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2021-12-07 06:15樊晓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物流智慧区域

田 沛,樊晓军

(西安培华学院,a.人力资源中心;b.会计与金融学院,西安 710125)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区域物流、物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成为促进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2018年1月,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三个经济”列为重点工作,以此促进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聚集,实现三大区域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共同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当中。智慧物流作为流动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枢纽经济、门户经济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结合边缘效应理论,构建陕西智慧物流生态体系以整合陕西物流业资源,带动物流企业联盟与合作向规模化、集成化、网络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提升陕西省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陕西三大区域的融合协同与一体化,实现三大区域的特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文献回顾

1.1 智慧物流的概念界定

智慧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物流业的降本增效,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智慧物流的内涵并未达成共识。王之泰[1]认为智慧物流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创新形态。石荣丽[2]认为,智慧物流是将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业各环节,全程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决策,自主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可视化、系统化。钱慧敏等[3]认为智慧物流中的“智慧”主要从行业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方面促进物流产业降本增效。由此可见,智慧物流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合作,以及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融合型发展,提升物流效益。

1.2 智慧物流体系构建相关研究

郝书池等[4]结合区域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构建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评价体系和区域智慧物流运行体系。王欣悦[5]针对目前物流业面临的信息技术发展滞后和物流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提出构建智慧物流生态圈,搭建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提升物流信息化服务能力和融合社会力量助力智慧物流等措施。鲍琳等[6]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出由技术基础、平台功能和保障体系三部分组成的智慧物流体系。李佳[7]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提出建立以电子商务平台、电子物流平台、电子政务平台为基本框架,构建由供给子系统、需求子系统和监管子系统组成的智慧物流模式。Mcfarlane等[8]提出智慧物流中面向客户的概念模型,提出要把增强对客户体验相关反馈信息及时运用到物流运营系统的开发中,以提高客户的体验。

1.3 智慧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王玉勤等[9]通过对关中城市群西安国际港务区、宝鸡陈仓物流园区等几大物流节点的分布,结合关中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联系、产业关联度,提出应在宝鸡-杨凌和渭南-铜川这2个区域增设物流节点,但是并没有就陕西三大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如何融合,如何充分发挥边缘效应的加成效应、协同效应和集富效应作深入研究。高金阳[10]在分析甘肃现代物流发展不利因素、比较优势和现代物流布局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现代物流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强化物流通道联通建设、节点建设,深化智慧物流现代服务网络等措施。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有关区域智慧物流、区域经济发展与智慧物流体系构建、物流产业升级路径及机制保障等宏观方面的研究较多,微观研究、系统化研究较少,很少有人将区域协同发展与智慧物流、共享物流相结合进行探讨,而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 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西安市建成了4个综合保税区,拥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港西安港,也是国内首个拥有国际和国内双代码内陆港的城市,目前已形成了陆港集货、空港转弯、陆空联运无缝对接的新模式。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陕西省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物流总规模持续扩大,陕西省社会物流总额达54 906.3亿元,同比增加4 187.7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省全年生产总值2.3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额增速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2019年陕西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17%,万元GDP物流成本费用水平为1 517.6元,物流行业经济运行效率、服务水平有微小提升。从物流总额构成来看,工业品和外部流入物流处于主体地位,占全省物流总额的94.6%。由于陕西省地处内陆,与沿海地区、物流大省相比,在物流规模、物流业运营效率方面与大型供应链服务型企业数量等仍有一定的差距。“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使得陕西省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对于陕西三大区域资源整合、经济一体化与物流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9年8月,全国A级物流企业6 132家,陕西省仅有A级物流企业108家,仅占全国A级物流企业总数的1.76%[11]。陕西省经济总量、经济增速以及物流总量和物流发展速度均处于中等水平,陕西三大区域对物流资源整合能力较弱,物流产业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程度有待提升。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目前陕西三大区域物流产业存在发展不均衡、各地资源禀赋利用不足、高端物流人才不足和区域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需要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速陕西三大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目前,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加成效应、协同效应和集富效应远未实现,需要对陕西三大区域口岸资源进行整合,发挥陕西科教、人才优势,重点发展智慧物流,分别在关中、陕北、陕南形成一批与国际贸易关联度配套的零部件制造园区、冷链物流园区、综合物流园区、商品交易市场和出口基地等,促进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此外,还应以大西安为核心,依托关中地区辐射陕北和陕南,进而实现三大区域协同发展,将三大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借助智慧物流走出陕西三大区域特色发展之路。陕西三大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等方面各不相同、各具特色,需要借助智慧物流充分发挥关中城市群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教人才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将陕北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低成本的能源动力。此外,还应加快发展陕南的养生养老大健康产业、绿色环保产业,将陕南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关中的食品加工技术、设备相结合。三大区域如何走出特色发展之路,使其既深度融合又各具特色,助推陕西省流动经济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借助“一带一路”机遇将关中、陕北、陕南竞相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引领带动物流企业联盟与合作向规模化、集成化、网络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以整合陕西省物流业资源,使三大区域物流园区、企业、政府和其他相关组织在资源、技术、人才与政策等方面实现集富效应、加成效应与协同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陕西省物流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贡献率,助推陕西省流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市场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幸福感。

