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华对咸宁的三番点石成金

2021-12-06 12:14李专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崇阳咸宁仙人

一堆人,围成一圈,在听一位老人讲故事。听到精彩的结尾,一个瘦精精的小男孩,嘴里尖叫起来,双手挥舞起来,双脚跳跃起来,突然,他跌了一跤。小男孩忘了自己是站在板凳上,一兴奋一忘情,就摔了个嘴啃泥。

很多年后,《新中国文学50年》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在故事研究领域,成绩最为卓著的是刘守华”。

那个嘴啃泥的小男孩就是刘守华。

他守在一个迷人的磁场里,坚定而长久地在此中安身立命。

民间文学是“土得掉渣”的东西,刘守华与民间文学“浑然一体”。

他衣着朴素,为人随和,学生私下称他“农村小队长”。虽然,他为人很低调、生活很简朴、思想较传统,但在做学问上,却是一个接受新的学术思想很快、极富创新的人。早在1980年代初,他就率先在国内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民间文学,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芬蘭历史地理学派分析民间故事流传路径和原型方法,用俄罗斯普罗普结构主义理论分析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及其规律,用弗洛伊德、荣格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研究民间文学中的潜意识、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现象。那时,他还邀请美籍华人、国际著名民间文艺家、《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作者丁乃通先生,俄罗斯最著名的汉学家李福清院士,时任美国民俗学会会长邓迪斯教授,以及日本京都大学人文学部教授饭仓照平先生等一批国际著名学者来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

某一阶段,刘守华出书的速度和别人读书的速度差不多。

1985年出版《中国民间童话概说》,1986年出版《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1988年出版的《故事学纲要》,1995年出版《比较故事学》,1999年出版《中国民间故事史》。这5部著作,有4部被学界认定为“第一部”。

刘守华是中国故事学领域学术交汇的神经中枢。引导创建了中国故事学学科。

如同谈到中国现代民俗学,必然要提到钟敬文,谈到钟敬文,必然要提到民俗学一样;谈到中国民间故事学,必然要提到刘守华,谈到刘守华,必然要提到中国民间故事学。可以说,中国民间故事学的每一步的发展,几乎都与刘守华相关。

民间故事的研究,他在全国一骑绝尘,遥遥领先,所以,《新中国文学50年》说他:“最为卓著”。在更宽泛的民间文学领域,他是湖北的翘楚。

18岁那年,刘守华买了一个红皮笔记本,将实地采录的几十首革命歌谣工工整整地抄在上面。还将马克思的一段名言写在扉页:“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那些在攀登上不畏劳苦、不畏险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抄录时间是1953年3月23日。这个笔记本不但是他立志为学的开端,也是他整个学术生涯的起点。

几十年的辛勤耕耘,刘守华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巨擘。

他参与了湖北民间文学“三家三村”的开发。他对“三家三村”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五峰县的刘德培、伍家沟的罗成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故事家,刘德培还是该组织命名的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之首,孙家香成为土家族第一位杰出的女故事家。2003年,中国民协命名青林寺村为“中国谜语村”;2006年,青林寺谜语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将刘德培请上大学讲坛。当刘德培生活困苦时,他联络北京的学人向全国民间文艺界发出捐助呼吁。当刘德培病逝时,他带人冒着风雪赶到鄂西山村,彻夜给这位中国的口头语言大师“跳丧”送行。

刘德培的老伴说:“他,就像一只埋在土里的红苕,如果不挖他出来,还不是烂了!”

