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医话语建构
——话语历史法视角

2021-12-07 11:09张晓雅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中医药话语

张晓雅 郭 松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34)

1 引言

传统中医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医药治疗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是有效可行的。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先用中医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然而,中医还没有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因此饱受批评。[1]西医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已经对传统中医药构成了挑战。但是,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传统中医在应对几次影响巨大的流行病时,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1956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禽流感。在对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传统中医的脏腑辨证、中医三方等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今年,传统中医药在新冠状病毒(COVID-19)的治疗中也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第五、第六、第七版诊疗方案中的中成药和方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即“三药三方”为这次疫情防治的一大亮点。[2]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中医的一些负面新闻报道也是存在的。本文将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中对于中医抗疫的相关报道为切入点,运用话语历史法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对于传统中医的建构。

2 话语历史法

2.1 文献综述

话语历史法源自Wodak和她的研究小组对于奥地利社会问题的研究。这不仅形成了Wodak话语研究的特点,也决定了Wodak话语研究的内容。[3]随后话语历史法在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应用。杨敏、符小丽[4]以语料库为工具对主流媒体话语进行分析,探索话语历史法的过程和价值。孙咏梅、张艳斌[5]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北京大学的简介,研究了北京大学的身份建构。项蕴华[6]从理论的角度研究话语历史法。黄骥[7]采用话语历史法,通过对伦敦奥运会冠军叶诗文夺冠后与记者的对话分析,研究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系。王玥[8]通过话语历史法分析奥巴马的政治话语来研究移民问题。而本文以《人民日报》中在2020年1月至6月期间(疫情爆发到疫情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幅度控制)对于中医抗疫的相关报道为分析材料,探究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对于中医的身份构建。

2.2 话语历史法

话语历史法,又称维也纳批评话语分析学派,涉及语言学、哲学、政治、历史、社会学等领域,属于跨学科研究的前沿,在批评话语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9]根据Reisigl & Wodak[10]对话语历史法所涉及研究内容的概括,话语历史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话语进行分析:(1)确定某一特定语篇的具体内容或主题,如种族主义、反米特主义、国家主义;(2)调查使用的语篇策略(包括辩论策略);(3)分析研究使用的语言手段以及具体语境下的语言体现。本文主要分析方法是话语策略(discursive strategies):它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社会、政治、心理或语言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实践行为(包括话语实践)。[11]这些策略包括:指称策略(nomination,通过构建群内和群外身份来获得对某一论点支持)、述谓策略(predication,赋予特定的社会主体(social actors)积极或消极的属性)、辩论策略(argumentation,证实正面的和负面的描述)、视角化策略(perspectivation,framing or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讲话者可以通过此策略表达他们对话语涉及内容的看法)和强化弱化策略(intensification,mitigation,使话语对现实的再现变得尖锐或隐晦)。[12]其中,辩论策略所涉及的论辩题目(topoi)包括:有用/有利、无用/无利、定义、危险或威胁、羞辱、公正、责任、累赘、财务、事实、数字、法律和权力、历史、文化和滥用。[12]本文研究语料主要涉及到指称策略、述谓策略、视角化策略和辩论策略中的数字、定义。

3 研究和讨论

3.1 内容和主题

话语历史法强调历史背景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确定历史背景才能探究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才能确定这个语篇的具体内容和主题。[3]众所周知,传统中医因各种原因饱受各方的质疑或者支持。在2020年1月17日,武汉出现了新冠状病毒。这个病毒出现极为突然且传染性高、速度快。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在武汉之外的十几个城市出现感染者。在病毒传染如此快速的紧急情况下,无论是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还是中国传统的诊疗方法,都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疗。与此同时,一些医生站出来介绍一些特殊的中国药材。经过他们的介绍,这些药材具有抗击新冠状病毒的奇效。这引发了国民对于传统中医药的热烈讨论。在这次讨论中,《人民日报》作为中国主流媒体之一,也针对中医抗疫相关的主题作了相关的报道。《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因此,《人民日报》报道中对于中医的报道以及表露出来的态度与政府对于中医抗疫的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在《人民日报》2020年1月17日到6月17日的所有报道中设置关键词搜索“中医”“抗疫”,共找到10篇报道。下文将逐一分析这些新闻报道中使用的具体策略。

