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态教育:一种新兴教育范式之探析

2021-12-07 07:27黄斯欣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生态精神教育

冯 芳,黄斯欣

(1.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2.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德阳 618500)

一、精神生态教育的产生背景及涵义

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得地球的生态资源日渐枯竭,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同时带来的还有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的急剧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自然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并存和蔓延已成为21世纪的时代症候之一。而教育领域“精神性功能”的缺失,更令人揪心和焦虑,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以来,党和国家顺应时势,及时作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表达了我国政府和人民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决心。这对于从事生态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同时也为当代教育领域指出了发展的重心和方向。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促使教育界的学者和知识分子思考如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使自己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与国家的建设步调一致?全球性精神危机与中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如何在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上进一步改进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生态观念?事实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牢树立起来,就必须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态度的问题,涉及到人对自然的主观认知,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所以,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在人的思维层面和意识层面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理论体系,而这一目标,正是精神生态教育的使命担当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

精神生态是在20世纪人类自然生态危机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长期分离和对立中应运而生的。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成就,世界大多数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是,它并没有带来世界和平与安宁,没有带来良好健全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因为科学及其应用缺乏人文精神的约束,常常变成一种不道德的力量。它不仅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和矛盾尖锐化,而且还导致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类生存面临重重危机。因此,精神生态教育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对我国当代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事实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当代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精神失衡的主要原因。精神生态所包含的基本理念对当今教育变革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恢复在教育领域中的精神生态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第一,精神生态的兴起及发展对揭示当今教育危机根源有重要启发作用。不论是当下地球上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还是个体活动或是教育领域中反映出来的种种不和谐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观念发生了偏差造成的,是人的精神问题。因此,必须从人类自身寻找原因,尤其是从人类内在的精神深处寻找原因。只有人类从精神层面上认识到各种危机的严重性,认识到人类精神深处潜隐的、未知的生命奥秘,并且有效、合理地调节人的精神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精神问题,才能有幸从当前种种生态危机、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中解脱出来。精神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其本质就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实现前述这一系列目的。

第二,精神生态在解决现代人类精神危机的方式方法上对于拯救当代教育危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当代教育面临的危机其实是整个人类社会危机的一部分。国内外的生态文化批评者直视人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精神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通过以动物书写、危情表达、境遇陈述等方式,将批判、警示及人类生存困境、精神困惑所造成的失衡状态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然而教育领域虽然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只是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缺乏切实可行的举措,尚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精神生态虽然是文艺理论界提出的一种批评模式,它从最初的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关注,发展到今天主要对人类精神问题的深度考察,对现代精神危机的反思,希望以文学艺术为媒介促使人类恢复精神平衡,实现和谐健康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环境。这些理性的思索和实践无疑也是开展精神生态教育的应对之策和疗救之方。

第三,精神生态的理论建构与教育可以互为支撑,互为手段。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所有与之相悖的理论观点都应随之改变,而所有能支持其发展的理论观点都应被充分吸收运用。不管是哲学、伦理学还是文学、教育学,都应该紧跟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思考和探索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理念和思想。精神生态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范畴,从文学艺术领域转入到当代教育领域,以纠正教育中精神因素缺失的偏颇,同时也是将教育导入到生态学理论的领地,反思教育领域中的生态失衡问题。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精神生态和当代教育都具有巨大的意义。精神生态教育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教育活动,使其内化为个体的人格、气质、修养等,成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教育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精神生态教育建构的目的和要求。

综上所述,精神生态教育,是精神生态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应用。当今时代,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难日益深重,生态问题不再只是部分有识之士掀起的社会运动,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波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波及到人们的物质生活、情感生活、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概括来说,所谓的精神生态教育,就是在精神生态理念发展的基础上,为解决个体精神危机,促进人的精神生态健康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品质,扭转人类精神畸形发展的教育活动的统称。简单地说,就是促进人的精神健康发展的教育。

二、精神生态教育的主要内容

鲁枢元教授指出,精神生态是人类对待自然所呈现出来的道德态度和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之魂。从这方面来说,所谓精神生态教育,就是针对人类对待自然所呈现的道德态度和价值理念开展的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观念变革、价值观转变的教育。从精神生态教育的结构构成和内涵指向来看,精神生态教育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从最低层面来说,精神生态教育首先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精神生态教育首先指向人的心理健康,从人的精神结构来看,心理健康是精神健全的起码要求,也是高层次精神品质发展的基础,因而精神生态教育首先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早在1988年,英国的教育改革法案就明确地承认了教育中精神的重要性。1993年英国国家课程咨询委员会发布的讨论报告书——《精神与道德的发展》一书中 ,就认为精神发展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精神发展的内容包括信念、超越、认识自我、人际关系、创造性、情感、敬畏等[1]66。文中不仅强调了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在内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而且将其作为皇家督学检查学校工作时的基本内容,带有政府强力推行的性质。