咸宁的土地里,也有许多“红苕”,刘守华也参与了挖掘。

仙人爹16岁进庙当和尚,法号立善。当了8年和尚后,被迫还俗。学界常常称他为“咸宁的和尚”。

作为故事家的仙人爹,年轻时有过4位师傅,其中一位就庙里的住持觉义和尚。

每每让立善和尚窃喜的是,出家后还经常有故事听。立善和尚每日除了担水扫地、打坐参禅,还能听师傅觉义和尚讲故事。仙人爹涉足空门8年,决定了他的人生观,他的师傅讲的宗教故事和精怪故事从根本上决定了他民间叙事活动的基调。

觉义和尚是个讲佛教故事和精怪故事的高手,他从不讲凡间的故事,什么《阿弥佗佛》、《和尚头上为什么烧香点》、《观音老母》、《张王爹》、《南海观世音》、《贴门神》、《济公吃狗肉》、《济公吃鸡蛋》、《张天师出世》、《鬼谷子先生》等等。师傅的这些故事,讲的是一个道理:善恶有报。8年的熏陶浸淫,他相信“行善福报”、“近报在身,远报子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觉义和尚的精怪故事,与他的佛教故事思想内涵一脉相承。所以,仙人爹也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万物有灵,一切事物都有生命。在他的民间叙事故事中,不仅鱼、龟、蚌、蛇、猫、狗等动物可以成精,就是山上的石头、屋旁的树木,也都有灵气,可以人格化,赋予它们或是善或是恶的本性。后来,仙人爹讲的故事《磨难出驸马》、《狗婆仙》、《绣花鞋》、《父子状元》就是这类叙事作品的代表作,精怪都是美的化身,寄托了他善恶有报的思想。

刘守华教授在《道教信仰与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这篇论文里讲到:“在我所知道的故事家中,只有湖北咸宁的仙人爹(原名刘应兴)是一个特殊情况。他笃信宗教,对民间信仰和民间故事中的鬼怪精灵完全信以为真,编讲一些穷汉子同狐狸精、树精幻化成的女人成亲的故事,常常真诚地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愿望掺和进去,其口述故事尚保留着颇为原始古朴的风格”。

仙人爹能讲故事500多个,其中,长故事和长故事歌30多个,创作故事30多个。故事歌也就是长篇叙事山歌,盛产长篇叙事山歌是咸宁的特色,这也是仙人爹不同于其他故事家的特色之一。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现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在1983年12月22日,联合命名了一批民间故事家。他们分别是襄阳县的毛里富、长阳县的孙家香(女),五峰县的刘德培,咸宁市的刘应兴(仙人爹),蕲春县的王文华,丹江口市的葛朝宝、李德富等7人。

中国人向来注重“十全十美”。当时只命名了7个人,此后也没有再命名,没有人为凑足10人,可见这7人是遥遥领先的。

常言道,药不过樟树下不灵。刘守华是湖北民间文艺界的一棵樟树,民间文学作品、创作者、传承人,只有在他这棵樟树下过一趟才能分出个子丑寅卯。

刘守华教授对仙人爹的评价是:“仙人爹讲述的佛教和精怪故事,简直可以与《聊斋》媲美,是流行在民间口头上活的《聊斋》。”

佛教和精怪故事,有很多人讲过。刘守华把仙人爹的这些故事提到与《聊斋》媲美的高度,刘守华发现了和判定了仙人爹所讲故事的成色。只有站在群峰之巅的人,才能看清群山的高低。

周扬曾说:“只有经过研究,民间的伟大作品才能成为世界人民的财富”。《阿诗玛》是生动的案例。有了刘守华的论断,有关方面妥妥地出版了《仙人爹讲的故事》,不担心这些狐仙鬼怪的故事是什么“糟粕”了。

1975年,刘民结束了15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支边生活,调到咸宁县官埠公社当宣传干事。

当时,农村干部都要驻队,与社员“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1976年的一天,刘民被官山大队支书安排到老屋钱,住在一个叫钱辉廷的孤老头家里。钱姓在咸宁是大姓,老屋钱这个塆名在咸宁至少有4个。钱辉廷在解放前当过私塾先生,平时沉默寡言,大家都喊他“老古董”。刘民与他处久了、混熟了,他对刘民无话不说,其实很健谈。他特别喜欢讲他们钱氏家族钱六姐的故事。

