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芳芳
(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要求正式融入其中,开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纪元。“三全育人”旨在充分调动高校所有的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并使其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实现交换,推动各方力量相向而行,构建全要素育人系统。在这其中,文化育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例如,仁爱、守信、大同等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民本、德政、法制等思想智慧,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启示。这些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显然对当今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提升其育人工作成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鉴于此,本文尝试以文化育人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意义,分析其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融入建议,以期能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助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蕴涵的不可替代性的文化基因,具有宝贵的文化育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遵循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等所进行的一种观念上的文化确认和自觉接受,以及行动中的自然践行,其核心是认同该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并遵循这种文化所要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之中,既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坚实基础和宝贵动力源泉,也是挖掘文化认同中国家政治认同意涵的关键。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这些被建构出的“符号”时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身份在新时代中的时间延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强化出“我们是一家人”以及“我们在一起”的文化认同理念,这具有文化认同感中现实面向的意义。随着文化认识观念的不断加深与强化,大学生也在这一意义框架之内不断践行着文化认同理念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和精神家园,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其次,增强文化认同的基础在于传统文化的“会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呈现出鲜明的“会通”精神[3]。对于文化认同的塑造,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推陈出新,还在于其强大的博取众长、融会贯通的功能,这种功能在国家政治认同的文化认知中具有更加强大的推动力。以文化的向度而言,文化的发展最终总要与国家政治相关联,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政治认同就是这个国家最终的文化认同。因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切入,架起国家政治认同的实践行为的支点,促使大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国家政治的本质与内涵,进而夯实文化认同的会通基础。
最后,增强文化认同的动力在于文化体验的多元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具有文化来源的多元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通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正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广泛地接收和容纳共同体内部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兼顾共同体内各群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其文化体验具有多元性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文化融入的教育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多元性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文化认知的平等性与差异性。只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下,对内大家都是炎黄子孙,承认对方不同差异,尊重彼此风俗习惯,以文明教化修养,知书达礼,展现泱泱大国风范;对外呈现多元文化的丰富性,使远邦外国心悦诚服,愿意与中国人交朋友,为共创世界和平福祉而携手合作。[4]
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其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文化之一,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认知或体验活动,厚实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加深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让广大学生在学习中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价值精髓,进而达到增强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目的和要求。[5]
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体现出中国古人思想中深层的精神追求,是其深厚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精神标识,更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面重要旗帜。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在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的同时,也为其抹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底色,给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气。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去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淬炼,更彰显其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永恒价值。当大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后,能够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其文化自信就会油然而生。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时代特征,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也更能增添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鲜活时代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6]文化深度滋养着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又会为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中人的行为提供正确的导向和规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文化育人,就要通过文化所蕴涵的价值观来感染和熏陶青年学生。因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又是一条追根溯源、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二者高度契合。以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为例,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倡导都蕴含了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精髓,是对《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创新与升华。这种将传统伦理文化贯穿于核心价值观各个方面的建构方式,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支撑,增添了悠久的历史注解。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核心价值观的沃土,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年文明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价值观。因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中华民族生存方式和传统文化价值追求的延续,也将使广大大学生在价值观层面更易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首要现实困境,就是高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普遍存在认知偏差。教师队伍的认知偏差在于抑己扬彼的文化认知。近代以来,客观的内外部历史环境使得人们不能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一度把中国近代的落后过多归结于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文化自信。新文化运动后,面对汹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少国人一度盲目地仿效甚至推崇,自觉或不自觉地贬低和疏远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甚至还频繁出现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情况。“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文化也不断遭受批判。因此,约有两代人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负面认知[7],将传统文化中相当多的内容视为历史糟粕,不加区别地予以否定。这就使得高校一部分教师形成抑己扬彼的文化认知偏差,不能站在客观理性的立场上正确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重要的教育意义。
