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智 李卫祥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晋中 030801)
社区教育是我国大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也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山西省明确提出,到2020 年,全省开展社区教育的市、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建成结构合理、内涵丰富、开放共享、服务完善、具有山西特色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体系。①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小康、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对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机遇、发展特点和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山西省是全国第一个开展全省域、全方位综合改革试验的省份,是针对山西省“因煤而兴,因煤而困”导致的经济发展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突出问题实施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建设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山西要有紧迫感,更要有长远战略谋划,正确的做法就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试验区的设立有利于山西省全省域、全方面地协调发展。山西是“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状况,县域地区及以下的乡镇及农村是其主要开采加工地,一线煤矿工人主要是附近乡镇农村的村民。资源经济的转型对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等提出要求,社会治理的创新对公共服务、基层治理、城乡协调、村民自治等提出要求。这些素质、能力或观念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明确了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政治生态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承、资源经济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要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基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要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明确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再就业机会、岗位职责与技能培训,民生改善、社区建设和环境整治形成的乡村文明、社区自治与公民素养,以及历史文化的弘扬、名胜古迹的保护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等都可借助农村社区教育来实施和推进。农村社区是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最后一公里”,农村社区教育是推进“最后一公里”作出实功、取得实效的有力举措。
当前,山西省基本实现社区教育全覆盖,60%以上的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建立了社区教育机构,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开放共享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山西省依托山西开放大学设立“山西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各地市依托市电大或职业院校成立社区大学或社区教育指导机构,各县(市、区)依托县级电大或县级职教中心成立社区学院,乡镇(街道)利用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等机构组建社区教育站(点),行政村(社区)依托乡镇社区学校指导本村(社区)社区教育教学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农村社区教育服务。通过整合统筹,逐渐形成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市社区大学—县社区学院—乡镇社区教育站—村(社区)社区教育教学点的全覆盖。较为完善的机构设置为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山西省有着保障农村社区教育实施的丰富教育资源。首先,山西省有着丰富的各级各类学校资源,普通高等院校、开放大学、老年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中心、农业机械化学校等遍布全省各地市和县域。其次,山西省有着丰富的科普教育资源,比如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面向当地居民免费开放。第三,山西省有着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课件、课程学习包、网络核心课程、视频慕课等。第四,山西省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可围绕红色基因游、文化研学游、历史古迹游、风景名胜游、美丽乡村游等特色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此外,各地区可借助山西省做强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际,创造性地发掘和整理特色传统、名优产业、独特文化、风俗民居等具有鲜明地域性、独特性的教育资源。例如,山西省有着众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如临县碛口镇、平定县娘子关镇、天镇县新平堡镇等;有着众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如介休市的张壁村、阳城县的郭峪村、临县的西湾村等;有着独特的民间艺术,如锣鼓、秧歌、花戏、剪纸等;有着独特的品牌产品,如老陈醋、小杂粮、汾酒、牛肉、红枣、面食等。这些都可成为山西省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资源。
此外,山西省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推进和保障社区教育的实施,例如,《山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教成20176 号)。文件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提出明确指导意见,例如,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形成覆盖城乡的全省社区教育网络,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对多样化教育培训的需求;②构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③日趋完备的政策措施为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明确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
(1)开放性原则
山西省全域有着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可以根据社区成员成长、发展的不同需求,分区域、分时段、有重点、多层次地开放。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的开放性原则就是根据社会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要求,在提升开放平台功能、健全开放平台机制的基础上,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开放。农村社区教育不是针对留守儿童的课外作业辅导,也不是针对中青年劳动力或返乡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培训,也不是针对社区老人或残障人员的医疗养老服务,而是整合和利用社区内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根据社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或需求的农民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面向社区的全体成员开放是其首要特征。其次,开放性原则表现为对教育者的开放。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政府不再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单一主体,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等都可以成为教育者,尤其是积极动员和鼓励他们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教育活动或服务。例如,高等农业院校可凭借人才、劳动力、教育、科技、合作企业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农业企业可借助自身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组织职业教育培训等参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2)整体性原则
山西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是全省域、全方位的试验,是政治生态建设、资源经济转型、历史文化保护、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等的系统性工程。这就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开展也要坚持整体性原则,防止唯分数论、唯技能论、唯检查论等片面甚至错误的教育观。首先,农村社区教育是农村社区整体发展规划的一部分,社区教育的各类场所设施等硬件建设与信息文化等软件配套,以及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的布局与完善要与整个社区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培育等相一致。其次,农村社区教育要树立整体性观念,实施多元化治理,综合考虑社区各级各类机构及部门的发展规模、资源优势,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调整和合理配置,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整体协调发展。