钱六姐长到五六岁还不会说话,只会对人苕笑。他爸感到很丢人,吩咐老家院背出去丢掉,有人捡走就算她命大。那时正是寒冬腊月,漫天大雪,老家院不忍心丢手。老家院无儿无女,转念一想,干脆自己背回去养大她,日后也有人送终。出了村庄就是一座石桥,走到桥上,突然听到钱六姐开口说话了:“鸡犬桥上过,一路梅花竹叶。”老家院听到小姐说话了,大吃一惊,低头一看,见雪地上留下了鸡犬足迹印,狗足似梅花,鸡爪似竹叶。老家院喜得不得了,背着她就往回跑。从此,钱六姐开口说话了,她句句不离诗联,人们传说她是嫦娥再世哩。

钱老爹打开了话匣子,故事一个接一个地讲下去。

一次,咸宁知县下乡察访民情,碰到两个养牛户为两家的牛挖架扯皮拉筋,还要打官司,因为一家的牯牛将另一家的牯牛挖死了。牛是农家的大家当,死牛的那家非要赔偿不可,对方硬是不答应,还说:“又不是我叫它去挖架的。”知县听了也觉得有理,他判定:“嗯,牛不通人性,挖死算倒霉,这有么官司可打的?”

钱六姐在人群里看热闹,听老爷这样讲话就站出来喊道:“老爷断案不公!”知县听了大吃一惊,回头看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心想此女年纪不大胆子倒不小。虎着脸问她:“依你看怎样断才算公平?”钱六姐开口道:“两牛比角,各有强弱,活的共耕,死的同剥。”老爷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发话:“那就这么办。”

钱六姐的故事个个都有诗有联,刘民听得入了迷。在老屋钱驻队期间,先后听了钱老爹讲了十几个钱六姐的故事。这时,刘民才知道,钱六姐的故事流传广泛,有很多,他把钱老爹讲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

1981年,省里在汤池举办民间文学培训班,刘民在班上一口气讲了十几个钱六姐的故事,引起省群艺馆江云馆长和韩致中老师的兴趣,叫刘民重点搜集。此后,刘民铆足了劲,跑遍了咸宁钱姓三十几个村庄。油榨钱是钱六姐的故里,半年时间里他就去了12次,查钱氏宗谱,开座谈会,发现钱六姐故事大多在钱氏庄门流传。刘民从谱上查到,钱六姐嫁到河南光山县去了,他就追到光山。几年时间,他跑了两省8县300多年村庄,走访钱六姐故事讲述者114人,收集记录了500多万字的资料。

1982年,刘民编辑了一本《钱六姐的故事》内部资料,印一千本,广泛散发到省内外大学中文系、各省民研会、省级群艺馆、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

1984年4月,那是鄂南的早春季节,远山的野樱花灿烂了天边,眼前的油菜花黄亮了眼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室主任祁连休研究员带着《钱六姐的故事》来咸宁找他,说是来了解钱六姐故事。

因为,刘守华教授给祁连休写过一封信,介绍了钱六姐的情况,力邀他来实地看看。

刘民陪祁连休走访了几个钱氏村庄,听了几个老者讲钱六姐的故事。在油榨钱听了钱志伟讲的故事,又查看了《钱氏宗谱》和《咸宁县志》。临走,刘民到火车站去送他,上车前他对刘民说:“你们可放卫星了,发现了一个巧女型机智人物,世界罕见!”

什么是机智人物?刘民头一次听说。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刘民,当时还不知道有个阿凡提。

1984年6月,中科院文学所在咸宁市召开“中国机智人物故事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来了一百多人。

专家们对钱六姐的评价很高。祁连休说:“外国的文人型机智人物都是男性,至今尚未发现属于女性的故事主角,可是在汉族的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里面,却有女性的故事主角,这就是湖北的钱六姐。”祁连休后来把他的这个观点写进了著作《汉族机智人物试论》里。

刘守华教授说:“广西的刘三姐出口成歌,钱六姐则出口成诗。她是一个完全可以和刘三姐媲美的成功的艺术典型。在重男轻女的黑暗封建社会里,口头文学家却以满腔热情塑造出这么一位才智超群宛如夜空星月的女性形象,四百余年来众口传诵至今,这实在是值得人们深思,也值得她家乡民众自豪的事!”