大学生的认知偏差则在于受到现实环境的冲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剧烈变化,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激荡碰撞,如西方的普世价值观、极端民族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成长于新世纪多元文化之中的“90后”和“00后”高校大学生,处于价值观行将成熟却尚未成熟的人生阶段,面对人生选择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更乐于追寻个人的想法,更加期望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作出价值判断。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过程中,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在缺少正面价值引导的现实环境下,容易出现对传统文化的困惑、迷茫甚至价值观层面的冲突,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所谓穿凿附会,即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传统文化的积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知识的浸润;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且种类繁多,意蕴的道理也各不相同,需要较高的解读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须文化知识的积累。由于一些大学教师缺少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淀,导致其无法在课堂中自如地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或者说自然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导致讲课生硬、空口说教倾向明显。一些教师因缺乏特殊专业领域的文化积累,导致无法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专业课程或具体课程讲授内容的有机结合点,无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其中,只就传统文化讲传统文化,内容粗浅,甚至老调重谈,讲授内容空洞、枯燥、牵强附会,与学科专业教学的关联度不高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则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呆板、对理论的阐述不重视不生动不到位的问题,学生不爱听、教师讲得累,甚至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文化的传承者,客观上仍然掌握着一种单向度的影响力。这种单向度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五门思政课程和各专业的课程思政来实施。教师的讲解会涉及到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但都以完成课程讲授为主要目标,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系统性。如前所述,由于部分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缺乏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积淀,其在课程讲授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也就不多、不深和不活,甚至张冠李戴、穿凿附会,自然无法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具有丰富的故事性,大量典故伴随着文化而生,其自身的历史性和叙事性决定了其对展演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新媒体、大数据等新载体的辅助,不然难免落入貌似宏大实则空洞的桎梏中。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5G、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而作为传统教育客体的大学生也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思维活跃,拥有更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更多元的知识资源,从而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但是,目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对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平台不够重视,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还是采用课堂教学、讲座报告、展板宣传等传统形式,利用的渠道有限,方式方法单一,这就导致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尽管部分新媒体教育平台得到了运用,但是在技术方面仍然有待提升,存在着教师对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传播技巧认识不足、运用不熟的问题,最终的展示仍然停留于形式。新媒体搭载的教育内容也有待整合优化,高校的网络平台建设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平台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多以国家政策方针为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较为薄弱,且各平台之间内容存在重复,缺乏总体的统筹和整合,导致平台的影响力大为削弱。而各高校之间的新媒体平台内容也存在重复,缺少统筹,削弱了各自信息平台的影响力,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此外,已有平台也未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缺乏有效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技术手段,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一种在特定时间与空间中开展的“单向性”显性教育实践。以校园文化和课程思政为代表的“多向性”文化融入教育,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教育过程,教学影响力具有更为细致与更加连续的特点,对于纠正师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偏差也具有立体化影响的效果。
首先,要融入高校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每天都身处其中的一种人文环境。校园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独特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从而实现内心世界的改造。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强调植根于人内心而“化人”的教育力量,追求的是“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就在于将其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仪式教育相融合,以增强大学生的情感归属。在学校仪式及其布景、程序、动作、文本、服饰、象征等文化元素的展演中,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例如,学校在举行开学典礼时,可以融入传统的拜师礼仪式,学生用古礼拜老师,老师还礼并向学生宣读训词,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一传统的仪式中,一方面展示了“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学生得以观感体验,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激活大学生的文化记忆。传统文化符号高度凝练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我们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以情境性和展演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情境性强调学校通过具体的地理标志性建筑,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类比联想或回忆。例如,在校园环境设置上,可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来命名道路、教学楼、广场,在道路、草坪、教室、食堂等处可设置修身、齐家、爱国、交友、治学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标牌。展演性强调按照固定程序和规范,重复且艺术化地开展传统文化仪式。就清明节而言,学校不仅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祭拜先烈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与敬仰,还可以将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理想通过踏青、插柳、拔河、放风筝等可见可感的清明传统文化符号表达出来。
三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实践活动。文化认同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高校通过举办国学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传统礼仪研修、国学沙龙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竞赛活动,以及传统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民俗体验中感悟古人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在耳濡目染中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进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认知内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导向性价值。
其次,要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政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政课堂授课模式的局限,注重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不再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思政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思政教师也要积极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理念,重视教学活动中多元化知识内容的融入;要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特点,主动挖掘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教材有机融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辩论、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和课堂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大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进行“生命教育”章节讲解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把课堂组织为辩论赛,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围绕“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否与现代文明教育相矛盾”为主题开展分组讨论和辩论。这样的课堂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辨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学生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在思政课中融入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将革命先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修养讲深、讲透,如毛泽东、陈毅对传统诗词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伟大作用与无穷魅力。