(3)发展性原则
山西“一煤独大”的资源型经济导致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因此,明确发展的转型方向、绿色特质和创新属性是紧要任务。同样,发展也是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原则。首先,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要促进社区所有成员的发展,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个人认知、情感、社会性,以及劳动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发展,进而实现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经济收入的增加,防止社区成员只顾收入增加不顾文化提升,只管个人进步不管社区发展的错误观念。其次,农村社区教育的实施从社区实际出发,发掘社区的经济、文化特色与优势,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推进,既不能对外盲目模仿,也不能对内整齐划一,要考虑本省南北中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区域特点,根据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不同阶段逐步开展,有序推进。
2、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策略
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应积极推进政府机构的宏观调控、社会组织的相互配合、基层农村的自主活动和社区个人的积极参与等进行协调与融合,形成内外联动、多元协同的教育机制,共同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1)引才引智、晋才晋用,激发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人才活力
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在发展中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进“引才引智、晋才晋用”工程,持续激发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人才活力。2020 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引进留住用好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在三晋大地竞相驰骋,奋力跑出山西创新“加速度”。④近年来,山西省的一些基层就业和人才引进政策为激发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人才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山西省高校的公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政策极大地推进了基层农村的医疗教育事业发展。两会期间,山西农业大学提交的“关于在山西实施公费农科生定向招生培养的建议”得到省委书记亲笔批示,“可小规模试点”,进一步促进了基层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山西省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创业政策也为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从2018 年开始,山西省选调生招录计划中设立50 余名涉农专业的专门岗位,用于基层农业农技人才培养。例如,山西卫视报道的大学生村官刘清河,成立“清韵戏曲盔饰生产专业合作社”,组织村里的妇女、老人进行盔饰制作,培训服装头饰品、旅游纪念品、迷你工艺品等产品工艺,既继承了当地传统曲艺文化,又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同时还带动了当地农民经济的增收。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江利斌,毕业返乡成立了“黎城绿翼核桃专业合作社”“黎城利斌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动家乡父老脱贫致富;成立核桃树修剪服务队,免费为村里的群众讲解核桃种植修剪技术。此外,山西省出台的《关于实施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也加快了晋商晋才回乡建设、造福桑梓的进程。
(2)多元协同、群策群力,推进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形成合力
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积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领、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作用,持续加强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治理、监督和服务,充分挖掘和利用山西省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文化建设。通过多元协同、群策群力,逐渐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推进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形成合力。例如,结合山西省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寻求经济转型、社会改革、市场发展、社区治理等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契合点,鼓励和动员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加入。利用山西历史悠久的文化名片,紧抓山西省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文旅融合区和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做好基层农村社区的民俗民居、历史名人、特色传统、名优产业、独特文化的延伸、发掘、保护和传承,发挥文化效应和经济价值;鼓励社区村民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兴趣、需求或特长等,组建学习团队、兴趣小组等学习共同体,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
(3)民生为主、就业优先,引导农村社区教育扩大影响力
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联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交流中心等,主动对接居民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社会、科学生活、公共卫生、安全健康、就业再就业等教育培训活动,推进社区村民的基层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就业、就地就近就业等工作。通过民生为主、就业优先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以就业技能提升、经济收入增加、文化水平提高等“硬杠杆”引导农村社区教育扩大影响力。例如,202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多措并举抓好就业增收,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⑤山西省要求推进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围绕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重点开展农业技术、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手工技能等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贫困家庭子女、农村“低保”家庭、困难职工家庭和残疾人实施技工院校技能脱贫行动;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雨露计划”等技能脱贫攻坚行动。
此外,山西省农村社区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逐步把社区教育纳入山西省教育发展整体规划,牵头做好社区教育发展规划、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深化社区教育改革发展;利用好农技站、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民俗文化馆等资源,重点开展面向农村的社区教育,确保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落实到位。
注释:
①山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school.org.cn/sqjy/xwzx/2018-01-15/23202.html
②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山西省终身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shanxi.gov.cn/sxszfxxgk/sxsrmzfzcbm/sxszfbgt/flfg_7203/bgtgfxwj_7206/201210/t20 121024_161189.shtml
③山西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school.org.cn/sqjy/xw zx/2018-01-15/23202.html
④政府工作报告—2020 年1 月13 日在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EB/OL].http://www.sxgov.cn/yaowen/content/2020-01/21/content_9781432.htm
⑤政府工作报告—2020 年1 月13 日在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EB/OL].http://www.sxgov.cn/yaowen/content/2020-01/21/content_9781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