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资源消费循环模式探究

2021-12-06 22:24徐垚朱婉玉熊玉琴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徐垚 朱婉玉 熊玉琴

摘要:全球变暖,环境恶化,资源紧张已成为多数国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探究资源消费循环模式,通过分析废旧衣物二次处理的困境及原因,从提高认识、创新方式、完善机制等方面促进全民参与衣物资源消费循环行动实践,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效果。

关键词:资源消费循环;衣物二次处理;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愈发凸显,其中人们对于衣物的追求逐渐由实用变为时尚,衣物的使用周期日益缩短,如何积极推动绿色消费模式,延长衣物的使用周期,推动废旧衣物科学、合理的二次循环再利用,提高衣物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且在变废为“宝”过程中催生新行业,降低成本,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广州工商学院大学生随机发送《资源消费循环下废旧衣物二次处理现状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92份,问卷有效率97%,有针对性地探究如何实现衣物资源有效的循环利用。

一、资源消费循环下废旧衣物二次处理的困境

1.废旧衣物循环利用方向不明确

循环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强调依靠科技进步,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们在生活消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消费环境。虽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硕,但资源循环利用率低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通过调查分析,有76%的学生不曾了解过“如何有效提高衣物循环利用”,有68%学生认为以科技进步为主导力量的废旧衣服循环利用技能技术缺乏。目前我国暂无大型回收衣物的平台,要如何为大众提供最便捷的回收旧衣物方式,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一方面;其次,采用何种技术把旧衣物改造成何种类型的新东西才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购买也亟待探索的方向。

2.衣物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不协调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存在生产供给与衣服消费需求脱节比较严重的情况。衣物的寿命从原本俭朴的使用寿命转化成“审美寿命”,造成大量的衣物资源闲置,致使时尚成为全球第二大污染源。通过调查数据可知,32%的学生年均闲置或者扔掉衣物5件,25%的学生年均闲置或者扔掉衣物15件,甚至有43%学生年均闲置或者扔掉衣物高达30件,这种状况与循环消费的适度性、合理性、再使用性、资源化等原则相违背,既浪费空间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污染,影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资源消费循环模式。

3.废旧衣物循环再利用参与率不高

随着经济发展,衣物使用到极致“物尽其用”的短缺年代已经成为历史。在新形势下,不少人认识到废旧衣物循环利用的重要影响,但不论是捐赠他人、大改小、拆再织还是改作他用,都因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技术支持、处理成本、配套体系等因素影响,造成了废旧衣物循环再利用参与率不高的现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32%的人选择直接扔掉废旧衣物,63%的人选择捐赠废旧衣物,38%的人选择送回旧衣服回收站,仅有12%选择通过手工改造废旧衣服。即使有一个废旧衣物DIY二次处理平台,也只有63%选择使用。因此,如何通过系列途径、方法等提高人们长期积极参与废旧衣物循环利用的社会消费活动,是一大困境。

二、衣物二次循环处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1.衣物资源循环利用没有规模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从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之路等方面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实践[1]。但在具体的推动过程中,仍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探索。如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衣物消费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消费产业,在以“消费品——消费——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流程中,往往终止于废弃物,没有实现最优消耗和循环利用。究其原因,衣物资源循环消费从社会环境、法规体系、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衣物资源循环规模化的形成,无法解决由此间接导致的大量废旧衣物闲置、丢弃或简单二次处理,不能消解长期以来衣物消费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和谐状态。

2.衣物资源循环消费多效增能技术粗放化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简单如衣物的循环利用,同样需要挖掘生产、消费、循环再利用过程的中多效增能技术支持。事实上,我国衣物产业的发展存在“大量投入、大量产出、重款式数量、轻技术质量”等粗放发展特点,大量的产出和短期消费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但采取“总成本领先”战略进行“价格战”,无法突破“技术积累鸿沟”,容易促使整个行业陷入“研发投入减少——缺乏创新转化成果——降低竞争力——减少利润率——减少研发投入——废弃衣物持续增加”的恶性循环,差异化战略和集聚认识不足,对技术创新缺乏积极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大量的可回收衣物闲置、回收材料的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加之生产的不可逆性,如何让消费活动对生产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调节显得尤为重要,且终端无害化高效处理便成了关键[2]。

