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加亮
高中语文学习,文言文翻译一直是个难点。由于没有掌握好必备的文言基础知识,诸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现象,学生们五花八门的错误翻译往往令人啼笑皆非。不过,这些离奇的笑话式的翻译,有时也能给语文课堂平添诸多笑料,让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充满乐趣。
一、孔子是个乞丐?
师:“吾与点也”怎么翻译?
生:请给我一点吧。
师:孔子难道是个乞丐?
語出: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为:(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解析:“与”,赞同的意思;“点”,曾皙的名,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该生由于不知“点”系人名,望文生义,故有此译。
正译:“我赞同曾点的志向。”
二、太师,谁撞了你?
师:“太师谁撞?”怎么解译?
生:太师,谁撞了你?
师:你撞了他吧!
语出:韩非的《师旷撞晋平公》。原文: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解析:“太师谁撞?”是个疑问句,其中代词宾语“谁”前置,正常语序为“太师撞谁”。该生不明白文言句法中的宾语前置现象,故有此译。
正译:“太师你撞谁?”
三、天下不多管仲一个贤人
师:请把“天下不多管仲之贤”翻译成现代汉语。
生:天下不多管仲一个贤人。
师:那肯定是多了一个你吧。
语出:《史记·管晏列传》,原文: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解析:“多”,称赞意。该生不知“多”字有此义,以今义译之,谬矣。
正译: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
四、堂弟的子女十几人
师:请翻译“从弟子女十人所”这句话。
生:堂弟的子女有十多个。
师:你家堂弟有十几个子女吗?
语出:《史记·滑稽列传》,课文《西门豹治邺》,原文: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解析:“从”,跟从意;“弟子”,徒弟意;“弟子女”即“女弟子”。此处句读实为“从/弟子/女/十人所”。该生不明句读,读成“从弟/子女/十人所”,故有此误。
正译:跟从她的女弟子有十多个人。
五、你家斧头几斤重?
师:“匠石运斤成风”是什么意思?
生:石匠运动一斤重的斧头。
师:你家的斧头几斤重?
语出:庄子《庄子·徐无鬼》,原文: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解析:“匠石”,并非石匠,是一个名叫“石”的匠人。古代工匠地位低下,所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他们往往有名无姓,人们常常以职业呼之。例如“师旷”是一个名叫“旷”的盲人乐师,“庖丁”是一个名叫“丁”的厨师,“轮扁”是一个名叫“扁”的专做车轮的工匠。“斤”字是个象形字,上面是横刃,下面是曲柄,本义指斧子一类的工具。该生不明白古代姓氏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汉字的起源,故有此译。
正译:一个名叫石的匠人把斧头挥舞得像风一样快。
以上撷取几例,权作高中学生茶余饭后的佐料,让大家在谈笑中,收获一些文言基础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