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视域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传承

2021-12-07 10:33力,孙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乡愁传统

周 力,孙 芬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武汉 430070)

二十四节气是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结合地理气候及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1]。由于它相当准确地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在一年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自秦汉时代定型后,就一直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做好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助于通过民俗文化的活化与发展,串起现代人零碎的乡愁记忆,促进人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又能帮助唤起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历史追寻,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传统文化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本研究基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理念,从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锲入,深入探讨如何留住乡愁记忆,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让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促进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 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中国古代先民就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天象、降水等自然界的四时轮转变化为基准,创立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生活态度、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已有2 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时间体系与文化体系的综合体,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大自然的气候变化、降水多寡及季节变换等情况。在古代社会,它发挥着农业生产活动时间指针的作用,但不仅仅只是指导农时的时间指针,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还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进行巧妙的结合,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地理、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知识。“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这些二十四节气的农时民谚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意象鲜明。“冬吃萝卜夏吃姜”“热水洗脚,如吃补药”等节气养生俗语,更是现代人随口而出的生活指南。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知到二十四节气所蕴涵的民俗文化的影响。不仅如此,它还化身为节日,由此衍生许多属于二十四节气特有的风俗和节日文化。比如,位于仲春和暮春之间的清明节气,它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节气[2]。在武汉市江夏区半甲杨湾,清明节有“挂纸”习俗,人们先将墓地清理干净,拔除墓地杂草,以五色彩纸制作灯笼和幡标,挂于祖坟上,供上祭品,边烧纸钱边叩头行礼祭拜并鸣鞭炮以缅怀先人。清明节唤醒了家族共同记忆,促进了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再比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虽然各地过法不尽相同,但划龙船、食粽子、挂艾草是普遍习俗。划龙船、食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跳江自尽而兴起的纪念活动。相传当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后,许多人划船追赶着去救而不得。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来划龙舟,向江中扔粽子,寓意为驱散江里的鱼,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久而久之,划龙船、食粽子就成了一种端午的习俗,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更展现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由此可见,这些风俗习惯伴随着二十四节气的诞生,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深深融入了人们生活之中,凝聚着中国人的心,实现了关于民族情感、人文情怀的殊途同归。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流变的文化传统。提及二十四节气,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农时农耕、民俗养生、测定天时、修正历法、主办祭祀、指导生产等。而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已经开始发生了流变,逐渐从传统的民俗、农事活动向文学、艺术领域迈进。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凝结的文化内涵为众多艺术家和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们寄情于景,流传出了很多名篇佳作,影响至今。“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语言凝练,思想深邃,大部分依托节气而生,其来自生活、贴近生活,鲜活自然,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在历史长河中,这些诗词曲赋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因与人们的阅读心理契合而越来越深入人心。通过对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研究,观察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认同观念,认识到中华文化构建的整个发展脉络。因此,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不断再生产的文化资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它的成功申遗,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再一次被国际社会认可,同时,它也标志着二十四节气迎来了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机。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国人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再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自觉,帮助二十四节气的重振复兴。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促进外国人士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有利于中国民俗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因此,应该借助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成功的契机,充分发掘和全面梳理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传统智慧、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农耕时代的二十四节气产生新的故事,让人们直接感知与节气相关的知识与文化,让中国节气文化成为常识、共识,让人们获得更强的参与感及认同感,更好地继承和创新中国的民俗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3]。

2 文化乡愁的表达与安放

当下的中国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农村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千百年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故乡在快速崩塌,消失在推土机下的不仅仅是村庄,更有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情怀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对于农耕文化生活的记忆受到极大地冲击,许多现代人好像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失去故乡的人们,一部分年轻人已通过考学走出农村,更多的则通过外出打工挣到钱,或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或为了孩子上学,在城市买房,搬迁到城市居住。随着他们思想观念、居住场所、生活方式、谋生手段的改变,农耕时代长期延续下来的生活习惯、村规民约、民风民俗、乡土文化等记忆在逐渐消亡。在这样的大变局、大挑战的背景下,对家乡味道的记忆以及邻里之间互助互爱村亲乡谊逐渐淡薄,家乡记忆已凝结成了零碎的文化印迹,乡愁油然而生[4]。它是社会快速发展所导致的人们对家乡味道零碎的记忆和思念。这种记忆和思念带有一种说不出、回不去的无奈情绪,“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

