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勇 邬旭然 王绪敏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教育强国建设,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非常直接和现实的重大意义。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教育部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目前新的人才竞争格局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国家人才的培养。我们国家在读的研究生有286 万多人,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超过42万人,硕士研究生超过了243 万人。高等学校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地方性综合高校更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但是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渐增加,地方性综合院校在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也存在很多的困难,如培养质量与“双一流”高校相比有较大差距,整体的课程体系较为陈旧,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紧追学科前沿,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较为单一,指导教师的培养能力也大相径庭等。好多高校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等培养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地方综合性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结合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摸索与经验积累,探究了地方综合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和改革的路径,对较好地完善地方综合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平、加强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
地方综合院校研究生培养普遍存在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综合实力欠缺、科研平台落后、经费不足等问题。
与“双一流”高校相比较,地方院校的科研平台相对落后,导致很难引进较高层次人才,以致其导师队伍的指导能力相对较弱,间接影响学科专业对报考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在一志愿的报考率上表现偏低。研究生课程的设置问题上主要表现为内容较为陈旧,研究生教改步伐缓慢,没有做好社会需求的调研工作,以致课程体系与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导致地方综合院校在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困难重重,亟需依据自身实际条件,不断改革和发展,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先后获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海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通过CAM 认证的食品检测检验中心、2 个省级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现代海水养殖与食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与教学平台。2017 年“生物学”学科获批为烟台大学“十三五”期间“学科特区计划”优势学科,2018年主持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现代海洋领域项目、参与医养健康项目。
多年来,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依托学科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与教学平台,现拥有生物学、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同时包含生物与医药类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农艺与种业领域的农学硕士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紧扣“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升质量、追求卓越”一条主线,围绕“特色与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两个发展,加强三大项措施,打造“一二三”全方位立体人才培养体系,在地方综合院校研究生培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效果显著。
学院严格按照1:200 的要求配齐专职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目前在学研究生323 人,配有一名专任辅导员和一名兼职辅导员,同时学院党政领导担任兼职“德育导师”,遴选优秀青年博士教师担任研究生班主任。注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构建了思政课、专业课、研究生导师“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鼓励研究生指导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将专业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帮助研究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研究生正直诚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把更多优秀的人才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制定了题为《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书》的专门文件,制定了研究生导师德育责任制的具体考核指标,并纳入到学院导师资格审查项目中。建立了导师师德评价反馈体系,制定了导师师德调查评价体系,鼓励研究生对导师进行客观且公正的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导师资格审查的内容中,完善了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责任制。
(1)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合理的培养体系
学院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培养目标,在宏观目标下针对学术型、专业硕士、农业硕士的研究生因材施教。围绕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环节。鉴于学院交叉学科特点,适时修订并且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符合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课程设置上,打破几个学科点之间的课程壁垒,制定紧扣科学前沿、服务区域发展的课程教学计划,允许研究生在不同学科点上进行选课。比如,食品专业研究生除了修读本专业学位课程之外,可以选择生物学、农学相关课程,为研究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完成学科交叉提供广阔空间。
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学院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发挥建设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步提升导师教学和科研指导能力。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参与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的申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批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5 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5 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 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完成较好地推动了我院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学位论文方面,学院结合《烟台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及抽检办法》,科学制定本学院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从制度上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了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与处理机制,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实践教学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包括“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近5 年,学院共获得“挑战杯”国赛铜奖1 项、省赛金奖1 项,“互联网+”国赛铜奖1 项、省赛金奖1 项,银奖1 项,铜奖3 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生物类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合计20 余项。研究生提升了自身科研实力的同时,更好地践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夯实立德树人根本,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按照有利于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原则,坚持科研产出和学术成果有优势的导师优先指导研究生的聘任导向,以“聘任制”代替“遴选制”,导师队伍不断优化,建立基于综合考核与评定的动态上岗制度。完善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模式,充分体现尊重导师和学生的选择权。建立不同学科导师分类考核评价体制。注重专业学位导师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适应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双师型”导师队伍。
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对新聘任的研究生导师,建立政策解读、经验共享、交流探讨的平台。采取全院集中与各学位点分散组织的培训方式,负责硕士生新导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导师的发展培训,增强导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提高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的激励制度,明确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义务与权利,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导师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示范作用。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问责制,一旦发现培养质量出现问题的导师,及时采取质量约谈、限招、停招等处理方式。出台了《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行为规范手册》,规范了导师指导行为,建立了师德师风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截至目前,生命科学学院各学位点研究生导师55 人,其中教授15 人,副教授55 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山东省“海外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 人,“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领军人才”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 人,山东省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 人,烟台市“双百人才”专家1人,外聘多位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这些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保证。
(3)“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助力研究生教育机制创新
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对接地方需求,全面深化产教、科教融合,形成了“学术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建设了多个特色鲜明的联合培养基地。
与此同时,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形成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生命科学学院聚焦山东省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烟台市现代海洋、医养健康产业,与企业合作,建设了多个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聘任7 位行业专家作为山东省高校产业教授。2020 年,学院承担横向课题74 项,到账经费1127 万元,授权专利19 项,充分展现了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所取得的成绩。
生命科学学院牢固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做好奖、惩、助、贷,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样化的文体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生命科学学院鼓励创新,完善奖助体系,充分发挥奖学金、助学金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勇于创新,在现有的各类奖励的基础上,健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完善《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奖助学金管理办法》,以评促学、以评促优,着力保障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学院建立了就业指导和服务机制,健全了学生的“双创”教育体系,鼓励研究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创新创业大赛等,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以及面向基层就业,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和机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科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5 年,研究生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400 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180 余篇,省级优秀毕业生12 人次,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6 人次,省级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3 项,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36 项,10 人获国家奖学金。
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与“双一流”高校相比,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整体上研究生的招生指标较少,尤为突出的是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指标;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整体上不是很高,第一志愿报考率以及第一志愿录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生物工程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过程中,与地方的协同育人、协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未充分考虑生命科学学院各个学科之间的差别,考评机制单一,应结合每个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适当区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评办法;个别导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突出,相关课程教师对待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投入不多;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投入较少,硕士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包括研究生优质课程、优秀课程案例库建设等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部分可以改变,需要各个学科专业不断改革和探索以逐步解决。
地方综合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综合院校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逐步地探索,不断完善培养体制,从而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举措可以为类似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