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鹏飞,蔡文婷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1]从以上可以看出,抓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对各统战工作部门而言尤为重要,特别是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党外知识分子云集,做好其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重要内容。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它关系到高校发展的人心向背和力量对比,关系到高校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最大政治”[2],是必须长期坚持且要全力做好的工作。
习近平同志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他们的政治素养、职业操守、专业水平、人品德行都将有形无形地影响到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学识的养成[2],尤其是他们的思想政治立场和认识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
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高校,比较集中地聚集着大量党外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岗位中的佼佼者。他们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应用者和创新者,同时也是无党派代表人士、民主党派和党外干部的“活水源头”。因此,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这块前沿阵地,才能更好地促进校园和谐稳定[4]。
高校是思想比较活跃的地方,也是意识形态交流斗争的集中地,由于受全球化、各种外来思潮、社会开放性和多样性等方面的不断冲击和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多元化,尤其是其中的党外知识分子作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情和世情的深刻变化,其政治立场、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5],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已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团结党外人士是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将党外人士团结、引领到党和国家的建设服务中来,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在要求。在具体工作中,高校统一战线应积极引导广大党外人士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自觉坚持和领会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共同为祖国繁荣和国家强盛而努力[6]。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是统一战线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面对具有思想活跃、价值多元、专业知识丰富、批判意识显著等特点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却并不容易。如果单纯靠宣讲、开会、座谈等传统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引领,极易让党外知识分子感到枯燥、空洞、乏味,不易让党外知识分子信服,久而久之可能还会产生厌烦等情绪,很难起到思想政治引领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改进工作方法,探索新的工作路径。建立和加强校地统战合作,在校地统战工作融合发展中,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实践、项目研究等社会服务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能较好地引起党外知识分子的兴趣,让其积极参与其中,促进成果产出,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使党外知识分子在科研、实践中身临其境地去学习、研究和感悟,促进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自觉提升,从而实现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的目的,这无疑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和方法。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1]。校地统战部门作为各自地域范围中统战工作的牵头部门,两者更应该率先合作,建立横向联通的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合力和示范,这也为校地统战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主要因素也为校地统战合作奠定了基础。
一是有共同的合作基础。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7]习近平同志这句话为各级各类统战部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规定了任务。不管是地方统战部门还是高校统战部门,在其工作主体上,两者均是统一战线工作牵头落实部门,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本质属性相同;在工作对象上均为党外知识分子,校地统战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在主要工作目标上均是要团结和发挥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大局。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正是所谓的“道相同、利相共、心相通”,有共同的合作基础。
二是相互间优势互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各专业领域中在知识、技术方面领先的人才,而对于地方而言,往往这样的人才是比较缺乏的,尤其是在经济和教育落后的地区,这样的人才更为紧缺,而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各专业领域均富有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具有人才智力密集优势,能满足地方人才所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人才库”。通过校地统战合作,可以促使高校“智力”优势与地方“舞台”优势进行有效融合,共同提升统战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作用。从以上互补优势来看,校地统战双方应加强合作、共促发展。
1.进一步提高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地方的效率
校地统战合作平台,为党外知识分子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起了一座桥梁,可有效提高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地方的效率。这种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地方统战部的“牵线搭桥”,可使党外知识分子更快地与地方相关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建立对接和信任关系,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地方统战部门相比高校统战部门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更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所需及其重点、难点工作任务,依托校地统战合作,通过地方统战部门的有效引导,可以直接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力量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