3 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

区域物流是纽带和桥梁,连接着区域生产与消费,并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为区域的商贸流通与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激活与拉动的作用。但是,目前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成长阶段,存在着三大区域协同机制有待优化,区域竞争力较弱,物流成本较高,区域内协同运作水平不高,区域物流一体化滞后,物流信息化与产业现代化程度较低,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构建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势在必行。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物流产业、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从机制、制度、技术、人才等方面确保其有效运行,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共赢。

3.1 建立区域智慧物流发展的长效机制

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生态体系的构建,首先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凸显其加成效应,该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保障体系、运行体系和绩效体系4个方面。

3.1.1 动力机制 智慧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涉及意识自发力、社会需求拉动力、经济利益驱动力以及政策引导力、法律法规强制力和技术进步促进力等内容。

1)意识自发力主要是指在区域智慧物流发展建设过程中,要自觉将其融入到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时代大背景中,并且与智慧城市、智慧国家建设相融合,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智慧物流不仅涉及技术创新与应用,更应具有开放与共享的态度与思维,同时注重对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2)经济利益驱动力旨在通过区域智慧物流建设对三大区域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以降低物流的成本与费用,促进陕西省流动经济的发展。

3)技术进步促进力是通过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条码技术、GPS与GIS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与运营,旨在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升物流各环节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与费用。

3.1.2 保障体系 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发展建设过程中,应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即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1)组织保障。通过建立政府、行业、研究机构与企业多方合作联动机制,激发各方在区域智慧物流建设中的积极性,创新区域智慧物流发展模式,探索出以政府为主导其他主体为辅、以行业为主导其他主体为辅、以企业为主导其他主体为辅的运作模式,并搭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顺畅的沟通渠道,以推进区域智慧物流的建设。

2)制度保障。政府应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目前陕西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好智慧物流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较强的整体发展规划方案,并且成立陕西省区域物流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区域智慧物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完善智慧物流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参与到促进智慧物流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当中,结合智慧物流特点,制订与完善检查监督制度、激励机制、协调沟通机制,为发展智慧物流提供政策支持。

3)资金保障。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应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现智慧物流投资的多元化,提高投资的效率与效益。应设立区域智慧物流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与传统物流园区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智慧物流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和智慧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以点带面,发挥智慧物流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4)人才保障。区域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大量物流人才的支持,应重视高校智慧物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鼓励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企业重视对智慧物流人才的引进、培养。

3.1.3 运行体系 智慧物流的运行体系主要涉及智慧物流项目、外接系统、标准和规范以及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专业信息平台和物流专业服务平台等,通过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智慧物流业务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利用协同化和供应链一体化。

1)智慧物流项目。主要包括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物流企业、智慧云仓中心、智慧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和电商孵化等,以项目为载体,打造“智慧物流+云仓储+新零售”的物流产业园区营运体系,通过先期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实现由点到面、示范引领的目标,以推动区域智慧物流建设。

2)外接系统。通过智慧城市、智慧物流园区与电子政务等项目的建设,实现区域智慧物流系统与市场监督、税务、海关、检验检疫和金融等政务系统在数据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同时与供应、制造、商贸、仓储物流企业在数据信息上互通共享,实现信息的透明化,提升各企业竞争力。

3)标准和规范。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运输服务企业信息系统、仓储服务企业信息系统、贸易服务企业质量诚信评价标准体系,逐步建立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在物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定指导性、前瞻性、先进性的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基础网络交换指导性文件等。在物流园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创新,对冷链物流、物流装置、包装标准、物流器械与设施、仓库技术、场站技术等标准进行优化升级,加强标准代码管理、标准文档管理、标准的发布和检索等管理工作。

4)搭建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物流信息技术,以传感器、GPS、RFID、条形码等感知层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和传感网对跨平台、跨行业、跨区域、跨组织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集成整合,搭建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升仓储、运输过程的可视可控性,实现透明管理,提高物流效率与信息化水平。

