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说话 用行动证 明四川唐家河—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2021-12-06 03:06陈诗颖
绿色天府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熊猫保护区野生动物

○文/陈诗颖

四川盆地北缘,秦岭山脉西麓,一片四万公顷的原始山林里,被称为“中国低海拔地区珍稀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地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广元唐家河片区坐落于此。

山峭河深,夏凉冬长,起伏的山岭和广袤的森林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洗礼下,孕育了这里丰富的动植物种群。独特的地理条件不但构成了特殊的景观格局,也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的繁衍、分化生存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和避难所。大熊猫、川金丝猴、四川羚牛、灰冠鸦雀等珍稀动物栖息于此,珙桐、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植物生长其中,此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三国阴平古道、红军战斗遗址和众多原生景观,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

“我国最大野生紫荆群落”“野猪飞上天”“野生大熊猫打斗求偶”“金雕育雏”“黑熊偷蜂蜜”“红腹角雉跳舞”等爆点新闻让唐家河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保护成效数次进入大众视野,《川河之灵》走进美国时代广场。建区43年来,四川唐家河保护区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发展原则,以全面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为宗旨,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保护区工作成效显著,区内森林生态系统趋于完整,大熊猫种群发展稳定,其他珍稀濒危物种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绿尾虹雉

大熊猫

秋景

大草堂云海

扭角羚

唐家河始终抓住三大物种(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保护与研究为主线,坚持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社区共管共建,构建“三护一体”安全网保护辖区野生生物。坚持监测救护。坚持“保护区主导,社会共管”原则,与周边镇政府、兽防站、毗邻保护区、行政村协作,组建“2镇+2站+2区+6村”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联动体系,同时保护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国际组织和公益机构合作,协同开展辖区日常巡护、科研监测、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目前,保护区累计监测到各类野生动物活动情况5万余次,救治迷途、患病野生动物20 余例。坚持转产避护。针对保护区周边受扭角羚、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危害较重的玉米、油菜、大豆等农作物区域,由保护区争取林业专项资金等社会资本,提供社区相应技术、经验,补助资金,支持农户转型发展雷竹、中药材等低风险生态产业,转变传统耕作方式,适度发展农家休闲、特色餐饮等第三业态产业,主动规避野生动物。当前,保护区内种植食用笋(雷竹)355亩、芍药20亩、柿子树120亩,发展生态农家乐143户,生态护林员56人。已完成大部分受灾较重区域农户转产转业,野生动物新增活跃地50余亩。坚持联合守护。突破行政管理边界,与甘肃白水江保护区、平武县老河沟保护地等岷山北部自然保护地签订保护协议,建立跨区域监测联防体系,联合开展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种群及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同时与辖区林区派出所建立全天候全覆盖的联合巡护机制,大力打击盗猎、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唐家河保护区建区43年,无猎杀大熊猫、金丝猴等重特大案件发生。

随着2015年扁颅鼠兔新种在唐家河保护区发现之后,区内有鹗、红颈瓣蹼鹬、牛背鹭、彩鹬、雪鹑、全缘叶绿绒蒿、独花兰等新记录不断被自然保护工作者们发现……唐家河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状况呈现可喜局面,其未知的可能存在也让保护者们充满期待……

得益于一代又一代唐家河自然保护人的坚守,目前,唐家河区域分布的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由13种更新为24种,分布的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由59种更新为86种。鸟类58科168属327种,候鸟达到46%。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绿尾虹雉、斑尾榛鸡、红喉雉鹑、金雕、白尾海雕等1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血雉、红腹锦鸡、鹰雕、黄腿渔鸮等61种。保护区分布的大型真菌共计677种,占中国大型真菌总数的65%,区内植被类型更为丰富多样,植被型由9 个增加至12个,群系由23个增加至35个。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连串数字的递增是唐家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行动自觉;是对唐家河多年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安全成效最直观的肯定;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印证。

猜你喜欢
大熊猫保护区野生动物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我们都爱大熊猫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寻找大熊猫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遗憾的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