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

2021-12-07 09:37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设计师

王 卉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即人类经济的腾飞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与破坏。而要想确保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抓手,明确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影响,以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善生态问题。在服装领域,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以化学物品使用、自然资源索取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代价的。譬如设计并生产一套服装需要应用各类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会在“代生产”“代加工”的过程中,排放到自然生态系统中,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完整性。在此背景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服装设计领域,通过科学合理的、绿色化、生态化的服装设计方法,能够切实缓解服装产业对自然造成的影响。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服装设计

1.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有关于社会、经济、科技及生态协调发展的战略与理论,最早形成于自然同盟的《自然资源保护策略》:“要研究经济的、生态的、社会的、自然的以及运用生态资源中的关系,确保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概念界定上,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既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诉求,又能确保后代人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即以环境、资源、经济为抓手,通过明确社会经济对生态资源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生态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简而言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事业。而在科学内涵与发展意义的层面上,可持续性发展主要探究的问题包括:首先是显性问题,即关乎人类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层面上的问题。其次是隐性问题,即导致人类衰退的精神品质、文化遗产及人权公平等层面上的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我们应厘清环境、资源、社会及经济之间的复合关系,要用系统工程的理念统筹各经济要素与生态要素,使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显性问题与隐性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

2.可持续服装设计

可持续时尚是推动服装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及举措,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持续推进,拥有难以替代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国际组织Green Strategy 曾将可持续时尚界定为“依托可持续的理念使用、销售、制造鞋子、服装及配件,并在时尚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明确其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推进职场多样及缓解生态问题,也是可持续性时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某种层面上,可持续时尚能够将政治、人文、自然、经济等诸多要素融入到服装产业的不同环节中,借助“服装设计的方法”破解生态与经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现道德风尚和生态市场。而服装设计是“有目的”的艺术创作过程,既要与市场需求相融合,又需与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相联系。因此,可持续服装设计作为可持续时尚的目标实现举措及渠道,能够在均衡社会、道德、环境经济问题的基础上,维持需求的“满足”,提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在设计原则的层面上,可持续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循环利用”“再利用”及“减量化”,能够融入到服装设计的不同环节中,通过战略布局与路径探究的方式,使可持续服装设计理念落到实处。

二、可持续服装设计的思路

常规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色彩、款式、结构、材料等,在设计服装产品时,一些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思路通常会局限在对“物”的审美表达上,拥有“防护”“实用”及“审美”等特征。而可持续服装设计是需要服装设计师深入了解“社会”“生态”“人”和谐发展问题的方法体系,掌握符合社会生态和平的服装设计技巧,以此才可确保设计出来的服装产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一致。所以可持续发展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需要从物质概念与抽象概念的表达上出发,譬如协调合作、精神寄托及情感需求等,通过各类要素的融合发展,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及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

1.以“情感”为主的耐久性设计

耐久性设计主要指通过科学选材及合理搭配来增强抵御自然环境以及人为活动所带来的长期破坏的功能。其设计理念是制造工艺的精细化与材料品质的耐久性,增强服装穿着寿命,提升服装产品品质与性价比。然而,单纯地依托服装自身的产品品质,是难以延长服装的寿命的。所以还需要将“情感”与“产品”联系起来,即在服装感受、穿戴、消费及设计的过程中,注重情感联系与情感规律,明确人的精神因素在服装穿着、消费及感受中的价值,注重将情感元素融入可持续发展服装设计理念中。使情感要素成为服装设计的新风向与新渠道,以此来为服装设计开辟全新发展思路。譬如在《可持续服装设计》中,作者指出每件服装都蕴含着“记忆”“色彩”及“情感”,是传承文化思想及理念的载体,将不同时期的文化要素、社会要素或艺术要素融入到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穿戴者的内心情感,使穿戴者在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达到良好文化传承的目的,使服装设计价值得到升华。而当穿戴者的情感被激发,了解服装设计价值后,便不会轻易丢弃或舍弃任何一件服装,使其在使用上的耐久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2.以“个体”为主的协同性设计

协同设计主要指多个资源主体共同完成相同设计目标的服装设计过程。为贯彻落实时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消费个体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穿戴者参与服装设计过程的方式,满足个体需求,提高服装设计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而要想推动消费个体(穿戴者)参与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明确协同的本质及内涵,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范服装设计的流程,形成科学的设计体系,使个体在协同性设计的过程中,体验事物、感知事物,并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发展、时尚潮流中的价值。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服装设计者要充分发挥创造力,提高定制服装的吸引力与新颖性,吸引消费者眼球,激发其参与服装设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使更多消费者参与“个体”协同性服装设计的活动中,以达到预期服装设计的目的。譬如马丁·玛吉拉通过时尚杂志传授读者制作及设计服装的方法,将新的时尚元素融入到废旧衣物的再利用、再设计及循环利用的过程中,使服装设计者在自主设计潮流服装的过程中,践行可持续服装设计的理念,缓解服装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以“市场”为主的多功能设计

由于户外活动、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服装市场呈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提高了“可持续时尚”发展的难度。格罗斯与弗莱切在相关著作中指出,“适应问题”是大型商业、企业、工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阻碍其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以市场为主体的多功能设计,能够帮助大型商业、企业提高适应市场需求、市场发展及时代变迁的能力,通过转变设计理念,开发“结构设计”的方式,提高企业自身对时尚市场的适应性。譬如拥有“多重防护与多样化搭配”功能的户外服装,能够适应消费者对不同情境的审美需求和功能(如社会活动与户外活动等)。又比如设计师罗森菲尔设计的“可拆卸”服装,能够适应“非洲”不同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并拥有较强的艺术性与“时尚性”。而美国设计师戈尔雅通过分析近年来美国时尚变化的规律及趋势,对时尚元素进行拆分与组合,使用户在购买品牌单品后,可以结合市场潮流及审美需求的变化,在专卖店购买形式不同、内容丰富的时尚“配件”(兜帽、裙摆及纹理)。简而言之,以市场为主的多功能设计就是通过多功能的服装产品,满足服装市场多样化的发展诉求,使可持续市场理念延伸到社会生活与产品推广的不同环节中。

