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江南菜乡”大棚之变

2021-12-07 13:08:53
江西农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乐平市百乐乐平

从竹木型到钢架型

走进位于镇桥镇百乐村的花正红蔬菜种植基地,就看见菜农们正在忙着采摘蔬菜。钢架大棚内,黄瓜、茄子、西红柿……琳琅满目。一辆辆货车停在大棚外,等待装车发运。百乐村是当地颇有名气的蔬菜专业村,全村共有500多户人家,冬暖式大棚、钢架大棚合计近200个,蔬菜种植面积1500多亩。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分田到户”政策开始实施,蕴藏在乐平农民身上的种菜热情得到空前释放。最初的大棚,是几个竹木拱棚,自此乐平蔬菜种植有了大棚,有了秋延后的辣椒、茄子、西葫芦等反季蔬菜。这些蔬菜打破季节常规,赶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让菜农们收入大增。

此后,乐平市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建设温室大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该市蔬菜产业不断升级。冬暖式标准大棚的广泛应用,让乐平市在保持常规蔬菜产销两旺的同时,反季节蔬菜的发展势头持续向好。该市蔬菜种植收入每年每亩从8000元提升到2万多元。

从传统型到智慧型

在位于后港镇的蔬菜基地,一排排钢架大棚整齐排列。这是一个无公害蔬菜基地,棚内蔬菜旁摆放着监测仪,土壤的温度、湿度一目了然。偌大的科技大棚仅需两名技术人员在中控室监看大棚里的各项数据。

“以前种菜靠天吃饭,收入少,人也辛苦。现在智能大棚引进了更多高科技,更加注重绿色、生态,人手少了,收入却更高了。”基地技术员华小卓说。从下种到收获,蔬菜基地只施农家肥,采用防虫网、诱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手段,实行节能灌溉,种出的蔬菜环保绿色无公害,品质更优良。

蔬菜种植,灌溉水源很重要。近年来,乐平市从严落实河长制工作,加速推进水环境治理,退出一批有污染的企业和一批有农业面源污染的养殖场。通过开展“清河行动”以及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当地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蔬菜质量明显提升。

“发展设施蔬菜大棚产业,不但有财政奖补,政府还提供贴息贷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全部由政府统一投资建设,并有技术员全程指导,帮我们跑销路。去年我种了10多亩蔬菜,利润达20万元。”镇桥镇百乐村村民黄道胜说道。尝到甜头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又建了一个蔬菜大棚,他把智慧设备搬进大棚,包括价格不菲的自动气象站。即便在千里之外,黄道胜只要打开手机APP,就能轻松掌握蔬菜生长情况。

从粗放型到精细化

如今,越来越多乐平菜农加入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行列。数据显示,2020年底,该市蔬菜种植面积超16万亩,其中高标准设施蔬菜面积达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160万吨、总产值达26亿元。

在乐港镇谢家村蔬菜种植基地,国家示范合作社——乐平市民望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冬华带着技术骨干,在新开辟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测土配方。“传统的温室大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智能温室大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谢冬华说,该合作社将引进蔬菜冷链、包装、加工生产线,新建标准化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蔬菜冷藏保鲜库、保鲜配送车辆,实现蔬菜产品从基地到群众餐桌的无公害标准化对接。由于品种新、质量好、无公害,当地菜农种植的蔬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全村仅蔬菜种植年收入超5万元的农户就有200多户。

依托高科技,乐平市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把“土特产”做成了“品牌菜”,形成了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品尝以及农业科技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乐平市百乐乐平
聂华
当代作家(2023年6期)2023-07-20 18:33:08
春种
乐平的眼镜
乐平市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乐平市三王牧业有限公司
农村百事通(2020年6期)2020-03-30 03:13:10
春日梨园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智富时代(2017年1期)2017-03-10 18:40:37
水之上
广西文学(2016年6期)2016-10-23 07:21:46
咆哮桥
打不完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