人的心理健康与否是精神活动最基本的体现,也是人的精神生活健康发展最基础的内容,更是人们从事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心理与精神是同一概念,精神现象即人的心理现象,两者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同一性[2]1。尽管笔者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但不可否认,精神的健康绝对离不开心理的健康,没有心理的健康,人的精神状态绝对是不完满的。人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格等,都与人的精神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代社会中,鉴于人们生活节奏快,期望高,极易产生心理焦虑和情感困扰,现代人的心理疾病日益增多,学校教育也越加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情绪障碍的调适、发展心理的咨询以及有目的的广泛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业辅导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精神处于良好的、积极的状态,这是一个好现象,给精神生态教育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较高层面上来说,精神生态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

精神生态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教导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人学会如何调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又是一种道德教育。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精神与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有一定的共性和联系。美国教育家莫菲特就不同意将“精神”完全抽象地理解为纯粹的智力或心理范畴,而是认为:“精神的概念今天被许多人认为是与道德、心灵和本质有关。”[3]18康德也说:“对于精神的发展而言,事实上是包括精神和道德两方面。”[4]45很难想象,一个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卑下的人会是一个精神健康、心灵纯净的人。道德教育离不开对人精神因素的培养,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道德教育,就是要把外在的道德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系列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等,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精神生态教育涉及到个人对他人、个人对自然、个人对整个社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因而精神生态的道德教育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教育,它应当被放在精神生态教育的首要地位。人的世界观具有实践性,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优化。因此,对人的精神生态世界观进行改善,就要努力宣扬和灌输受教育者精神生态的世界观,即系统整体的观念、普遍联系的观念、相互左右的观念、平衡协调的观念等等。尤其在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要扬弃所有关于理性与感性、科技与人文二元对立的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化,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健康的一体化。其次,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涌现出了诸如幸福主义、乐观主义、享乐主义、厌世主义等或积极或消极的人生观。通过积极的、正向的教育引导,让青少年选择和追求正确的人生观,实现人生的崇高目的和精神的最大幸福,无疑是精神生态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最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因此精神生态的道德教育又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广泛体认,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精神生态问题背后隐藏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精神生态教育不仅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

(三)从更高层面上来说,精神生态教育是一种生态审美教育

精神生态教育中的“生态”一词已经不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环境这一含义,而是人文科学层面上的“生态”;“精神生态”一词也不再局限于心理、道德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审美哲学的范畴。精神生态教育不仅能使人们获得对精神、生态和相关概念知识的系统认识,而且具有突破“知识本位”,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精神生态价值观和塑造美好的精神情感的功能,因而从更高层面上来说,它还是一种生态审美教育。

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生态学研究由自然科学领域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步渗透,并向哲学、社会学和美学领域进一步蔓延。现代人需要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对生活的认知、对艺术的审美,完成一种生态意识的启蒙,达到生态学和美学的合流。因而审美教育再次扎根于生态文明研究,吸纳生态整体观,重构生态美育理论,生态审美应运而生。

徐恒醇教授从审美主体角度出发,认为:“生态审美反映了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生态审美意识不仅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美的发现,而且是生命的共感与欢歌。”[5]导言程相占教授更是给“生态审美”下了一个定义:“生态审美是相对于此前的非生态审美(即‘传统审美’)而言的,它是为了回应全球性生态危机,以生态伦理学为思想基础,借助于生态知识引发想象并激发情感,旨在克服人类审美偏好的新型审美方式与审美观。”[6]生态审美教育就是在生态危机成为全球共同问题的当下,将生态审美的教育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身心要获得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乃至精神生态的和谐、良性转变。精神生态教育必须引入生态审美教育,其原因在于:其一,因为审美与生态在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特殊的结合点,两者的有机联系更加密切,更能体现其内在的一致性,其中最为基本的连接点是生命的有机性。其二,生态审美从生态、生命、生存的交织中直涉人的现实存在,其学理诉求更在于把握人的生存活动的生态化、审美化。对自然生命和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和热爱,既是生态学的本质,也是生态美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精神,更是开展精神生态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其三,生态审美较之生态美学,更凸显其生命的体验性、过程性及关系性,其支撑点由生命有机性活动延伸至生态体验与生态审美体验,更能够凸显生态哲学的学理诉求[7]。生态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生态审美体验。人的种种体验与自然生态及自然事物错综交织在一起。人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状态中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的征服欲改造以及物质需求的满足,固然是一种欢愉与感官享受,但是现实证明最后种下了对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恶果。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体验感受,应该是精神的恬适、灵魂的安宁,既显示出万物的和谐性生存,也呈现出对天地万物的仁爱。这种和谐与仁爱不仅是对人的,也是对自然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也是对精神的,最终达致精神生态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审美意境。

