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禅
(云南省昭通市农科院,云南昭通 657000)
在合理应用马铃薯套种玉米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充分利用光、水和土资源,创新种植方式,加强对高产出和高效益的立体复合型种植模式的有效应用。尤其是在高寒山区,更需要提高单位的面积,创新马铃薯套种玉米技术,保障此技术在实际种植中应用的有效性。
在我国一些耕地较少和农业基础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其粮食综合的生产能力并不高,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比较多,这就需要结合高寒山区的特点,合理应用玉米和马铃薯特种套作模式,有效提高粮食产量,主要解决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在正常模式下,玉米的平均产量没有超过300kg/667m2,其中土豆的平均产量大约为1200kg/667m2。然而,配套技术模式在实际种植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保证玉米产量在450kg/667m2,马铃薯的产量在1500kg/667m2以上。所以在高寒山区中,需要积极推广此技术。
由于高寒山区地形复杂,如果不提前分析玉米和马铃薯特种套作模式,加强对此技术的合理应用,就会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然而,玉米和马铃薯特种套作模式在山区气候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春玉米区的生育期又非常长,大约为140d。此技术在其中的有效应用,能不断提高玉米和马铃薯的质量[1]。
在我国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创新以前的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积极采取措施增大两者的边际效应。其次,马铃薯和禾谷类作物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同,前者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钾肥,后者种植需要氮肥较多,加强深根和浅根作物搭配,可以在吸收土壤浅层养分的同时,还可以吸收土壤深层养分,进而加强对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有效应用。
此外,还需要发挥两者的互相利用,由于马铃薯后期有高秆作物,能适当遮阴,小气候凉爽,可以促进块茎的生长。但在获取马铃薯的过程中,需要将残株壅于玉米的根部,适当增加玉米的肥料。同时,在高寒山区中应用玉米、马铃薯特种套作模式,可在减轻病虫害的同时,为两种农作的生长提供条件。主要是由于根系对病菌侵染具有阻碍作用,能不断降低马铃薯对细菌性枯萎病的感染率,减少水肥流失,增加经济收入。
4 月下旬土壤解冻后,需要对地块进行翻耕。第一,要选择种植50g 抗病和优质的优良品种。在处理种薯时,其块薯要从顶部到脐部纵切,让每块都有顶芽胚,用70%甲基托布津兑水200~300 倍液喷施后,应用薄膜覆盖2h,揭膜晾干后进行播种。
第二,施底肥以及种肥。在此过程中,660m2需要用腐熟农家肥作基肥,控制其为1000kg,还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选用经过测土的配方,促进其生长。最后,适时播种。5 月上旬要采用机械进行起垄覆膜播种,播种时要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将其镇压后需要深播6~10cm,保证播种前管理的有效性[3]。
在进行高寒山区玉米、马铃薯特种套作模式种植前,选择良种是增产和增效的基础。良种生育期较长,品质好,一般情况下,良种增产作用在30%以上。
高寒山区一般在4 月上中旬播种,到9 月上中旬才能收获。此过程的生育期,一般在140h 以上。如果在此过程中不盖膜,会影响玉米出苗时间。如三川等高寒山区海拔在1000m 以上,年均温度不足9℃,积温严重不足,马铃薯要选脱毒良种,其产量高,商品价值高。因此,采用脱毒良种进行栽培是实现高产的保障[3]。
当马铃薯齐苗后,不干旱就不用浇水,灌水过程要采取顺垄沟灌。干旱严重时需浇水,结合浇水情况,每667m2沟施尿素10kg,促进马铃薯稳定生长。但在结薯期,要避免植株徒长,在块茎膨大过程中,对肥水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仅靠植株根系吸收,并不能满足高寒山区农作物的需要,可采用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叶面。
在此过程中,需要喷施1~2 次100mg/mL 的多效唑,合理控制徒长枝。此外,在苗期管理中,提前做好查苗补苗和间苗定苗的工作。穗期需要重施攻穗肥,特别是在大喇叭口期,要结合中耕进行培土,按照具体要求施肥。
由于玉米穗期的需水量非常大,需及时灌水,土壤中的持水保持在70%~80%,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花粒期主要是养根保叶,避免出现贪青情况,不断延长绿叶的功能期,预防籽粒败育,提高玉米的结实率。一般情况,667m2需要施尿素5kg,然后进行打穴深施,保证高寒山区玉米生长的稳定性。
在高寒山区的玉米和马铃薯种植中,特种套作模式虽然可提高质量,但还要对马铃薯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马铃薯的疫病,及时挖除病株,按照相关要求,在距离发病中心适当喷洒1∶200 波尔多液,控制其时间,每隔7d 喷洒2~3 次。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会有鼠害,此时需要磷化锌毒饵防治,还可以加少量香油,将其均匀地撒在老鼠活动的地方,从而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效果[4]。
8 月下旬马铃薯基本成熟,这时为了保证其质量,应及时收获。9 月中旬玉米果穗的苞叶全部变黄前,其中的籽粒才可灌浆,待其转化完成后,才能采收。应用抗病和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可保证采收质量,有效减轻对玉米的荫蔽程度,不断提高玉米和马铃薯的产量。
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粮区,马铃薯一般会在春秋两季栽培,玉米主要在春夏两季栽培,为了提高产量,要有效应用此方式,主要作法为:2.8m 宽为一幅,春马铃薯主要以25cm×60cm 的距离播种4 行,保证667m2可以栽培3800 株[5]。
春玉米栽培时,还需要按行株距40cm×15cm 的进行播种2 行,控制其667m2种植的农作物为3170 株。等到春马铃薯采收后,需要对中央垄沟上条进行播种,主要播种2 行夏玉米,然后等到春玉米采收后,需要对夏玉米的大行之间播秋马铃薯4 行,此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中的水肥条件更加充分,保证其生长的一致性,从而不断提高玉米和马铃薯的产量。
采取宽幅距140cm 的方式,保证幅内马铃薯要按行距60cm、株距20cm 进行种植,播种2 行,控制每667m2为4760 株。在种植玉米时,要按行距40cm、株距30cm 进行播种,待马铃薯收获后,需要应用薯秧给玉米进行压青培肥,然后培土,在完成上述过程后,整平玉米大行间土壤,按照要求移植提前20d 育苗的夏玉米,然后浇以透水,待苗成活后,去除春玉米植株上的枯黄老叶,为玉米的健康生长提供条件[6]。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玉米杂交种植过程中,控制其幅宽为2.2m,对马铃薯进行早期播种,等到马铃薯采收后,还需要对薯秧进行压青培肥,然后开展培土作畦工作,按照要求将玉米移植2 行,不断提高高寒山区中玉米和马铃薯的产量。
由于高寒山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应用马铃薯套种玉米,可以充分应用高矮作物不同生长期,对其进行合理搭配,不断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应用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