3.2 话语策略和功能

3.2.1 指称策略(Referential strategies)

Reisigl & Wodak[10]认为指称策略(referential strategies)或命名策略(nomination strategies)即是作者构建或者描绘社会角色,例如构建成“组内成员”(ingroups)或者“组外成员”(outgroups)。田海龙[3]对于指称策略的解释是通过话语将一个人建构为属于自己一方的“组外成员”或属于对方的“组外成员”。例如:

(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强化中西医结合……(颜欢,2020)

(2)而在中国的战“疫”方案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贾平凡,2020)

在上面的例子中,《人民日报》将传统中医与中国政府联系起来,在描述时将中国政府和传统中医处于同一组、同一方,自然地将中医归为属于中国的“组外成员”。在例(1)中,报告介绍了中国加强中西医结合,中医代表了中国的特色治疗手段。这篇报道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和中医之间的关系。而在例(2)中,报告强调了中医药在中国抗击新冠状病毒治疗中非常重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例(1)功能相似,也将中国与传统医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通过指称策略,这些报道把中医治疗新冠状病毒等同于中国的独特的治疗手段。这样的报道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地将中医,中国政府划分为“组外成员”,并且读者作为中国人,自然也是“组外成员”。这样的报道设计加强了读者(中国人民)对于中医的归属感,从而增加了人民对于中医的认同感。

3.2.2 述谓策略(Predicational strategies)

Reisigl & Wodak[10]认为,述谓策略(predicational strategies)即使用具有肯定或者否定意义的谓语。这些词汇的意义可以是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同时,它们的意义也可以是隐含的或者明显的。田海龙[3]认为对使用这个策略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话语对社会活动者的态度。例如:

(3)中医“出海”援助顺应了国际疫情防控需要……(贾平凡,2020)

(4)一边免费赠药,一边赶制药材……(贾平凡,2020)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报道构建了中医在西方国家流行,很受欢迎,很受信赖的形象。在例(3)中,动词“顺应”暗示了中医是受到了国外疫情防控需要的召唤才出国对其他国家进行帮助,这个词也从侧面暗示了国外友人对于引进中医持欢迎态度。通过这个策略,中医这样一个积极有效对国外援助的正面形象就跃然纸上,让读者对于中医在国际上弘扬了中国泱泱大国风范保持了一种认同感,从而对于中医的认同感更加的加深。同样,例(4)的“赶”制也代表了国内形势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迫切需要,也从侧面表达了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积极的形象。

3.2.3 辩论策略(Argumentation strategies)

Reisigl & Wodak[12]认为,通过辩论策略,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描述可以被证实。例如,当一个人或者一个组属于或者不属于一个社会或者经济团体内部,她们自然会得到相对应的歧视或者偏爱。季丽珺[13]认为辩论策略是通过使用有用/有利、无用/无利、定义、危险或者威胁、羞辱、公正、责任、累赘、财务、事实、数字、法律和权力、历史、文化、滥用等论辩题目来论证正面和负面的描述。本文将主要以数字,定义命题来分析隐藏在这些报道中的意识形态。

a)数字命题(Number)

数字命题可以被总结为:如果数据可以证明一个特定的命题,那么对应的这个行为就应该或者不应该被执行;但是如果这个命题没有经过经验证明且大部分都是不正确的,那这个命题则可能是谬误。[12]例如:

(5)病区累计收治 158 例,出院 140 人,其中纯中医治疗88例,治愈出院率88.61%。(王君平,2020)