3.衣物循环利用参与低效化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们的收入水平日趋提高,大部分家庭有更多资金购买各种衣物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随之快速淘汰的闲置衣物也成为不少家庭的烦恼。虽然相关部门联合服装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等一起推动“旧衣零抛弃”的探索和行动,旨在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资源,将废旧资源的浪费降到最少。零废弃既是目标,也是行动计划。[3]但现今“双循环”发展格局尚未成熟,废旧衣物处理尚处于探索时期,法律法规落后、标准不完善、循环消费机制不健全、再生产品价值链匮乏、深加工处理成本高、回收渠道少、信息不对称,加之人们对于资源消费循环意识较为薄弱,造成“‘衣旧’美丽、生生不息”的衣物循环利用行动尚未得到大部分企业、家庭和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如何加强对废旧衣服的独特文化解读,提高废旧衣服循环利用的高效参与,推动形成“无负罪感”的“二手衣物”时尚消费,是助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行动。

三、突破衣物二次循环处理困境的建议

1.提高认识,齐参与

人们的意识决定行为,强化衣物资源循环消费,加强衣物二次DIY处理,降低耗能,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循环消费意识是关键。具体可以从举办宣讲会、制作宣传视频、挂宣传标语、播放宣传广告、举办相关活动多方面多样化等进行环保宣传,促使全社会公众广泛理解“何为衣物资源循环消费、何为衣物二次处理”、“为何要进行衣物资源循环消费”、“有何途径科学、便捷、合理且有意义地参与到衣物二次处理”,从而使得更多人了解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提升人们对衣物二次处理的认知,从而大力支持和积极参加衣物二次处理,将闲置或丢掉的废旧衣物“再生产——再消费”,实现衣物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发展。

2.創新方式,成风尚

随着生命共同体、新发展理念、循环发展理念等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内心,人们对于当前衣物资源循环消费短板有一定认识,但让全社会公众从理性消费到养成环保绿色可持续的循环消费理念,需要创新衣物循环消费的方式方法,借助一些实用、合理的途径带动全民参与衣物资源二次处理的循环再利用。如面对新时代发展追求时尚的趋势,我们在提高衣物的循环利用的前提下,对衣物进行二次创新设计处理。以衣服为例,将废旧、闲置服装进行进行改制和设计,在原来服装的基础上,注入个性品味和时尚流行的元素,实现服装的寿命延长、环保与时尚的共存,引导设计者为顾客设计出满意的服装,使得顾客认同二次处理的服装,改变观念。在处理闲置服装时,可让顾客加入到设计过程中,提高顾客设计自身衣物的参与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重视程度。既迎合了顾客追求独一无二的衣服饰品的个性需求,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实施,减少了废旧服饰的堆积和处理压力,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

3.完善机制,共保障

随着经济地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环境保护面临地形势更加复杂,任务也愈发繁重,面对现存衣物资源循环消费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可搭建包括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和大众一体联动机制,推动衣物二次处理循环利用。一是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创新和完善衣物资源循环消费管理机制,适当拨专项款支持,设置专门规范的废旧衣物回收机构、设立“举报式”的奖惩制度、分类回收积分换购制度等,扩宽废旧、闲置衣物的处理渠道;二是组建架构合理、运作高效、服务灵活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体系,采用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多种方式,服务于衣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需求;三是搭建高校与普通大众联动平台,开展闲置衣物二次处理项目探索,如技术、设计、自主再加工等创新,既能融合资源,真正意义上推动废旧衣物循环利用,也能让高校服务于地方、服务于大众,推动衣物资源的绿色低碳发展。

四、小结

绿色循环、低碳环保是未来发展大趋势,衣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开发虽大有可为,但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行动,不断深挖闲置衣物的二次发展道路,做大、做实、做优废旧衣物的专项发展,实现衣服行业、衣服消费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A].中央文献出版社

[2]罗伯特谢春年.旧衣物回收处理过程.[N].长沙晚报

[3]张贵东.旧衣物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环境效益评价白皮书[N].中国纺织报.2021-3-19

作者简介

徐垚,2000.3,女,汉,广东揭阳,本科,就读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广州工商学院。

朱婉玉,广州工商学院。

熊玉琴(指导老师),广州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