纸团”是否变湿进行“√或×”的简单记录,还可采用画图法对杯子中的空气用画圈来代替,空气的运动轨迹用箭号来表示,这样的实验记录既节省了记录所耗费的时间,又直观形象。
教师通过有效指导学生及时、准确的记录,使学生不仅是玩了一场实验体验游戏。而是懂得实验记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促进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和证据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达成理趣共生的实验课堂。
2.交流研讨,趣中长理
交流研讨是实验探究后的信息处理与加工、分析与整理、归纳与推理的过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组内、组间交流以及全班互动研讨,通过分析与整理、归纳与推理让科学实验探究真正发生,在研讨交流中思想和观点不断碰撞。交流研讨不仅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而且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构建活泼热情的课堂氛围,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理”和“趣”共同增长的现象。
例如,在《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教学时,当实验结束后,学生对实验记录单中各项数据(如无盖、加盖、加盖加毛巾、加盖并用泡沫包裹)进行处理与加工,发现2 分钟、4 分钟、6 分钟温度都不相同。学生通过分析与整理,发现杯子无盖、加盖、加毛巾、用泡沫等情况,降温速度不同,还发现个别小组数据有差别,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对此产生很大的疑惑,生生、师生之间经过激烈争辩,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初始水量不同造成的。最终,学生通过归纳与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热的良导体——散热快。
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并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加工,形成事实证据;通过分析与整理,提出质疑;通过归纳与推理,形成基本的科学知识。通过交流研讨,达成理趣共同增长点的策略,能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从而为“理趣”实验课堂奠定基础。
综上,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出发,以实验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实验目的,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指导学生及时、准确的实验记录,并在研讨交流中比较分析并整理实验数据,归纳推理得出实验结论。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推理的理性思维发展过程,培养了学生实证意识和质疑的科学精神,从而构建了小学科学“理趣”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