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刚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民对于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条件的要求已经从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而在这转变的过程中不仅包含了人均居住面积的扩大,而且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内部的景观绿化也成为衡量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由此可见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滨江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五期)二标段陆域工程(安浦路以南景观工程)涉及绿化、景观、硬地铺装、构建筑物改建等施工内容。其中构建筑物改建约5600m2、硬地铺装31710m2、绿化种植41582m2,另外还涉及绿化搬迁65170m2。质量承诺: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符合现行国家、本市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一次验收性合格。工期承诺:完全遵守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工期要求,自报施工工期为90日历天。
本项目施工期一般被压缩在3个月左右。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对于绿化面积达到数万平方米乃至十数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而言便显得十分捉襟见肘,更何况部分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工程对于景观效果的要求远高于普通公园绿地。
笔者在对于诸多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项目交付时间的长期观察后发现,大部分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的交付时间被安排在了每年的年中或岁末,同时结合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项目的施工工序安排和施工工期要求,许多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时间被迫被安排在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盛夏或严冬,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少雨所种植的植物会因根系受损而导致水分供给不足,最终造成植物出现“功能性缺水”,从而影响其长势甚至造成植株死亡;而在北方地区如在冬季进行植物种植,外界较低的温度会造成植物组织的“冻伤”。同时,反季节种植还会对植物的运输与仓储等造成不利影响,而在上述两个季节期间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远大于春秋两季。
在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工程的施工场地条件与普通公园绿地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其一,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往往围绕着各类住房建筑展开,其景观绿化空间被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的各类住宅建筑及其他附属设施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空间,而上述空间由于场地位置的限制不利于大型景观绿化机械的展开与作业。同时,在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的场地下方还布置有大量的给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等管线,而上述管线根据不同的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分别位于地表下不同的深度,各类管线因后期养护需要还在地坪上留有大量的检查井或连通井,鉴于植物根系或枝干会在定植后发生一定的扩大,为此部分根系发达的植物在定植时必须避让现有的地下管线,从而加大了施工难度。
鉴于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的种植层厚度受限严重,较薄的种植层不仅水肥储存能力较差,而且对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项目的施工单位为了减少基坑土方或其他建筑垃圾的弃置成本,往往会将部分基坑土方或其他建筑垃圾弃置在景观绿化中,使种植层中的杂质含量有所增加。
(1)为确保种植基层的质量施工人员应当在回填种植土方前彻底对回填区域进行清理,从而去除其中的混凝土块、钢筋、塘渣淤泥等杂物。选择回填时需选取孔隙度、有机物质含量等主要土壤性能指标较好的种植物,并在回填前重新对其实施过筛从而去除种植土中所含有的植物残枝、塑料垃圾、碎石等影响种植土质量的杂物。在回填种植土时应当分层进行填筑,每次回填厚度不得超过80cm,在填筑完成后让其静止数日以供回填土方能够依靠自身重力进行沉降,切不可使用碾压机械对土层进行压实作业。
(2)为了提高种植基层的水肥能力,可对种植土实施进一步的改良。例如,土壤孔隙度对于种植基层的水分吸收和植物根部的供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种植土过筛时适当拌入蛭石、粗砂等可有效提高种植土的空隙度;在种植土底部先行摊铺厚度在5cm以上的有机肥料如厩肥、鸡粪等,通过上述有机肥料在不断熟化的过程中不断释放有机物质成分,从而供给植物根部吸收;在局部种植土层较薄的区域适当补充保水剂,可充分发挥保水剂在灌溉或施肥期间对于水肥的吸收能力,并在灌溉或施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供给植物水分和养分[2]。
(3)针对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地中部分区域内存在大量管线的情况,笔者建议利用目前较为常见的ABS边坡喷播作业中所使用的种植基质喷浆设备,将已拌制好的种植基质填入该类型区域中,从而解决由于大量管线而导致的种植基层回填空洞等问题。
(1)在安排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工序时,可邀请上述两项同步施工的作业单位进行商议,将统一区域内所有进行施工的工序,如各类机械及施工材料进出场的路线、施工及机械作业空间、施工工序前后顺序等。
(2)针对建筑水电等设备安装工程主要在建筑内部进行,其施工过程对于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类设备与施工机械进出场地的道路及各类设备的临时堆放等问题。
(3)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市政工程施工对于景观绿化工程施工工序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小区道路铺装施工及各类管线铺设,尤其是在绿化带内部铺设的各类管线。另外,在安排植物景观绿化施工时应采取“先大后小、先乔木后灌木、先中心后外围”的施工顺序。即先行种植部分规格较大的苗木,尤其是部分需要大型吊机进行吊装定植的大型观赏苗木,在上述大规格苗木定植完成后方可依次种植规格较小的其他各类苗木。
市政配套作业的主要工作任务便是市政道路及其附属管线,而部分市政管线需要在景观绿地下方进行铺设。为此,在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工程工序时可事先与在市政道路及其附属管线施工单位进行对接,预留出上述施工内容所需的空间,并适当考虑施工机械的作业场地。
①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挖植物的种植穴,种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均应根据不同树木品种进行调整,但无论何种树穴都切忌挖掘成口大、底小、深度浅的“锅盔型”;②在种植时应对苗木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杜绝各类病株、死株及长势不良或景观效果不佳的苗木进入施工现场,并将植物根系作为检查的重点区域,尤其是各类乔木土球必须保持完整,一旦发现乔木土球出现破损,则需在定植前利用较为湿润的泥浆重新对土球进行包裹和填充;③在种植前可在种植穴底部铺设适量的有机肥,从而进一步提高植物在种植初期养肥的吸收,针对部分主根性植物可同步在种植穴内播撒部分生根粉来促进植物根系的恢复。
同时,景观小品的基础应当符合规范要求,部分需要埋设预埋件的小品应事先将预埋件与基础进行同步浇筑,而在安装过程中所有固定小品的螺栓须采用室外防锈螺栓,紧固螺栓时应在底部安装垫片来减轻小品震动而造成的螺栓松动。
在完成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施工后,无论是已定植的各类苗木,还是已铺设安装的园路、景观小品均需要进行完善的养护。
由于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的种植基层厚度较为有限,在完成定植灌溉任务后还必须定期对植物进行水分的补充,部分有条件的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可在景观绿化施工时同步安装自动灌溉系统以保障植物的水分供给。而在我国部分地区,夏季的季风或冬季的寒风风力往往较大,为此对部分体型较大的乔木设置合理的支撑,不仅能够对其起到较好的支护作用,而且对于矫正其生长姿态也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在夏季到来之前刚刚完成,可采取设置遮阳网或对植物进行疏枝等手段,从而减少植物在夏季的水分流失量;而当景观绿化在冬季之前完成,则可在植物根部施加厩肥,并通过厩肥在不断发酵过程中所施放的热量适当提高植物根部的地温。
优秀的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景观绿化需要精湛的绿化工程施工工艺来实现,尤其是环境景观绿化,由于其立地条件的特殊性使其施工工艺与普通绿地有所区别,因而把握其施工过程中的差异性,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去同存异、化繁为简地将其问题一一化解,从而大幅提高公共空间景观的施工质量与施工速度。通过对施工工艺的改进与施工材料的更新,将打造生态景观公共空间作为奋斗目标而持之以恒的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