2.促进党外知识分子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思想政治引领的有机结合
每一位知识分子都渴望着能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施展才华创建平台、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才能,使党外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4]。通过校地统战合作项目化,为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提供思想政治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项目,并通过项目研究的方式让党外知识分子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既能让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促使党外知识分子在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理论水平,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引领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机结合。
3.有利于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通过校地统战合作,可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社区实践、挂职轮训、社会兼职等更多的实践平台。通过这些实践平台让党外知识分子走进地方,深入一线,接触当前国情,深刻体会社情民意,不断提高其调查研究、参政议政等水平,促进能力提升,实现培养目的。另外,通过在实践中把脉、在烈火中淬炼,让更多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脱颖而出,不断充实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学校党外干部以及地方政治人选安排储备更多优秀人才。还可依托校地统战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强化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培训。比如地方统战部门可利用丰富的统战工作实践经验加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实践指导与培训。高校可遴选学术造诣高的相关学者或专家走进地方,加强对地方党外人士的理论培训。
从上一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地统战之间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和理论基础,校地统战进行大力合作应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并未出现这种普遍性的合作态势。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很少能查找到高校统一战线与地方统战部门开展合作的相关报道或文献材料,经过初步咨询与调查,只有极少数的高校统战部门与地方统战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相关合作项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双方缺少互动段和交叉点。虽然双方在本质上都具有共同的目标任务,但由于校地统战部门之间往往没有隶属关系,双方各司其职,缺少利益上的交叉点与结合点[8]。同时双方沟通平台缺失,使得校地统战部门彼此沿着各自既定的工作目标和业务内容发展[9],彼此之间未走入对方,还未深刻认识到对方的优势及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和彼此成就对方的优势及意义。这是高校统一战线与地方统战部门未能进行有效合作的原因之一。
二是高校对开展校地统战合作工作还缺乏主动性。有的高校认为教学科研工作才是其职责所在,对校地统战合作的认识不足、站位还不高,对如何通过校地合作促进党外人士思想引领与服务经济发展进行有机融合等方面缺乏思考;还有的高校与地方统战部门的沟通交流不够主动,只等着地方统战部门指派任务或主动找上门来,未能积极主动地走进地方统战部,与之建立相应的长效合作机制;还有的高校统战部门工作条件较差,统战人员层次不高,统一战线的激励、考核等机制缺乏,统战力量比较薄弱,能为地方统战部门提供支持的方式比较单一[10],力量明显不够,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开展校地统战合作。
三是校地统战合作容易流于形式。有的高校虽然与地方统战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地统战合作关系,但由于双方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时双方在实际工作中有沿着各自既定工作目标和业务内容发展[9]的惯性和工作常态,在未建立长效合作工作机制的情况下,难以确保双方的合作事项能及时、有效落实落地,合作容易流于形式,校地合作的意义和作用难以有效体现,导致双方之间形成对校地合作的负面认识,原有合作关系会因此而断裂,新的校地合作关系也会因原有的失败而很难再次建立,使得校地融合发展模式难以有效推广。
地方统战部门需要面对多个不同类别的单位和部门,在校地统战融合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而要促进校地融合发展,关键还在于高校。因此高校统一战线应积极打好自身基础,提升合作服务能力;积极主动地与地方统战部沟通,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机制;通过建立长效化的校地合作工作机制以及相关激励机制,促进校地融合长效发展。
高校要提高认识,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统一战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根据中央、省委等工作要求,做好统战有关的基础性工作,比如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积极搭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同心·专家服务团、留学人员联谊会等工作平台,强化民主党派等党派团体基层组织建设相关保障,配足统战工作力量等等,夯实打牢自身统战基础,积极提升统一战线服务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11],增强与地方统战部门的合作水平,为校地统战融合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在校地统战工作中,地方统战部门要面对多个不同类型、不同类别的单位,在校地统战合作中处于被动状态,在这种被动状态下,地方统战部门很难主动走进高校开展校地统战合作。因此,高校统战部门应积极主动与地方统战部门进行联系、交流沟通,打破双方之间没有交叉点、互动段的局面,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中,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地将自身的优势、长处以及能提供哪些方面的合作与服务告知地方统战部门,让地方统战部门了解和熟知,让地方统战部门感受到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态度和愿望。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地方统战部门的发展计划、工作目标及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地方的需求情况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提出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合作事项。在充分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统战部门的需求等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拟定双方的战略合作协议,并与地方统战部门进行充分协商,确定战略合作框架和内容。战略合作内容可包括对双方党外人士的培养与使用、统战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等意向性内容。战略合作内容相对具体合作事项而言还只是比较宏观的内容,虽然不能有效推动校地统战合作具体事项的落实,但是为校地统战融合发展搭建了框架、打通了渠道,为后期具体事项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以上内容协商达成后,双方就可推进落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和纽带。