5)搭建专业信息平台。主要包括专业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根据物流业务的不同,搭建集疏运信息平台、工业物流信息平台和专业物流信息平台(危险品、冷链和特殊商品等)。通过建立GPS平台、GIS平台、RFID中心和可视化智能管理中心,搭建物流专业服务平台。同时将区域智慧物流信息平台与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相关信息相融合,充分发挥其协同效应。

此外,在区域智慧物流建设过程中,智慧物流建设标准和规范化建设、相关信息平台的搭建固然重要,但是其核心在于如何将其有效落地,应用于运输配送的路径优化、合理调度、智慧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及货物追溯和智能决策等方面。并做好对智慧物流各平台运行效果的评价,在反馈评价过程中予以完善。

3.2 区域物流协同创新与整合

3.2.1 区域协同与整合 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区域的区位优势特色鲜明,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应结合三大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区域智慧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边缘效应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关中地区在产业、科教人才、技术与区位方面的优势;充分挖掘陕北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将其发展成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低成本的能源动力;充分发挥陕南地区在生态、环保和养生养老大健康产业的优势,将陕南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和关中的食品加工技术、设备相结合,对三大区域在智慧物流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平台、人才、资本、物质资源和政策进行整合,实现协同效应,使其成为技术、人才、资本等多种资源的集聚地,充分发挥其集富效应。探索出一条三大区域协同特色发展之路,推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

3.2.2 区域物流内部协同创新 通过分析各区域在发展智慧物流方面的优势与短板,加强三大区域在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政策的一体化建设,对区域物流各主体、要素加以整合,实现区域物流内部的功能协同,区域物流设施网络、信息网络的协同以及区域物流需求协同,实现三大区域的优势互补。

3.2.3 区域物流外部协同创新与整合 通过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创新,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辅助系统(高校、研究机构等)之间在区域物流整体规划、物流发展政策、物流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和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实现各主体在政策、技术、信息、人才、资金和能源等各种形式的交互。

3.3 构建区域智慧物流生态圈

通过构建智慧物流生态圈提升三大区域物流企业、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协同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各区域间在人才、技术、信息和政策等方面的协同与共享。

3.3.1 基础运作圈 通过感知识别、定位追踪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实现对物流信息数据的获取、大数据挖掘、处理和应用,提升物流智能化的运作能力。通过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运输车等智能物流设备的应用,提高货物分类与搬运的效率,扩大仓储的存放空间。通过物流货物追溯技术,使用户快速获取货物的相关信息,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3.3.2 物流平台圈 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及动态管理,通过云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供应链敏捷化,不仅要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更应加强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业、制造业、金融业、商贸业的信息共享,解决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企业之间及相关行业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化升级。为生产制造业、物流业和金融业等相关行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3.3.3 产业群落圈 智慧物流通过数据产品开发,将大数据运用到生产制造、物流、金融、商贸等多个产业群落。在政府、协会等的政策扶持下,智慧物流通过物流资源整合,企业间的互联共享,满足生产制造群的市场需求,保障金融机构群的投资融资顺利进行,促进商贸企业群交易流通高效运转,最终构建多产业群协同发展的可持续生态圈。

3.4 合理布局物流节点,发展区域智慧物流园区

结合陕西三大区域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教人才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合理布局物流节点,在关中地区以大西安为核心,辐射引领宝鸡、咸阳和渭南等市物流业的发展;在陕北地区以榆林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带动能源化工与物流业的发展;在陕南地区以商洛、汉中为核心城市,重点发展养生养老大健康产业、绿色环保产业,做好优质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与物流业,发挥核心城市物流节点辐射、引领整合作用。

通过实施区域资源整合战略,搭建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联动和信息平台,将陕西三大区域发展与特色资源相融合,对原有物流园区实施改造升级工程,并且根据物流产业布局,新建一批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技术先进的智慧物流园区,使其具有数据处理、安防电子监控和会员服务等基本功能和拥有智能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在线交易、交易撮合推荐、决策分析功能等核心功能,具有金融服务功能和政府监控等多项拓展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平台,提升陕西省物流产业管理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创新,进而保障陕西省流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4 小结

随着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物流企业的智慧化转型,已经成为促进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智慧物流相关概念与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而构建包括区域智慧物流发展的长效机制、物流信息平台、专业平台的搭建,区域物流的协同创新与整合,区域智慧物流生态圈的构建等在内的陕西三大区域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实现区域物流的信息化升级与一体化建设,以及三大区域经济社会、物流产业的协同特色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智慧区域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