在讨论会上,还有学者说,钱六姐是才媛型机智人物。这个说法似乎比较准确。

“中国机智人物故事学术讨论会”之后,刘守华教授安排自己的研究生黄永林,编选出版了《钱六姐与贱三爷》一书。刘守华为这本书写了长长的序言。

1989年,刘民主编钱六姐故事《装哑戏知县》,作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辑的《中国机智人物故事》丛书之三出版。这期间,刘民还受省民研会委托主编了《钱六姐研究文集》。后来,钱六姐还上了《中国传说故事大詞典》、《中国机智人物故事大观》、《汉族机智人物故事选》。

1990年代初期,钱六姐对诗择婿的故事还被拍成3集戏曲电视剧《楚女择婿》。

刘守华的父亲刘承烈,是一名乡绅,主要的人生经历是私塾先生,也有短暂的从政经历。他当过崇阳县的代理县长和沔阳县参议员。做崇阳县代理县长是抗日战争时期,后来因病返乡。

崇阳知县是个出名人的岗位。

崇阳知县中的名人有张咏,自号乖崖。张乖崖有一钱斩吏的典故,同时也是“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的创造者。还有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有包公的孙子包永年,有冯友兰的父亲冯台异,有夏明翰的父亲夏绍范。夏明翰就是那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著名烈士。夏绍范于宣统元年(1909)调任崇阳知县,宣统三年(1911)调任南漳知县。刚到南漳即遇武昌起义,这位早有革命思想的知县,积极响应了推翻自己“东家”的革命。夏绍范从崇阳知县岗位离任后,清廷还苟延残喘了几个月,应该继续委任了新的崇阳知县,所以,夏绍范应该不是最后一任崇阳知县,只是个身份有看点的崇阳知县。

馮友兰随父亲在崇阳的县衙里生活了一年多,那时冯友兰12岁。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场景,对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冯友兰在80岁时写了一部《三松堂自述》,很大篇幅描写了崇阳县衙的形制以及这种形制所体现的封建政治观念、县域治理思想和文化思想。正是这样的文化经历,决定了他的精神气质、学术旨趣和思想倾向,所以,他毕生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儒家哲学思想为己任,以西方新实在论哲学重新诠释、阐发儒家思想,以作为复兴中华民族之理论基础,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地位,成为继往开来、具有国际声誉的一代哲人。

父亲在崇阳当过代理县长,这件事对刘守华肯定是有影响的,毕竟那是父亲从政经历的最高职务。影响有多大,自是不可估量,可以言说的是与崇阳的一种情缘。刘守华与崇阳最深的情缘,是对崇阳两篇叙事长歌的研究和点石成金。

这种最深的情缘,体现在198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论文题目叫《论湖北的两部民间叙事诗》,开篇即言:“我国是一个诗歌艺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民间流传着许多精美动人的叙事诗。古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代表了古代汉族民间叙事诗的光辉成就。至于近代汉族民间叙事诗的代表作,可能就是19世纪中叶产生于我省崇阳的两部民间叙事诗——《钟九闹漕》和《双合莲》了。它们和其他兄弟民族中流传的许多民间叙事诗一道,构成我国诗歌艺术宝库中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具有千古不朽的价值。”

这是一个经由持论者20年深入研究作出的著名论断,著名在论据支撑扎实充分,著名在全国民间文学界的广泛认同。

学术界中人,只要提起这两部长歌,都会想到“代表作”和“千古不朽的价值”这两个关键词。

季羡林先生曾用一句大白话,评价了刘守华的学术能力和学术品格:“刘守华的文章具体切实、不说空话。”

刘守华的论断,是关于《钟九闹漕》和《双合莲》最著名和最重要的论断。为这两部长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李专,作家,现居湖北咸宁。

猜你喜欢
崇阳咸宁仙人
Turismo Monte Maiji: donde el ser humano y la naturaleza se unen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等天晴的时候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一 “仙人抚琴”导引法
崇阳《双合莲》的自由抗争与诗性传统
给仙人的信
大力实施商标战略 建设鄂南品牌强镇——崇阳市天城镇发展纪实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