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伟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学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掌握正确的方法论。紧密结合自然科学内容进行哲学教学,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状况改进中学哲学教学,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可行的方法。高二《生活与哲学》教材引进了许多近现代自然科学内容,体现了结合自然科学进行哲学教学这一特色。
笔者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哲学教学中把哲学原理同自然科学内容结合起来,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高中学生能够在自然科学论证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趣味导课
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讲,哲学由于理论性强、逻辑性严密,显得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政治老师能将具有趣味性的自然科学的例子引入新课,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量变与质变的内容时,可用舍罕王在小数字面前吃大亏的例子来导入新课:傳说,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发明人的胃口并不大,他只要求国王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照这样每一格内比前一格加一倍。把棋盘的64格全放满就行了。国王听完后便欣然答应。谁料还没放到第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空空如也。国王很快就看出来,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
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位发明者所要的麦子究竟有多少:
在数字上这叫几何级数,计算的结果是:
在个数字的麦粒,大约是四百多万亿斤,相当于全世界在两千年内年生产的全部小麦!
聪明的国王犯了一个大错误─忽视了量变,不懂得量变与质变的辩证法,在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数字面前吃了大亏。
有趣的故事,精密的推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成功地激发出学生急切想学习新内容的强烈愿望。
二、落实重点
教材内容中的重点是指教材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部分。教学重点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将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将会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知识完整的体系架构。高中哲学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往往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易理解,而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运用自然科学论证,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课时,矛盾的含义是教学重点之一,学生只有真正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为了能抓住这个重点,使学生能真正地领会、理解矛盾的含义,我们可以用菌群与人体的统一,机械运动中作用与反作用的对立统一,生物界中存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营养关系等例子来说明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是课堂教学的“拦路虎”,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那么,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如何才能突破难点、扫除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障碍 ?笔者认为,自然科学论证法应是较好的手段之一。
例如,在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一课时,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教学难点之一,学生普遍难于理解,不好接受。此时,教师可以用伸手抓飞弹的事例来进行突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的制造的子弹!
因为,学生在学过高一《物理》有关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知识之后,便能迅速对这一事例做出正确的解释。
这样,由于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的特点而造成的的理解障碍,在引用了自然科学的现象进行论证之后便迎刃而解了。
四、解释开拓
当然,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和形式,课堂教学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终了。教学中既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沟通,还要注意学科与学科的沟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有益的开拓,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之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要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对当前日新月异的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形成并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之,结合自然科学进行哲学教学,通过科学严密地论证帮助学生加强对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增加哲学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