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关系的倒装研究

2021-12-06 11:37钱彬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

钱彬彬

内容摘要:题元角色指动词与论元的语义关系。题元理论只涉及一个动词的题元角色分派,却没有涉及像句子“小说看哭了妈妈”这样包含“使”“看”“哭”多个动词的题元角色分派问题。研究发现,在多个动词合并的过程中,论元关系的变化引发句子结构变化,形成倒装。本文运用Chomsky轻动词理论和移位与合并思想,以句子“小说看哭了妈妈”为例,分析多个动词在句子中的生成机制,并解释论元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论元关系 轻动词 倒装 移位与合并

汉语中多个动词的组合方式会影响题元角色的分派。诸如“小说看哭了妈妈”这样包含多个动词的句子,吸引大量语言研究者。现代汉语把“看哭”看作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复合使役结构(王文斌、徐睿 2005)。沈家煊(2004)从概念结构出发对动结式的语法和语义作出解释。商燕、林丽红(2011)在小句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达到”和“致使”两个功能语类,解释动结式论元的实现。张杰(2013)认为汉语中语序变化是多个动词“词化”后进行中心语移位的结果。本文基于轻动词理论,分析动词“使”“看”“哭”的生成机制,并解释论元关系变化和倒装的原因。

一.相關研究回顾

1.轻动词理论

Chomsky(1995)把Larson(1988)VP壳理论中的上层V定义为轻动词v。在语义上,轻动词几乎没有语义内容,通过屈折变化赋予谓词体、时、或语气;在句法上,v作为功能语类,与动词词组VP合并成轻动词词组vP。

2.移位与合并

最简方案框架下,移位是句子成分复制并移动到新位置的过程,是复制与合并的结果。特征核查是句子移位的动因。词的语音特征和语义特征在词库中已实现,其语法特征,如φ特征、格特征等,需要在句法运算过程中得到实现。

二.“使”“看”“哭”的生成机制

“小说看哭了妈妈”由小句(1)(2)构成。“看小说”致使“妈妈哭”,即原句隐含(3)之意,因此,“小说看哭了妈妈”一句隐含轻动词“使”,是“小说”使“妈妈哭了”。

(1)妈妈看小说。

(2)妈妈哭了。

(3)小说使妈妈哭。

句(1)中,动词“看”为二位谓词,有两个论元。外论元“妈妈”为施事,内论元“小说”为受事。“妈妈”和“小说”在各自的位置上获得题元角色。句(2)中,动词“哭”为一位谓词,有一个论元。“妈妈”作为句子主语,承担施事角色。在句子“小说看哭了妈妈”中,动词“看”有“小说”和“妈妈”两个论元,但二者位置发生变化;而不及物动词“哭”也有“小说”和“妈妈”两个论元,发挥了及物动词的作用。“小说看哭了妈妈”一句本身合语法,但句中含多个动词,且动词的题元角色和论元位置发生变化。如何解释论元角色的分派问题和论元之间的关系,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1.句法生成机制

本文以乔姆斯基最简方案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小说看哭了妈妈”的生成机制。

首先,词库中的词完成词投射:句中有“使”(v)、“看”(V1)和“哭”(V2)三个动词,分别投射在[v,vP]、[V1,VP1]和[V2,VP2]上。该句包含“妈妈看小说”和“妈妈哭”两个题元结构。[Spec,VP1]与[Spec,VP2]的“妈妈”同标,用“妈妈i”表示。“妈妈看小说”一句省略了“小说”的限定词“某部”(D),“某部小说”作“看”的宾语。“妈妈哭”一句中隐含轻动词“使”,投射在[v,vP]上。句中含有“使”、“看”和“哭”三个动词,分析其组合方式是理解论元关系倒装的关键。

“小说”是“妈妈哭”的原因,含致使意味。隐性的轻动词“使”(v)吸引下层结构中的“哭”上移,并在[v,vP]处与“使”合并,构成动词短语“使哭”。“小说”作为“妈妈哭”的致事,由[N,NP]移至[Spec,vP],作句子主语。[Spec,VP2]的“妈妈”复制并合并到[Spec,VP1]处,形成“小说使哭妈妈”。

“妈妈看小说”发生在过去。“看”通过移位,从[V1,VP1]移至[T,TP],并取得过去时态。V1不能直接越过v到T处取得时态,需先从[V1,VP1]移至[v,vP],再从[v,vP]移至[T,TP]。此时[T,TP]表现为“看了”。

“妈妈哭”也发生在过去,[v,vP]上的“使哭”也需移位,在[T,TP]处获得时态。“使哭”和“看了”在[T,TP]处合并,构成“使看哭了”结构。

扩充的投射原则要求[Spec,vP]上的“小说”上移至[Spec,TP],“了”具有[+TENSE]特征,赋予主语“小说”主格。动词“看哭”赋予“妈妈”宾格。“小说”移位后与句子成分“使看哭了”和“妈妈”构成完整的句法结构;隐去轻动词“使”后,形成句子“小说看哭了妈妈”。

2.语义分析

“妈妈看小说”这一行为导致了“妈妈哭”这一结果。Dowty(1979:303)把动结式定义为“词化的复合动词”,“看”小说这一行为,引发了“哭”的结果状态。黄小萍(2016:194)提出动结式的核心是动词后面出现的受事题元有状态的变化或位置的移动。“看”与含有致使意味的“哭”结合,构成的“看哭”与隐性轻动词“使”结合,使得受事题元发生了位置变化。在“妈妈看小说”一句中,“妈妈”是施事,“小说”是受事;在“妈妈哭”一句中,“妈妈”是实施“哭”这一行为的主体。轻动词“使”与动词“看”、“哭”合并后,“小说”和“妈妈”的位置互换,构成倒装句式。