“三多三化”校地融合发展模式指通过“多领域”主体参与、“多层级”机制建立、“多功能”平台搭建,实现校地对接常态化、校地联动长效化、校地合作项目化。通过“三多三化”校地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和形成高校与地方统战工作深度融合模式,构建统一战线多层次、宽领域、规模化的合作格局,推动高校和地方共同发展,使校地统战工作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校地统战工作协同创新,促进校地统战融合发展落实落地,出实绩、见实效。
1.“多领域”主体参与,实现校地对接常态化
在校地统战双方建立常态化的联系沟通机制和校地统战战略合作关系后,校地统战部门要通过双方之间的走访座谈、交流学习、调研研讨等方式牵头组织各自民主党派、知联会、欧美同学会等统战团体一起碰面,创建共建工作联络组,确定专职联络员,利用新媒体等途径开展经常性沟通磋商、思想交流,加深认识、促进了解、建立信任。尤其是要通过校地统战部门之间的常态化交流沟通与牵头示范作用,促使校地民主党派、知联会之间建立直接的对接、联系与合作关系,让他们之间好的想法、好的合作事项不再通过统战部门等第三方的介入而直接落实落地、出实效,形成从统战部门到民主党派再到知联会、留联会等多主体参与的格局,实现多层级的对接、合作关系。校地统战部门之间要确定专门的联络员负责双方的联系与沟通,同时也负责收集、传达、了解校地民主党派、知联会之间的对接、交流、协调和合作等情况,帮助沟通、协调、解决在对接、交流、合作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多主体的参与和多层级对接交流合作关系的落实,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校地统战之间的联系与发展。
2.“多层级”机制建立,实现校地联动长效化
建立健全校地双方领导互动机制和校地协调机制,双方领导带头参与对方重大会议和活动,统战部门细化工作制度,形成人才联训、活动联办、成果共享的联动模式。首先,校地双方可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对党外人士进行培训,比如高校可利用校内专家学者对地方党外人士进行培训,地方统战部门可利用当地社会主义学院等优势资源对高校党外人士进行培训。另外,地方统战部门还可利用与其他部门、企业的关系,让高校选派党外教师到地方部门挂职或到企业锻炼,高校还可邀请地方统战部门中的资深人士参与到学校思想政治课等课程的教学中,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其次,双方可相互依托,共同举办活动,比如以地方统战部门牵头,由合作高校进行承办,组织开展区域内的高校统战联盟活动,让区域内的高校、地方民主党派、知联会、新联会、留联会以及企业中有影响力的党外人士走进合作高校,分别开展统战部长论坛、民主党派论坛、社团组织论坛以及校校、校企、校地等对接合作活动,实现校地活动联办、成果共享的多赢局面。
3.“多功能”平台搭建,实现校地合作项目化
以项目制形式搭建培训、科研、服务三个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地方有关专家进校宣讲统战知识,选派学校优秀党外代表人士到地方开展文化、教育、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培训,通过丰富“同心微坛”、共同利用当地红色场馆或文化场馆,强化对双方党外人士的思想引领。建立专家库,组建科研团队,定期召开统战创新研讨会,共同申报各类项目并形成科研成果,若条件成熟可联合搭建区域内的统战工作研究中心,强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研究,促进成果产出。结合双方优势,打造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服务活动,比如依托高校,双方联合打造校区统战工作先进示范点,在提升高校影响力的同时也促进地方统战工作的发展,真正实现双赢。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密集优势与地方丰富的实践平台优势,围绕社会热点、难题,设立相关课题,双方共同组织开展相关调研和研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比如围绕疫情防控,双方组织党外专家深入社区、企业、乡镇等一线开展调研,形成相关调研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抗疫提供决策参考。地方统战部门还可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定期征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调研课题[10],通过校地统战项目合作的形式委托高校党外人士来做,通过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密集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功能”平台搭建和校地合作项目化,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强化政治安排促成长
一是对积极参与校地融合发展的党外人士在校内干部的选拔任用中予以优先推荐。二是对在合作过程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党外知识分子予以优先向地方统战部推荐兼职、任职。三是与地方统战部进行沟通与协商,争取让地方统战部门对积极参与校地统战合作的党外人士在政治安排等方面予以大力倾斜,为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2.强化突出成果激励促提升
对突出成果进行奖励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相关要求,也是激励党外人士干事创业的有力手段。一是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对受到党和政府肯定性批示或采纳的建言献策突出成果,纳入科研管理,纳入职称、职务评聘与晋升的业绩考评。二是强化对党外人士履职尽责成绩的认可,对因履职尽责成绩突出而获得的各类表彰,要根据表彰的级别对应给予奖励,并纳入职称、职务等方面的晋升评价体系,激励党外人士积极作为,实现自身价值。
3.强化考核激励促进步
统战部门加强平时的考核与管理,对在校地统战融合发展中表现突出的,予以及时记录,在年末考核时及时将党外人士的履职尽责表现情况向组织部、人事处等相关部门反映。同时,对这些表现突出的人员优先向校内外推荐任职,在各类评优评奖中予以优先推荐。另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党外干部的“双考核”制度。党外干部具有党外人士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作为党外人士,在履职尽责方面如何,统战部门最具有发言权。因此年终考核时统战部门理应介入考核,统战部门的考核既是监督与管理,同时也是一种激励,通过统战部门的介入,让那些平时履职尽责好的党外干部能真正凸显出来,从而强化对工作的认可,形成正向激励,对那些履职尽责不好的干部进行反向约束。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2]高校作为党外知识分子的集中地,如何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高校统一战线与地方统战部门开展合作、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推进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也利于促进学校和地方共同发展。总的来说,校地统战融合发展能使校地之间实现共赢,值得高校和地方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