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在绵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究

2021-12-07 07:27董国豪黄正夫汪红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绵阳大学科技

董国豪,黄正夫,汪红军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绵阳教育“一体两翼”之一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品牌效应有目共睹;然而,作为另一翼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形成的品牌效应尚且不足。如何推动在绵高校全面融入科技城建设,培育更多本土优秀人才,提升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实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打造西部高等教育高地,无疑是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一、在绵高校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

(一)基于历史维度的内部环境分析

绵阳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截止2019年,全市有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14所高校(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6所、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5所、成人本科院校1所、成人专科院校2所),在全国地级市中,高校数量仅次于江苏省苏州市、河北省保定市,居全国第三;人才培养覆盖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在校学生数14.94万人,大学生规模居全国同类地级市第六[1]。在同台竞争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7个地市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这是绵阳高等教育长期发展不断积累的结果。中国科技城建设已走过二十个年头。回顾历史,如果以十年为期,中国科技城建设的第一个十年,绵阳高等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办学规模、办学层次都有了较大提升:西南科技大学完成实质上的两级跳(硕-博),获得博士学位授权(2009),绵阳师范学院基本完成两级跳(本-硕),获得硕士学位试点(2011),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2009)等;第二个十年(2011至今)虽然也有一些亮点,比如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升格(2012)、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转设更名(2014),但总体而言,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数量虽多,但也造成了办学力量分散、资源配置低效、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发展势头有些不足。在14所在绵高校中,目前仅有西南科技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其余高校无一例外都是教学型,学术贡献率、科技创新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在即将到来的第三个十年,中国科技城需要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助推若干高校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等教育强市目标。比如,积极争取教育部按照省部合建模式支持西南科技大学,全力支持绵阳师范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等,使在绵高校能够获得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重要支持,为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现实维度的外部环境分析

如果将视野放到全省,不难发现绵阳高等教育总体呈现“大而不强”的基本特征,“高教第二城”的含金量不高。从办学层次看,除西南科技大学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外,再无第二家博士硕士授予单位,这一点甚至不如南充(拥有“双一流高校”、博士硕士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另有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2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泸州(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等2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办学水平看,采用国内最权威的指标——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绵阳仅有西南科技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B-)、材料科学与工程(C+)、控制科学与工程(C+)等学科处于国内中等水平(评估结果为C+),优势并不突出。与此同时,宜宾、乐山、泸州、内江等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市,近年来大力推动大学城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一片生机,追赶势头猛烈。宜宾市响亮地提出“双城”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目前临港大学城已有四川理工白酒学院、西华大学宜宾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宜宾研究院等上万名师生入驻,吉林大学宜宾研究院等合作平台进入实质领域,于高教资源薄弱之地“无中生有”建起了大学城,在2018年11月27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上被点名表扬;乐山市以承办2022年省运会为契机,加速建设苏稽新区,其中苏稽大学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即将开工建设;泸州大学城占地9 000多亩,以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北校区为中心向外延伸,可同时容纳八万名师生共同学习生活,预计入驻中高等院校十个以上。此外,2011年获批的国家级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再造一个新成都,正在重点打造大学城、科学城等城市核心区域。由于天府新区在政策、资金、配套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川内许多高校如电子科技大学、国内知名大学如武汉大学等都在天府新区投资办学,天府新区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未来不可限量。综上所述,绵阳具有发展高等教育的良好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在绵高等教育发展,积极主动打造绵阳高等教育2.0版。

二、影响在绵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规划引领不足

城市与高校是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大学因城市发展而生,城市因大学发展而盛[2]。环顾国际经验,英国诺丁汉大学以“城市建于智慧”为办学理念,其内在涵义就是“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3]。美国的三大城市群、日本的三大都市圈,为国家做出了超过一半的经济贡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城市、大学、企业的高质量合作[4]。从国内情况看,北京的中关村依托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2017年总收入突破5万亿元;深圳市大手笔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宁波2018年以来强力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伴之而来的是人才净流入率由之前在全国20位以外徘徊,迅速跃攀到全国第二[5]。在推动属地高校高质量发展方面,广东省先行先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经验。比如,广东省佛山市于201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包括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研究生院和产业特色学院等一揽子支持计划,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佛山科技学术学院的发展速度引人瞩目。当前形势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领作用,打出资源、资金、人才、政策等改革组合拳,引导在绵高校整体高质量发展。