三、可持续服装设计的方法

较为常规的设计方法包括限定法、局部法、整体法、加减法及夸张法等,能够对服装结构、款式、色彩等要素进行重新架构与组合,呈现出服装独有的审美特征及艺术价值。而可持续设计的宗旨是探究服装产业与生态自然的发展问题,其设计方法应是对“审美价值”的延伸,应是对环境、社会、人等要素的关注。

1.适应性方法

可持续服装设计中的适应性方法主要有联想法、组合法、转换法。首先是联想法。联想法要求服装设计师从循环再生、回收利用及适应性等角度对服装的审美性、艺术性进行联想,以此适应服装市场的需求变化与潮流变化。譬如在服装材料上,服装设计师需要通过联想的方式,选择质感、外观相似且能够避免生态污染的材料,唯有如此,才能在设计源头上,降低服装设计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污染与破坏;其次是组合法。组合法主要指将不同的服装设计环节拆分成多个独立的、不可分割的部件,并结合用户的喜好,组合成新的服装。这些部件主要包括“衣身、袖子、披风、帽子、拉链、纽扣”等。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应对潮流变化对可持续服装设计的影响。譬如在VIK 发布会上,模特身上的服装均是不同的部件或模块通过拆分,组合的方式组成的;最后是转换法。转换法能够通过服装设计的方式,提高服装品牌的实用性价值。即当服装的功能价值消失殆尽后,消费者可通过另一种方式或方法,来延伸该服装的使用寿命。譬如将“上装”转换为“下装”,或者将装饰品转换为服装。然而要想实现该目标,需要服装设计师对消费需求及实用需求进行充分的考量,明确不同穿戴功能对服装材料的要求。譬如,Pleats please 品牌采取的面料拥有较强的折叠性和快速晒干功能,可以在上装转换为裙子时,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在此过程中,服装设计师可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中搜索、处理、整合、汇总当下消费者对服装设计的实际需求,并将此作为参考依据,围绕该依据进行可持续服装设计,进而保障设计出来的服装产品,高度符合消费者需求。

2.零浪费方法

零浪费要求服装设计师将程序繁琐、污染浪费等问题融入到服装设计的全过程,消除或减少服装中的废弃物,通过创新方法与工艺的方式,提高服装产业的绿色化水平。首先是立裁法。立裁法能够根据对内外空间的考量,使设计师更充分地衡量人体制衣过程中所需要的“面料量”,减少面料浪费问题的发生几率。在具体裁剪中,主要有折纸裁剪、负形裁剪及斜纹裁剪等方法。其中斜纹裁剪主要指根据布料斜纹进行服装裁剪的方法。而负形裁剪则指将完整的布料固定在模特身上,并根据设计理念,进行相应的裁剪。至于折纸裁剪,则指设计师在不产生余料的前提下,对布料进行折叠与缝合,以此降低面料裁剪过程中所出现的布料浪费问题。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服装设计领域。设计师能够通过模拟剪裁的方式,探索出材料浪费最少的剪裁方式。与此同时,也可通过3D 打印技术将细胞组织、塑料及陶瓷、金属泡沫进行粘结与叠加,制作出全新的服装款式。而在3D 打印技术的支持下,服装产业能够切实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PET 再生技术的兴起,彻底革新了服装产业的发展动态,使服装产业在设计制作服装产品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服装回收利用业务的方式,将经过回收的服装原料进行融化、清晰、切碎,转变成全新的服装原材料,进而提高服装产业的绿色化水平。但在服装设计层面,则需要结合回收材料的特质及外观,将其充分地融入到不同的服装设计中。譬如“江南布衣”与悉达多的服装品牌,都是将再回收的服装原料作为新款服饰的设计要素和基本原料。

3.再造性方法

废物再造主要指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的废物资源进行再利用,再创造,降低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通常来讲,升级再造是循环利用与自产自销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赋予废弃物全新的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而在服装设计领域,“再造性服装设计”能够通过服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创造出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是剪贴法。剪贴法通常指设计师根据设计构思,将废弃材料剪裁成特定的形状或样式,并拼装到服装面料上的设计方法。通过剪贴的方式,能够使废旧布料或装饰材料焕发出新的生机,提高服装设计的可持续性水平。譬如浙江某时装公司将剪碎的牛仔布料,拼画成具有时尚特征的肖像,并使其成为服装品牌的一大特色;其次是编织法。编织法主要指将剪裁下来的废弃原料进行连珠纹、品字纹、螺旋、斜纹、平纹等处理,使其编织成特定的图案纹理,进而作为服装设计的装饰性要素,衔接在“衣身”上。譬如凯伦杰森将编织后的废弃原料作为裙摆衔接在黑裙上,并配以牛仔布料,形成全新的服饰风格;最后是镂空法。镂空法主要指通过烧花、撕扯、剪切等方式对有瑕疵或局部损坏的服装进行再处理的设计方法,可以使废旧衣物成为全新的服装款式,满足消费者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需求。

结语

可持续服装设计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念和举措,能够切实缓解服装产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提高服装产业的绿色化水平。而结合可持续服装设计思路,我们能够探究出再造性、零浪费及适应性等可持续服装设计方法,能够使可持续服装设计理念得到落实、得到贯彻,进而更好地提高我国服装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质量。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装设计师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道具服装
创意设计师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