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动 态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提出了总体目标,到202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左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左右,湿地保护率达到55%,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到77%,92%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到203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全面完善,形成统一有序的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森林覆盖率达到2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左右,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以上。
《意见》从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构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着力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创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眾参与、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措施等9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自然资源部通报29宗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今年9月~10月,全国有13个省(区、市)报送了28宗地方主动发现的2020年7月份以后新增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典型案例,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沈阳局转送了发现的1宗典型案例。截至10月底,已有22宗整改到位,其他7宗正在整改。近日,自然资源部对这29宗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通报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严格保护耕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2020年7月3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以后违法占用耕地新建、扩建、续建或非法出售的房屋均属“顶风违建”。
自然资源部强调,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织密耕地保护防护网,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对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行为要发现一起、处置一起、曝光一起,坚决做到“零容忍”。对在耕地保护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关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用地的通知》要求,切实保障好农村村民合理建房用地需求。
政 策
《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发布
日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含18个案例),向全球推介生态与发展共赢的“中国方案”。
本次纳入《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的18个典型案例包括:塞罕坝机械林场治沙止漠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华北河湖生态补水、上海青西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绿金湖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右玉县荒漠化防治、温州洞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云南滇金丝猴全境保护、厦门市筼筜湖生态修复、重庆市渝北区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浙江杭州西湖区双浦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古浪八步沙林场荒漠化防治、娄底冷水江锑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锡林浩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寻乌县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广阳岛生态修复实践创新。
这些案例分布在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涉及自然、农业、城市等多种生态类型,采取各具特色的保护修复措施,对我国乃至全球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本地化应用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自然资源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印发
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制度健全、职责完备、覆盖全面、精准高效的自然资源系统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全系统干部特别是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资源国情意识和依法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显著提升。
《规划》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法工作各项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自然资源管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在普法制度机制上进行了探索创新。《规划》在内容上突出行政基本法律知识和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在对象上突出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增效上突出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1)》发布
10月2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全面反映了2020 年以来中国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等方面的新进展,矿产资源政策法规新变化,矿产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举措,科技创新、地球科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新动态,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地质矿产合作的新成果。
《报告》显示,地质找矿不断取得突破,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夯实。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制度建设方面,全面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改革要求,储量管理、矿业权出让等各项配套改革举措统筹推进。矿业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矿山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中型矿山数量占比突破20%,矿业产业集中度、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数 字
1.3万亿斤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916亿斤,增长59.3亿斤。早稻产量560亿斤,增长14.5亿斤。秋粮丰收成定局,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将连续7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18.65亿亩
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2020年我国完成18.65亿亩耕地保有量目标任务,今后也将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170多万人
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传来消息,目前,全国现有乡村护林员170多万人。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林草资源管护,强化全国乡村护林队伍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乡村护林(草)员管理办法》,并于10月1日正式施行。通过规范乡村护林员管理,筑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