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泽 王其瀚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心力衰竭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并随机分组2020年1月至次年1月我院提供床旁CR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实验组应用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生活质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BUN以及SCr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应用于心力衰竭床旁CRRT治疗患者,可以有效保障整体治疗效果并且有利于疗效的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心力衰竭;床旁CRRT;临床应用
心力衰竭属于临床中相当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并发症,临床中该症状也是引发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为透析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贫血、营养不良以及其他为西安意思怒,其会一定程度提升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同时会减少心排血量,从而导致全身水主流和水肿症状的发生,会一定程度提升心力衰竭的疾病发生风险[1]。临床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此时便需要采取CRRT进行连续治疗,从而实现对潴留体液的清除,保障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5月我院接受CRRT治療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12例,年龄(64.50±6.20)岁;常规组患者30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年龄(65.12±5.90)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提供治疗期间的相关护理,如药物护理、管道护理等。
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治疗前。在治疗之前先基于心血管专科责任护士人员和透析护理人员做好交接班管理,并做好对患者心脏功能的评价,并记录患者的水肿和呼吸困难症状,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注意事项以及配合方式,同时做好心理预期,在上机时评估体征与血管通路,同时基于低血压患者采取白蛋白进行冲管;2、治疗中。血液透析治疗时做好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按照血氧饱和度实现对氧流量的调整与控制。全程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并做好血流量和液体出入量的记录,处理治疗期间突发的各种事件和故障问题;3、治疗后。在透析治疗完成后基于专科人员做好病房护士的交接,并按照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护理,强化心理护理。严格落实无缝隙护理措施,尽可能减少治疗期间的相关并发症,嘱咐患者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并保持充足饮水量。
1.3评判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生活质量应用ADL量表进行评价,分数与质量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应用SPSS22.0软件完成随机样本数据对比,基于正态分布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并基于完全随访的方差、T值进行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生活质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BUN以及SCr均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中带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也是肾功能衰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患者病死的根本原因。床旁CRRT属于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是在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因为对治疗方式的理解不成熟、预后担忧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身心负面表现[2]-[3]。对此,在临床中基于患者的个体情况提供全程护理服务,可以更加积极有效的开展治疗,促使整体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从而保障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生活质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BUN以及SCr均优于常规组,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全程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应用于心力衰竭床旁CRRT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整体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血气指标的改善,可以作为常规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可以有效应用于心力衰竭床旁CRRT治疗患者,可以有效保障整体治疗效果并且有利于疗效的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鲍克娜,马建宁,任冬梅.专科护士全程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v.49(09):9-12.
[2]杨雪利,李叶戌子,郑玲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护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应用全程干预+结构化病情交班干预对策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30(5):860-862.
[3]刘丽,曾明梅,马丹丹.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9,043(006):100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