三..“使”“看”“哭”的生成原因

1.“使”“看”“哭”的生成原因

基于“小说看哭了妈妈”的句法生成过程,本文尝试对“使”“看”和“哭”的组合方式进行解释。

轻动词“使”与动词V2“哭”互不支配,且支配“使”的第一个最大投射也支配“哭”,轻动词“使”统制动词V2“哭”,符合成分统制条件。轻动词v“使”吸引动词V2哭上移,在[v,vP]处构成“v-vP”结构,并在原位留下语迹tj。Geoffrey Poole(2016:280)提出功能语类v不但给主语分派题元角色,而且给宾语赋予宾格。动词“哭”授予“妈妈宾格”。语义上是“小说使哭妈妈”,促使[N,NP]处“小说”上移至[Spec,vP]位置,在原位留下语迹tk。

温宾利(2002:110)指出语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一致关系。最常见的是传统语法中所说的主谓一致,Spec“小说”与T“使看哭了”是一致关系。汉语中动词的词形曲折变化相对单一,“了”是过去时的标志,能与动词合并,使其取得时态。特征核对引发移位。“看”发生在过去,有[+TENSE]特征,[T,TP]处的“了”也具有[+TENSE]特征,“看”上移至“了”处,使句子合法。V1“看”是VP1的中心语,不能直接移至T处。需要先移到[v,vP],实现中心语移位,再从[v,vP]移动到[T,TP]处,从而获得过去时态。

“哭”也发生在过去,“哭”连带隐性轻动词“使”一起上移,在[T,TP]处获得过去时态。此时,“使”“看”和“哭”三个动词组成的整体。T授予三个动词(v、V1和V2)过去时态。Robert & Ross(1967)提出连环移位的概念,认为连环移位是小句中的一个元素带动其他词(如介词)一起移动的句法过程。既然“使”“看”和“哭”三个动词都需要获得时态,“使看哭了”的生成过程可以理解为:动词“看”从[V1,VP]移到[v,vP]后,与“使哭”合并,形成“使看哭”这一整体。然后,“(使)看哭”一并移至[T,TP]并获得时态。

扩充的投射原则要求每個句子必须有主语。因此,位于[Spec,vP]位置上的名词“小说”移至[Spec,TP]位置,充当句子主语。语言学家认为任何语言都有格,不同语言的格在形态上的表现有差异。汉语中格的外在表现(形态格)不明显,但普遍存在格。T处时态“了”授予主语“小说”主格,动词“(使)看哭”授予宾语“妈妈”宾格。

2.论元关系与倒装

本文用不同映射假设理论来解释含有轻动词的句子。Jackendoff(1974)和Müller(2016)把轻动词结构中的语义角色来自轻动词和轻名词的现象称为“论元共享”。在“小说看哭了妈妈”中,“妈妈”是“看”施事,也是“哭”的主体;“小说”是“看”的受事,可表示为:看[妈妈,小说]和哭[妈妈]。合并后的动词“看哭”共享论元“妈妈”。

倒装作为语法手段,表示一定的句子结构或强调某一句子成分。张克定(2002)认为倒装句是由相应的常式句派生而来的变式句。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句子的语序由语境、话题延续性和焦点化等共同制约。本文认为句法成分的移位与合并,也是句子倒装的原因之一。在“小说看哭了妈妈”一句中,动词“看”和“哭”的合并过程中,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在语义制约下,论元也随动词的移动而移动,词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倒装句。

本文以“小说看哭了妈妈”为例,在轻动词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使”、“看”和“哭”三个动词的生成过程。轻动词v“使”具有强语法特征,吸引动词“哭”上移,并赋予“哭”致使义。动词“看”和“哭”在获得时态的过程中合并,形成“使看哭”这一整体,相关论元也在句法和语义限制下发生移位,构成倒装句。本文试从Chomsky最简方案移位与合并理论下,分析多个动词的组合方式,并解释其生成原因。动词“看”与“哭”合并为含有致使意味的“看哭”,授予宾语“妈妈”宾格,“了”授予主语“小说”主格,句子“小说看哭了妈妈”合乎语法。分析多个动词的合并方式及其题元角色分派问题,有助于题元准则的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1]Chomsky, A. N. 1986. Barriers [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Chomsky, A. N. 1995. The Minimalist Program[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3]Dowty, D. R. 1979. Word meaning and Montague grammar: the semantics of verbs and times in generative semantics and Montagues PTQ[M]. Dordrecht: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4]Jackendoff. R. 1974. A deep structure projection rule[J]. Linguistic Inquiry. 5: 481-505.

[5]Larson, R. K. 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J]. Linguistic Inquiry 19: 335-391.

[6]Luraghi, S. & C. Parodi. 2017. Key Terms in Syntactic The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Müller. S. 2016. Grammatical Theory: from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to Constraint-Based Approches[M]. Berlin: Language Science Press.

[8]Poole, G. 2016. Syntac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9]Robert, J & Ross. 1967. Constraints on variables in syntax[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0]黄小萍,2016,《英汉使役动词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1]商燕、林丽红,从功能语类看动结式的论元实现[J].2011,《现代语文》(5):40-41.

[12]沈家煊,2004,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J].《语言科学》3(6):3-15.

[13]王文斌、徐睿,2005,英汉使役心理动词的形态分类和句法结构比较分析 [J].《外国语》(4):24-31.

[14]温宾利,2002,《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5]张法科、周长银,2004,vP壳结构与英语一项谓词句的生成[J].《外语与外语教学》(7):5-9.

[16]张杰,2013,从轻动词角度论汉语语序倒装现象[J].《现代语文》(6):43-45.

[17]张克定,2002,倒装句的语用理据 [J].《外语学刊》(1):68-72.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