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娥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一带一路”倡议发布以来,我国国际产能合作范围不断扩大,通过积极推动“走出去”,各产业加速升级态势明显。从饲料行业情况来看,得益于我国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升级, 食品及农业加工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国内各饲料企业蓬勃发展。我国饲料总产量常年居世界第一,饲料消费连续居世界前列。 但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我国饲料行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程度还不深,反映在国际贸易格局上,即出口保持平稳,但进口增长迅速,且价值链地位不高。如何优化我国饲料企业国际贸易出口机制, 加快饲料行业企业的国际产能合作, 是当前关系饲料产业升级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1.1 饲料行业蓬勃发展但贸易逆差较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总体运行体系的不断深入, 国际贸易对国内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就饲料行业本身而言,其国际贸易出口格局与行业自身发展现状并不匹配。
我国饲料行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蓬勃发展, 饲料企业的运营产出逐步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企业发展不断成熟,饲料生产加工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装备日趋先进(翟卫东,2019)。虽然近年来受生猪养殖下降和国际贸易总体环境波动的影响,饲料工业产值有所下滑,但总体产量依然稳居世界第一。综合来看,目前我国饲料行业的国际贸易总体上呈现逆差态势,2014—2018 年饲料行业进口不断上升,而出口则相对保持稳定。无论从进出口金额对比、进出口自身的增速情况来看,进口方面的数据都远高于出口。 据研究结果显示,2015—2018 年饲料行业的国际贸易逆差均保持了较大的增幅(惠佳雪和张丽娜,2021)。
1.2 国内国际产业格局是根本原因 这种国际贸易失衡, 与饲料产业自身发展情况不匹配的格局, 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形成的国内、国际产业格局。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 各国饲料行业自身及其上下游行业之间的互相关联作用已经组合成了一条完整的全球价值链。在目前的全球价值链中,我国饲料行业及相应企业的竞争力存在缺陷, 地位不高以致形成了当前的产业格局。
1.2.1 国内畜牧业、 水产业蓬勃发展 从国内来看, 饲料产业的主要下游行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从牲畜以及水产品情况来看,我国牲畜年底头数及水产品产量均数额巨大,2019 年底大牲畜年底头数达到9877.42 万头,其中牛的期末数量为9138.27 万头, 猪和羊的头数分别为310404.69 万头和30072.14 万头; 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达到2065.33 万t,人工养殖的淡水产品产量达到3013.74 万t(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数据信息https://data.stats.gov.cn/)。 它们在养殖过程中均要消耗大量的饲料, 因此国内饲料市场需求强劲高涨。
1.2.2 饲料产业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地位 全球价值链中不仅有产业本身内部的上下游联动分工联系,同时也有关联产业间相互连接紧密的企业之间不断合作,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价值传导更加迅速。 随着农业生产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化,饲料产业本身作为农业中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形成了全球农业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
我国农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生产长度较长且国际、国内生产长度失衡,意味着我国对国外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形成了较高的依赖。 同时由于自身产出品较多,则农业部门更加靠近下游,在分工上附加值更低, 从而导致在竞争力上还需要有所提升(赵凌云和夏雪娟,2021)。饲料行业上游相关的大豆、 豆粕等行业以及饲料行业自身就是典型的例子,大豆、豆粕等大量依靠进口,而同时饲料产成品向终端下游出售。 从目前我国饲料行业自身和上下游产业格局情况来看, 由于我国饲料主要来源作物等均要大量依靠进口, 这与饲料方面进口情况也是相似的, 饲料及上游原料进口主要来源于欧美国家, 出口方面无论饲料的上下游产业还是饲料行业自身,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我国周边国家(惠佳雪和张丽娜,2021)。 由此可见,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 我国饲料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分工上来看更靠近消费终端,对国外产品依赖性大,产业附加值较低,国内、国际产业格局失衡明显。
1.2.3 我国饲料产业的国际产能合作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饲料企业在原料进口方面所占比例较大,而产成品在满足国内需求后,较少用于出口,也没有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虽然我国饲料行业的产能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且生产工艺也在不断进步,但“走出去”进行产能合作,无论从金额还是从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度上看都颇为不足。 主要表现在我国主要向东南亚、独联体、南亚和中东欧等地出口, 同时考虑当地法律法规要求或绕开贸易壁垒, 少量的设立投资饲料加工厂(张文慧和刘玮琼,2020)。 总体而言,饲料产业的国际产能合作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合作模式单一。 农业相关的投资需要长期的持续运营和投入,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而如今以国际贸易进出口为目的, 配合利用当地人力资源的简单生产并不能实现更有深度、 更多附加值的国际产能合作。
