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引领的路径探析

2021-12-07 11:15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四史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王 雪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辽阳 111003)

高校党支部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有明确规定,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层组织,是为党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源泉,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堡垒。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引领,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是为党育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希望,“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习总书记关于“四史”教育的理念,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科学指南。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四史”教育的三重维度

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与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带领人民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宝贵经验。习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引领我们走向美好未来。“四史”教育是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学生党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骨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四史”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四史”教育不仅要立足历史教育层面,更要抓住其政治教育的本质,彰显时代性。

1.“四史”教育的基础是历史教育

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四史”教育的基本导向是从讲党的历史知识开始,着眼于塑造学生党员看待历史的正确眼光,最终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中国梦集聚思想力量。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四史”教育以历史为基础,但绝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引导学生党员在历史中汲取智慧,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然和应然,增强“四个自信。”正确的历史观是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前提,唯有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奋斗发展历史,才能形成情感归属和价值认同。因此,以史鉴今、铸魂育人是“四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四史”教育要进行鲜明价值取向的历史观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进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四史”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的“四史”教育表面上看是关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教育,但其本质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是以坚定政治信仰为目标的教育。“四史”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史”教育的内容包括党如何带领人民走出水深火热的旧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过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伟大的成就,逐步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选择、奋斗历程,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因此,“四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是以历史为依托的政治教育。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四史”教育的前提是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根本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四史”教育认识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把握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缘由,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增强政治认同,坚定政治信仰。

3.“四史”教育要彰显时代性

新时代是“四史”教育的历史坐标,高校学生党支部要立足党和国家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四史”教育。进入新时代,在建党一百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国已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向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进发的征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伟大的历史征程中,当代青年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高度吻合,既是难得的人生际遇,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接力棒传到了青年手中。高校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的骨干力量,肩负起历史的重任责无旁贷。高校学生党支部要通过“四史”教育使学生党员能够以史鉴今,增强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决心和毅力。

二、“四史”教育对实现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四史”教育对实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引领功能意义重大,有利于学生党员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进而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1.“四史”教育有利于学生党员树立正确历史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中华上下5000 年文明史,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四史”是中国近代以来党带领人民抵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辉历史,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是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历史。掌握“四史”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理论素养。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而言,“四史”教育是必须放在首位的历史学习教育,要将其贯穿教育培养过程中。通过“四史”教育,帮助学生党员培养科学的历史思维,树立正确的历史眼光,全面认识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帮助学生党员厘清“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历史发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树立正确历史观。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让学生党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袭,把稳思想之舵。

2.“四史”教育有利于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

习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是党员的思想保障,行动的“总开关”,这个“总开关”不能松。理想信念的坚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因此,加强对科学理论的学思践悟,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四史”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认识新中国由弱变强的艰辛探索,体会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而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认同强化思想认同,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能够立场坚定。

3.“四史”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党员的政治担当

“四史”教育是立足历史的政治教育,通过对党建立至今的百年党史教育,可以让学生党员充分了解党在百年历程中是如何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奋斗,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至今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宣传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党员的爱国情怀,积极将小我融入大我;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历史经验教育,可以使学生党员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坚定社会主义是带领我们走向光明宏大未来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锋力量,学生党员在学习“四史”的基础上,要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将“四史”中凝结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奉献精神、时代精神等共产党人崇高的品格扎根心底,践于行动,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担负使命责任,强化政治担当。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引领的实践路径

“四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功能,可以增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四史”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引领过程中,需要在组织生活制度、重要历史节点和教育模式等方面下功夫。

1.依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形成“四史”教育长效机制

“四史”教育作为党员的必修课,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形成教育长效机制,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有检查。首先,党支部要制定“四史”教育实施方案。“四史”教育计划,要将学习内容、实践载体、活动形式细化到支部每名党员,将时间安排具体到各个月份,实现教育内容详实,时间维度的持续开展,空间维度的全方位,人员维度的全覆盖。在贯彻落实中要坚决执行计划安排,如实记录,留存影像资料,实现“四史”教育经常化和制度化,使其有效融入“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之中。其次,建立监督检查和激励表彰制度。理论学习以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自主学习。定期对党员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党员及时提醒,对学习效果好的党员予以表彰。坚持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联动,党员带头读“四史”,学“四史”,讲“四史”,形成党建带团建的良好局面。最后,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除了运用集中学习、理论宣讲的方式外,注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小组讨论、考察参观、情景党课、红歌演唱、红色家书朗诵、红色影视展播等。

2.把准育人时机,抓住重要节点开展“四史”教育

值此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时刻,以此为契机进行“四史”教育正当其时,为党员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浓厚的教育氛围。高校学生党支部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把准育人时机,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节点进行“四史”教育,提升教育针对性。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主要包括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对党和国家成立、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历史事件;纪念日及在重要时间节点举行的纪念庆典、仪式活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蕴含丰富的育人元素,能够营造浓厚的外部氛围,让学生在环境熏陶中唤醒历史记忆,以此开展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效果。如在纪念五四运动、七一建党、八一建军、十一国庆、国家公祭日、伟人诞辰、英雄纪念日等重大事件和历史节点上,以文艺汇演、知识竞答、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四史”教育,深化对党的认知,对英雄人物的追忆,厚植爱国情怀。尤其要抓住建党100 周年的重要契机,利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比如将“四史”教育转移到具体场景中,打造沉浸式情景党课,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历史。同时,可以打造“四史”党课巡讲,以寻迹历史为主线,让学生党员进行“四史”讲述。

3.利用“互联网+”育人模式,创新“四史”教育载体

学生党员作为新时代青年,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他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四史”教育要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网上,利用“互联网+”的育人模式使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教育同向同行,做到网上和网下共画同心圆。坚持将互联网嵌入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榜样育人等“互联网+”的双向育人模式,着力打造“四史”教育线上公共学习平台。一是建立支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开设“四史”教育专栏,推送“四史”知识,设计知识竞答项目等,激发学生学习“四史”的兴趣;二是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强国”APP、共产党员网等公共平台接受“四史”教育;三是开设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账号,线上讲述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为主讲人,用自己的声音讲述“四史”故事,传播中国精神。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刻,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使我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具有特别的作用和意义。“四史”教育是以历史教育为依托的政治教育,在学生党员中加强“四史”教育,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担当,实现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统一,进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思想保障。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把准育人时机,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关键节点为契机开展“四史”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传统载体形成“四史”教育长效机制,更要凸显“四史教育”的时代性,利用“互联网+”育人模式,大力创新教育载体,让传统教育优势和新媒体技术有效融合,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进而实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引领功能。

猜你喜欢
四史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四史”教育——我们这样组织少先队活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诵读学传”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