(二)产教融合机制不畅

当前在绵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与地方产业未能同频共振。绵阳市产业结构中(2018年数据),第一产业高达13.1%,第三产业比例达46.6%,但是第二产业比例仅有40.3%,位于7个争创副中心城市的倒数第2位,严重影响了经济总量和周边辐射能力。从发展趋势上看,绵阳必须要发展现代农业、减少第一产业占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占比,这就需要理工农林见长的高校作支撑。然而,除西南科技大学之外,其他在绵高校均不以理工农林见长。办学导向和地方需求未能同声相应。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但在绵高校除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综合性大学外,其他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主,较少介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由于高校和地方存在着经费来源不同、管理与评价机构不同等体制性障碍,不能真正形成合力。从合作机构上看,仅有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独立设置了合作发展处或校地合作处,从学校层面统筹推动校地合作工作,而其他高校有的将校地合作工作作为科研工作的附属部分,有的未在机构设置中予以体现;从合作力度上看,尽管很多学校与地方企业签订了不少合作协议,但由于科技管理、激励、竞争机制等,教师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和成果转化意识,科研成果的研究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深入实施。

(三)科教协同创新不够

绵阳科技力量雄厚,但主要集中在国家级大院大所。绵阳拥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两院院士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余万,被誉为“西部硅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无不名声赫赫、享誉国内,拥有极强的科研实力。在绵高校数量众多,但科技力量相对较弱。从科技人才上看,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少数几个学校,多数高校极度缺乏创新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严重制约着高校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从科技项目看,各大高校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西南科技大学占有绝对优势;从科技成果及其转化看,在绵高校每年仅有科技成果100余项,转化率较低,且偏向于使用许可和专利转让这两种形式,转让金额总体偏小[6]。科研系统实力强,而高教系统实力弱,是需要解决的一大现实问题。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科教协同的重要意义,在制度设计、改革举措、资源配置、政策供给等方面做好协同配合,修建通畅的“绿色通道”[7],促使高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技术开发、人才集聚、国际合作的综合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引爆中国科技城的“智慧原子弹”,更好地推动科技城加快发展。

(四)校企协同育人不紧

协同育人是培养地方所需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途径[8],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校企合作各方运行不畅,“两张皮”问题突出。一是合作内容窄化,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同于常规的生产实习;二是动力机制弱化,高校是教育主体,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追求教育效益,企业是经济主体,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注重经济效益,单靠友好关系难以维持持久动力;三是协作机制软化,虽然都签订了一些协议,但受管理体制与隶属关系的影响,大多倚重各自与上级主管部门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总体缺乏畅通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四是评价机制匮乏,国家层面没有出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校企各方也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总体松散运行,协同育人成效有限。

三、推动在绵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推动绵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合力,通过加强政策设计、创新体制机制等,引导在绵高校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加大校地协同、军民融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校合作力度,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能,不断增强活力、提升动力。

(一)加强规划引领

树立“城市是大学发展的后盾,大学是城市发展的引擎”理念,推动高校与绵阳共荣共生,立足科技城、依托科技城、服务科技城。将高等教育强市作为市级重大战略,明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规划,与中国科技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等同步规划,从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等方面予以保障。研制《绵阳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在绵高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出台绵阳高等教育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合理安排在绵高校发展目标、规模、层次、类型及实施策略,有序推动专科(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高校、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本科高校升格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本科学院(高职院校)更名为大学(职教本科试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升级为部省合建大学等重点工作,探索独立学院与公办高职院校合并转设。针对中国科技城建设的引领需求、高端需求和基本需求,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近中期目标、重点任务。比如,把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省部合建、绵阳师范学院“申硕”“更名”等列为近期重点任务,作为考核指标,甚至还可以考虑将一些高校合并,整合办学资源,盘活学校资产,推动若干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提升内生动力。