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加强思政课本身的建设外,还要重视课程思政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实际上起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专业课堂不仅要实现知识传授,同时还要承担价值引领功能。所有高校教师都要主动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只属于思政课教师、宣传部、团委、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误区,主动适应新时代对专业教师的要求,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堂,积极探索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点,积极并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各种思政教育元素。根据各自专业课程的特点,合理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课程教育模块中加入多元化的传统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比如,在讲解家国情怀的内容时,教师可引用对应的古诗词来激发学生兴趣,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仅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叹和对家乡的忧愁体现得淋漓尽致,更体现出作者反对战争、期望和平的心愿。教师通过以古鉴今的方式,引导学生珍惜当下,体会国家强大带来的和平盛世,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的民族情怀,从而进一步达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梅贻琦先生曾提及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8]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是“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其个人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会对学生品性的养成造成深远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真正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就必须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厚植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使教师的文化涵养从“表层”认知到“深层”理解与感悟。厚植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熏陶才能见效。为此,要抓好以下两个重点:
一是要加强高校教师对于涵养着中华民族精神、优秀道德品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教师自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亲其师,信其道。”高校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身作则地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提供典范,以德律己、以德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教学主导意识,以实现立德树人的宗旨。教师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迪和教育学生,增强学生明辨是非曲直能力和自我定力,引导学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二是要加强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辨别力和传承力。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教育尺度、对传统文化理性分析和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才能守正创新、正本清源,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由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而大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未对其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没有帮助他们进行科学评判,那么,将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误判。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要发展地继承,我们要正确审视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阶段和时代条件,然后充分结合当前新时代的发展现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错误地把所有传统文化等同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不断影响大学生群体,淡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印记,进而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永恒价值。同时,必须从教学体系上进行全方位改革,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时代思想的发展脉搏,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3.从“线下”到“线上”——用引导的方法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9]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平台进行组合搭配,就是一种将时代语境纳入文化内涵的有效路径,能很好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中。新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学习APP、网络化共享平台以及网络社交媒体等三种。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运用,是实现文化育人工作从“线下”到“线上”的重要渠道,也是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平台既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展示和宣传传统文化,也可以弘扬传统文化,甚至创造新的文化。
首先,大数据时代的学习APP,前端广泛应用了诸如AI、VR、AR等可视化、可触摸、沉浸式体验的新技术,这种线上学习的新模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表达形态。而其后端也引入了大数据技术,能根据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学习兴趣,建立不同的数据模型,创新设置网络议题和内容表达形式。同时,对于大学生学情的收集和分析,也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有针对性、立体和精准,从而增加文化育人的深度。
其次,近年来,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MOOC、SPOC等基于此理念打造的网络化教学平台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在网络普遍渗透的当下,这些平台能将包括校内外、国内外的海量教学信息资源直接集聚更新。高校搭建这类线上平台,将使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更加高效利用。同时,也有力地支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以及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促进了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化转型,从而拓宽了文化育人的广度。
最后,常见的网络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可缺席的重要场所。网络化时代“无社交,不传播”,这类新媒体平台获得了直接面对数千乃至于数万学生的机会。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在专属的用户平台上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互动的线上空间,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多样性特征,广泛开展诸如微电影、摄影、网文、动漫、网络创业创新大赛等具体形式的交流和学习,让青年大学生自觉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4.从“继承”到“弘扬”——用发展的眼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形成。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大学阶段,应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0]创新性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之需,亦是中国之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唯有守住我们的根和魂,才能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11]因此,高校教师一定要坚持以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寻找智慧、寻找方法,在不同的课程与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学生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不仅要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创新性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为了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产生的作用或者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久坚持,不断熏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要有强大的定力、滴水穿石的耐力和毅力,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蕴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