(6)肺炎确诊病例中,有 74187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1.5%,其中湖北省有 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 90%以上。(颜欢,2020)

通过观察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报道介绍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状病毒取得显著积极效果时运用了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赋予了中医“有用”的特征属性,证实属于自己这一方。在例(5)(6)中,很多数字,如“88%”“88.61%”“61449”“90%”等都用来表达中医在抗击新冠状病毒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功地说服读者相信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状病毒中的积极作用。

b) 定义命题(Definition)

定义命题也可以被理解为“解释名字”命题;定义命题的惯用语句是如果一个行为、一个人或者一个事被命名为X,那么这些行为或者事件就拥有了主题X的特点(Wodak,2001:75)。例如:

(7)“中国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颜欢,2020)

(8)“中医是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颜欢,2020)

(9)“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已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颜欢,2020)

(10)“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申少铁,2020)

例(7)—(10)是典型的“定义”命题。它们都是以中医或者中医药等相关概念作为主题,并且在后面的命名归类中把它们归到具有美好特征的名词下,如“古代科学的瑰宝”“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样的叙述表达将“中医”“中医药”与“瑰宝”“治疗手段”相联系,唤醒人们对于这些美好的词语的熟悉和认同,再将中医与这些美好的概念相联系,从而使人们相信中医也具有这些概念的美好特征,最终达到使人们产生对中医的信任、崇拜。

3.2.4 视角化策略(Perspectivation)

Reisigl & Wodak[10]指出,视角化策略即是说话者用来表明参与对话的策略,通过报道、描述、叙述或者引用不公正的事件或者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田海龙[3]、季丽珺[13]认为运用这个策略讲话者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具体是通过在报道、描述、陈述或者转述事件或者言语的过程中选取不同的视角将自己的观点融入报道、描述、陈述或者转述中。例如:

(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王君平,2020)

(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白剑锋,2020)

(13)每当他们进入病区,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就会亲切地说:“咱们的中医来了!”(白剑锋,2020)

(14)《印度时报》撰文称:“中国医护人员想方设法全力救治患者,传统中医药正发挥积极作用”(颜欢,2020)

(15)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指出“……大量事实证明,中西医结合非常有效”(颜欢,2020)

(16)“中医救了妈妈的命” (王君平,2020)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报道在具体的叙述时都选择了一些直接引语或者间接引语。这些引语无一不表达了说话者对于中医认同、肯定的态度。其中,不乏习近平习主席对于中医的指示,还有一些是受益于中医的病人直接对于中医的肯定,更有国外领导人对于中医的肯定评价。这些引用无论是来自习近平书记对于中医的指示还是受益病人对于中医的肯定,都是对中医一个正面形象的建立。报道者选择这些引语放在报道中,间接地表达了媒体对于这些看法的认同,也就是对中医的肯定态度。

4 讨论

本文主要对《人民日报》中对于中医抗疫的报道作了分析:疫情期间,由于病人过多,西医药物以及设备有限,中医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经过一段时间,中西医都无法研制出有效的抗疫药物,这个时候国内对于中医的评价褒贬不一。而《人民日报》作为共产党中央委员机关报,在2020年1月17日至2020年6月17日期间发表十篇关于“中医抗疫”主题的报道,并且全是正面报道,成功构建了中医抗疫有效这样一个形象。如果在当时《人民日报》对于中医的报道没有单一的选择正面报道,而是全部无差别报道,那么中医的抗疫形象不会构建成功。再结合当时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一直没有针对性的抗疫药物,百姓的心里一直没有一种安全感。可以发现,《人民日报》选择这样的报道,是因为中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百姓对于中医存在一种亲近感,而中医抗疫的正面报道也稳定了民心,让他们不至于过度恐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作用。

5 结论

本文选择了话语历史法的指称策略、述谓策略、辩论策略和视角化策略,对《人民日报》中的中医抗疫报道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塑造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正面形象,表明了政府对于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积极态度。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中医药话语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画与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