2.1 饲料产业价值链升级路径 价值活动是构建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 价值链的各环节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一国的产业在该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演进, 就是要对产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优化, 升级所在的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高附加值,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饲料产业连接上游种植业与下游畜牧、 水产行业,在农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不可或缺。而饲料产业自身形成的价值链中, 我国饲料行业通过重塑竞争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价值链中地位的演进升级。价值链的升级,主要通过将非核心竞争力的工作进行外包或者将整个产业链条在全球范围进行上下游纵向延伸, 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分散风险。我国农业不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一方面吸引外资和引入海外转移进入的产业, 另一方面则积极进行“走出去”,进行投资和出口贸易。从行业整体上看, 我国农业的价值链地位总体有所提升(赵凌云和夏雪娟,2021)。由于饲料产业嵌入在总体的“大农业”中,与上下游连接非常紧密,各子行业之间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因此饲料产业的价值链升级, 应当借助农业行业的总体优势进行推进,以增加高附加值的环节,将核心竞争力在整个价值链上下进行扩展, 从而实现饲料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优化。
2.2 规划国际布局实现产业升级 借助农业行业的价值链优势推进饲料产业的价值链地位提升,就应当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审视饲料行业的“走出去”,从而实现合理规划国际布局,充分利用海外的比较优势进行与国际产能合作。 以更高效地配置资源和降低成本打通广阔的海外市场, 最终获取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地位,实现产业升级,优化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从实现国际产能合作出发,按照全球价值链配置来规划总体国际布局,而不仅仅是“走出去”进行进出口贸易,或者只是简单的为了满足所在国的环保和产业保护的要求而进行少量的当地投资。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要将生产长度延长以提高产业自身对外依赖程度, 有必要以总体“大农业”的思路,对价值链的上下游进行同步整合。 从价值链上游来看,主要是控制原材料的获取, 加强我国企业对饲料原料来源及产地的把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有机会可以适时进入原料的交易渠道, 把握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安排。 而在下游则可以顺应畜牧、水产等行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形成稳固的下游市场。 总体上来看,就是通过国际布局掌控总体价值链主导权,向高水平、高附加值的分工领域发展。
3.1 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做好国际布局规划 生产先进的企业应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在合适的国家进行产业布局,而不能仅仅把“走出去”作为简单的海外销售或是根据当地国家准入要求做出投资安排。饲料企业与相关农业企业可以适度联合,抱团出海。 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过程中,加强对东道国营商环境的分析判断,做好整体产业的国际布局规划。在国际产业布局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上下游环节而形成产业的整体合力,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对饲料企业国际贸易出口机制的优化。
3.2 充分利用区域投资贸易政策 在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众多沿线国家签订了区域贸易协议,并有众多相关政策落地,这些政策让双边或多边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可以享受优惠安排, 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走出去”。 饲料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并利用各项区域投资贸易政策,充分提升“走出去”的能力,积极应对关税壁垒等限制性措施。在海外投资方面,要重视对我国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的研究和使用, 积极争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3 利用政策性金融支持规避海外风险 饲料企业“走出去”可以充分利用各类政策性资源,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市场导向作用, 尤其是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支持, 规避出口风险和海外投资风险,并降低在“走出去”过程中需要消耗的资金成本。在此过程中,企业面临融资成本高、 海外合作方信用风险和投资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等不利因素。 需要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发挥商业机构所不能发挥的作用,通过为企业承担风险,有效化解风险发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支持企业“走出去”。
3.4 加强对国际投资和贸易人才的培养 国际贸易的优化, 需要了解海外市场并且熟练掌握国际贸易规则的国际人才。 饲料企业需要积极培养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员, 尤其是精通国际投资和贸易的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可以考虑采用适度提高薪酬水平, 解决生活后顾之忧等措施吸引人才进入饲料行业,并可以适时派遣国内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为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饲料企业要充分正视自身及行业存在的问题, 分析目前国际、 国内产业格局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整体现代“大农业”背景下,饲料企业应当顺应规模化、一体化经营的发展趋势,通过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形成国际布局,整合上下游产业,提升运营效率,强化自身竞争力,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重塑国际贸易出口机制,抵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