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蒋雨芹
【背景】:
自從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一系列 “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进程中,包括我国在内各个国家政府纷纷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思想进行研究,不断深化核心素养下的内容,并将核心素养作为培育人才的政策指标。不断深化了我国教育改革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到我国美术教育中,激发了美术课程的重新建构,在美术课程资源发开与应用中也利用这一大背景不断发生变化。
【国内外现状】:
通过搜索文献整理发现:利用网络进行搜索关键词,以“美术”和“课程资源开发”为主题共94篇学术期刊,96篇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以硕士论文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博物馆为三大基本开发主题。根据美术课标中所强调美术课程具有凸显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包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人文性,学生在学习非遗和地方文化的同时更加了解民族特质,加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带来身心愉悦。博物馆、科技馆等的课程资源开发,更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具视觉冲击力符合课标中拓展校外美术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的建设工作。2015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设立艺术特色课程。2020年,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自教育改革以来,我国政府不断鼓励推进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断落实到各地学校中的例子如2001年,江苏苏州-政府出面协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并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天津市-西青区实验小学通过多种方式将杨柳青年画纳入校本课程。2013年,山东惠民县-清河镇木版传承人进入清河镇中学授课。2016年,四川绵竹-绵竹年画传承人在街道文庙社区教室授课。
20世纪90年代美国在《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提倡教师和学生自由选择、创造性的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体验、理解不同媒介和技法的运用,同时强调让学生体验艺术在历史和文化中关系。在英国大多数展览中,如博物馆和展览馆等提供免费参观,为校外美术教学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3]日本颁布的《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图画工作编》中指出,“在教育过程中应与学生、学校实际状况相匹配,利用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影像资料等。在学校展出作品,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欣赏作品。”此外1998年在尼泊尔美术课堂中开展了 “地域教材实验”的实践性主题活动,鼓励开发利用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美术素材,提倡学生就地取材进行美术创作,他们从当地比较容易找到的素材入手,指导学生用有色矿物质进行绘画创作例如岩石、红上等,利用废旧的书本纸张等进行手工创作,该项研究曾在尼泊尔国内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尼泊尔部分地区缺乏美术材料的情况。这些都为地区性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经验。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美术课标中提到“拓展校外美术教学的资源”具体指向为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商店、社区、村庄等校外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在实践开发中许多学校不重视美术课程,何谈开发一说。因此在课程开发利用之前,当务之急为各地教育局政府颁布对美术课程重视的相关内容文件。
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美术资源、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以及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对于如今类似于“美术宝”相关的网络授课软件层出不穷,是否对学校美术课程资源开发造成了挑战。不是!课外的美术课程在刺激学校不断创新开发更深入有趣的课程是中促进作用。对于发达城市的学校、学生掌握一手网络资源。通过手机可以高清蓝光欣赏全国各地线上美术馆的藏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馆甚至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的部分藏品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观看。各类手机短视频中不乏优秀的美术作品讲解也帮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打开视野。为老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面对偏远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资源遥不可及,开发地方课程为最佳的课程资源开发。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自然资源,例如 基诺族小学民间美术乡土教材开发的行动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骆艳的硕士论文中对云南基诺族小学民间乡土材料进行开发。结合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中服饰图样、建筑竹艺、传说信仰、节日礼俗等编写当地的乡土教材。作者在编写乡土教材中不仅仅是美术一门学科的开发,更是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思想、意识。鼓励学生画出来,讲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成为一种良性的上升“乡土艺术—美术课程—日常生活—提升自我”从本土的民间艺术出发、开发当地特色的美术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老师的教导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总结】:
尹少淳先生认为:“美术课程的教授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在美术课堂中学生不仅仅是要进行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更不是单纯的美术知识的学习,正确的是在一种积极。正确的文化氛围、道德观念中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去理解真正的美术,并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体会和渲染。完善自我。”美术课程的开发基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在课程中的循循善诱营造一种生活的真实、贴近学生生活本身的文化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本身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素养,更好帮助学生理解所传达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内涵。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更需要实践、考察。需要不断深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课程资源,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更好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