对于乡愁,古往今来的文学家、诗人有过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描绘。“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说的就是乡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道的还是乡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句诗更是把乡愁诠释得越发深沉和浓烈。何谓乡愁?很多人对于它的理解无非就是对家乡的山、河、桥、老屋、古树这些风物的记忆和思念。其实,乡愁的引申范围很广,可以是具体的,还可以是抽象的。从某种意义而言,乡愁既是与过去生活的情感对话,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坚守,是生长在血脉里难以割舍的文化根脉,这就是所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乡愁。文化乡愁表达的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它唤起的不仅是当代人儿时的记忆,更是人们的一种本能、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人们在记忆和思念故乡时,往往会想起家乡的习俗和文化。在武汉市江夏区半甲杨湾,助人为乐的精神是该村坚守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半甲杨湾人已经把这种精神当成一种风俗并形成广泛共识。因此,从这个村走出去的游子们,无论走得多远,都没有丢掉助人为乐的传统文化,乡愁就是凝结在内心深处的文化印迹。应借助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契机,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唤起当代人日渐丢失的传统知识,推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认知。人们才能串起零碎的文化乡愁,并将其铭刻于记忆当中。事实上,对于乡愁安放,作家冯骥才早有结论,他说:“乡愁的载体是历史传承”,安放乡愁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坚守和创造性继承。

3 文化自觉与民俗文化传承

其实,单纯从民俗文化保护角度而言,人们首先要系统梳理民俗文化资源,找准能充分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内涵及文化意境的主题,认真分析民俗文化各项资源保护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高民众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认知;其次,进行系统性的文化教育和宣传。要坚持民俗文化形式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5],强化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广泛动员,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对有价值的各类民俗文化项目,可以建立各种各样与文化相关的陈列馆、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运用录音、拍照、摄像、文献收集整理出版等博物馆式文化保护,还可以建立涵盖某个特定区域的所有文化空间,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是在不脱离原住民、不改变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当下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利用,让民俗文化保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民俗文化传承,很多国内民俗学家都曾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各专著中都有阐述。民俗文化既是民俗生活习俗的高度凝结[6],也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具有深厚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7],是一个民族的根性文化。它的传承需要载体,要有章法。传承不是原汁原味的继承,而是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因此,民俗文化要传承,首先必须要唤起现代人,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主要有两层内蕴:一是文化自觉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二是它建立在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文化自觉就是现代人对根性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民俗文化要传承,就必须对自己的根性文化有一个觉醒和反省的过程。对于不科学、不理性的元素要果断抛弃,要把最科学最有价值的基因留下来,合理融入现代元素和创意理念,让过去有价值的东西在当下生活中实现价值,并让它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民俗文化才能“活”下去,才有可能唤醒现代人对根性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这是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一大难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只有文化自觉才能够让现代人停下匆匆的脚步,回望过去,重温传统,审视当下,把根性文化活化成为既有现代元素、又保持传统地域特色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由此,只有文化自信,才可以寻回日益远离自然的现代人失落的精神家园[8],留住文化乡愁。

其次,民俗文化的传承还要坚持地域特色,“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一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风格与文化内涵,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只有与本地的文化内涵创新融合,才能使中国民俗文化经久不衰,才能与本地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才能推动中国民俗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9]。因此,政府要坚持底线思维,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积极主动制定产业扶助政策,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乡村,从技术到资金全面扶持,给民俗文化注入发展动力,激发民俗文化活力[5]。

再次,合理开发旅游产品,以特色旅游推动民俗文化传承。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以旅游产业带动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精品的打造,注重乡村旅游文化元素的挖掘,破解乡村农家乐、乡村民宿同质化问题,吸引带动更多人回乡创业,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将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最后,实施“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战略,紧跟时代步伐整理民间故事和传说,为民俗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原始素材。推动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提炼、升华,注重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和独特性,不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利用媒体技术、应用平台,举办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民众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全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展览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简报》报道,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学校官方平台,推出“卫老师说二十四节气”栏目,每个节气推出一期。农业院校师生及社会各界通过平台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精髓,提升知农爱农情怀,促进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4 结语

乡村振兴,是国家既定的长期战略任务;留住乡愁,更是一项振兴乡村、传承民俗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中国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9],只有传承,才能求生存,只有创新才能科学发展。因此,应该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看待民俗文化,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依附于土地的地域特色文化,更是一张能饱含文化底蕴的中国名片。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乡愁传统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永远的乡愁
乡愁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九月的乡愁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