(二)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高教强市的推进机制,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市发改委、教体局、财政局、经信局等部门密切配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国资部门积极参与;在绵高校成立相应工作组织,落实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开展“双一流”建设系列行动,建设高水平大学。抢抓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机遇,深化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等机制,支持西南科技大学争创国内一流大学;支持市属高职院校积极申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对列入“四川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的绵阳师范学院,重点支持其按规划加强单位整体条件建设。建设特色学院,学习德国等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标准与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支持各高校依托行业(产业)建设一批特色二级学院,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创新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争创一流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一流学科,结合绵阳市重点产业体系,实施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由市财政统筹支持一批市级重点学科。A类学科以现有省一流学科为基础,B类学科以各高校优势学科为基础,推动在绵高校传统优势学科与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深度融合。建设一流专业,实施一流专业建设专项,对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予以配套支持,对优势专业进行选择性支持,引导在绵高校新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调整合并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专业,打造支撑创新链、产业链的特色优势专业。

(三)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产教供需双方对接,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培育市场导向、对接供需、精准服务、规范运作的专业化产教融合服务实体(企业),将具体服务内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促进产教供需有效对接。发挥行业协会指导作用,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与在绵高校建立产教融合工作协调对接制度,组建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定期发布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需求,充分发挥行业在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构建产教融合学科专业体系,设立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学科)项目”,引导在绵高校根据科技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围绕重点产业等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同时充分发挥“中国科技城高教联盟”职能,指导各高校形成错位发展、各有侧重的学科专业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深化“产教城”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在绵高校与企业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更好地为绵阳相关产业服务;充分发挥“科博会”等平台作用,支持在绵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度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等重点战略;引导在绵高校与区县结对,充分发挥高校文化艺术、旅游规划、服务民生等相关学科专业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四)加大科教协同

探索在绵科研院所与在绵高校的多样化合作,通过院所专家进校园、重点实验室开放、暑期学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科研合作计划、学科(学位点)共建等多种方式,促使在绵科研院所丰富的科研资源与高校育人传统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合作共赢。增强在绵高校科研服务能力,持续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围绕绵阳市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六大重点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核技术应用、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建设若干市级和省部共建的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一批在绵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着力培养高水平的基础与前沿技术创新团队;强化“高校—区县”“高校—园区”“高校—企业”等科技资源精准对接,提供有效科技供给,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依托在绵高校加强社科研究平台建设,积极支持在绵高校参与绵阳市高水平新型智库建设,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推进在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培育若干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强李白文化、民间文化、三线建设、抗震救灾红色文化等地域文化研究,加强绵阳人文精神研究,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五)深化校企合作

促进企业参与办学,允许公立在绵高校利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与企业举办混合所有制性质二级办学机构,鼓励企业与在绵高校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推动企业参与培养,支持引导“引企入教”,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在绵高校专业规划、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或者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场所)。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督促在绵企业落实职工培训制度,鼓励在绵高校承接企业职工培训服务。支持在绵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学生实训、职业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等综合教育服务,探索实施校企“学分银行”,开展劳动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分互认。

(六)强化政策保障

用足上级政策,把四川省委、省政府加快科技城建设的相关意见及政策措施转化为切切实实的行动,在重大工程、财税用地、金融支持等方面取得突破,比如扩增高等教育土地供给,创新土地供给模式,支持在绵高校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加快发展;利用好中国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会议机制,在西南科技大学省部合建、绵阳师范学院“申硕”等关键问题上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授权,推动符合条件的在绵高校在专业设置、学位授权、招生计划、研究生自主招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在绵高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用活本地政策,探索为在绵高校设立政策“特区”,比如将科技城人才计划(专项资金资助)的“申报制”,调整为“限额备案制”,向在绵高校投放一定数量的年度人才引进指标和专项资金,由其自行完成人才计划。完善优惠政策,对于校企合作成绩突出的企业或个人,可通过经费奖补等方式予以倾斜支持,充分调动企业和政府人员的积极性;对于主动对接地方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高校,可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予以鼓励,充分调动学校积极性。同时,根据高等教育强市建设的实际需要,适时出台或调整税收政策(结构性减税、捐赠支出等)、用地政策(划拨供地等)、金融政策(贷款支持、融资渠道、保险费率等),促使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形成合力。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调整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将在绵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纳入市级统筹,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提升人才引进吸引力;优化服务程序,为在绵高校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术环境,切实解决社会保险、子女教育、交通出行、住房等实际问题。

总之,高校和地方之间是“城市命运共同体”,教育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城市旺,这是一条基本的经验。绵阳高教资源基础扎实,但也面临着强烈的竞争冲击,应当抓住机遇,推动在绵高校上层次、上水平,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为中国科技城建设和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建设贡献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绵阳大学科技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绵阳举办中青年作家培训班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