三、精神生态教育的实施路径

精神生态教育是以解决人的精神危机为目的,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宣扬人类和地球同生息、共命运等诸多理念。事实上。这些理念一直或多或少地蕴藏在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生态教育、环境教育、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等另类教育模式之中。这些教育模式中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教育精髓,为我们开展精神生态教育打开了一扇大门。在最新的精神生态和生态文明等教育理念的统领下,建构精神生态教育在新时代发展中的内涵、构成要素、教育方法和实施途径等,定能使精神生态教育在已经取得的丰富成果上进一步升华,最终促成与人类精神生态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范式。

(一)加强课程、学科专业建设,重视精神生态文化传播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教育中,课程、学科、专业的建设,是传播精神生态文化的主阵地。要把精神生态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到课程开发、教材体系中,发挥传播优秀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渠道入手。

第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发挥我国精神生态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青少年精神生态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进精神生态文明思想进入思想政治课教材,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精神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在当前,两种教育的结合,要与时俱进,即以生态文明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丰富精神生态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专题教学、实践教学,将精神生态文明融入到“道德与法制”“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生态教育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裨益:一方面,有利于推动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精神生态教育并不是呆板、枯燥的史料堆积,而是包含着能引起社会大众共鸣的深刻情感。

第二,在学科教学的通识教育中彰显精神生态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让学生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加强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成为一个品德、智力、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个体[8]。通识教育主要通过各门学科教学,使学生提高语言技能和审美水平,增强人文素养、社会认知和思辨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自然科学知识。由于各门学科的内涵不同,它们彰显精神生态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自然也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探讨各门学科的优势,在遵循学科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并创新将精神生态教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比如:语文学科以其自身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和文化积淀,在引领学生继承和发扬精神生态文明,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现代艺术教育中,可以将我国古代已经形成并发展成熟的乐教传统融入其中,推进精神生态文明在艺术领域的传承和发展;在自然科学学科中,精神生态文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及审美体验对当今的科学研究仍有非凡的指导意义,精神生态文明的哲学思维与自然学科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深度契合之处,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然学科的本质。由此可见,精神生态教育不是通过单门课程就能实现的任务,必须整合多门学科内容,对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美术、音乐、社会实践课等多学科进行综合统整,采取学科渗透式的方法来构建学习过程。

第三,构建专门的精神生态教育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可以开设精神生态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要点,修订和组织编写与教学规律相符合的精神生态教育普及读物、读本。读本可以遴选一些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经典原文,并予以简略介绍其出处、文化背景、作者生平、蕴含的思想理念或人生哲理等等,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少年的人格向健康、完整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专门开设以“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中华典籍为代表的中国经典原著赏析课程,让学生们在空闲之时,摒弃纷繁复杂的外界事物之困扰,沉下心来诵读、理解和感悟中华优秀经典原著之美,从中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以达到陶冶身心、修身养性、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之目的。

(二)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拓展精神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文化的媒介体和工具,是文化得以形成并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借助于各种形式的文化载体,教育者可以向受教育者传导社会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观点理念等,推动受教育者知、情、信、意、行良性循环发展。开展精神生态文化教育,就需要大力搞好多种形式的文化载体建设,拓展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抓好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教育中,有丰富多彩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新生入学教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各种节假日庆祝活动和专项主题活动等等。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精神生态文明的传播,让学生在各种主题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悟、体验和接受精神生态教育,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开展系列专门的精神生态教育活动。比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与精神生态教育有关的经典解析、名著选读、经典图书推荐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把践行精神生态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精神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活动,包括征文比赛、主题演讲、相关知识竞赛等等,通过对精神生态教育知识的掌握和深入理解,有利于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审美教育。最后,深入开展精神生态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在开展精神生态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精神生态教育纳入到实践教学的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中,并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选题,开展对精神生态教育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精神生态教育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升华对精神生态教育的理念阐释。

(三)加强示范引领培育,重视生态文明思想的导向作用

学校要加强示范引领的培育,首先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学习培训。将精神生态教育纳入学校各级组织、各级机构的学习培训计划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精神生态教育的骨干教师。坚持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教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岗敬业,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其次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师德引领、典型示范作用。优秀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认知结构,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师德品质。充分挖掘身边的模范教师、优秀师德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引导其他教师不断坚定崇高的职业理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最终为学生们做好表率。再次,要加强精神生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挥优秀文化的宣传引导作用。各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可以策划关于精神生态研究的课题指南,整合相关专业的优秀骨干教师,就继承和发扬精神生态文明展开高水平理论研究,力争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通过举办高端学术研讨会,将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精神生态研究真正起到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生态精神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