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路径探究

2021-12-06 23: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话语供给

王 玉

(营口理工学院,辽宁 营口 1150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依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话语体系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实现思政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任务。话语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媒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建立合理的教学话语体系对于提升课堂的亲和力、增强内容的吸引力以及发挥课程的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话语的供给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中坚力量,如何从教师供给侧对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建设路径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至关重要。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高校思政教师话语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发展方向。

一、明确育人初心恪守立德树人的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自身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为党育人的初心,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运用思政课教学话语不负使命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为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提供充足的思想和精神养分。

第一,党的领导是思政课的根本保证,以为党育人作为思想铸魂。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明确奋斗目标,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变,这就需要从供给侧保证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立场的正确性与坚定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在完成学生自身理想的同时完成中国梦的实现,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奋勇前进。

第二,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关健任务。浇花先浇根,育人先育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要德才结合、以德为先。高校思政课供给侧以立德树人的标准去建立话语体系,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状态,正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德育就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精神养料,牢牢把握住思政课话语体系这一教学抓手,通过将理论性的课程架构于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内驱力;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扎根于学生的德育格局中;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成为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用品德润身、大德铸魂。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立德树人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关键任务,以德为先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之本,通过完善的思政课话语体系呼唤广大在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国之栋梁。

二、廓清思想迷雾构筑政治文化的阵地

近年来,高校日益成为各种思潮交流碰撞的场所,被称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感应神经”和“晴雨表”。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需要教师拨正的关键之处,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这就要求思政课供给侧在日常教学话语中能够直面抨击错误的观点和思潮,以正确的、主流的话语体系引领学生的思想形成与意识建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高校思政课上以教师为主导的供给侧要将学生的意识形态、思想方向牢牢抓住,廓清错误思想的迷雾,建构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文化的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第一,将历史国情、最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国共产党经历了10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现在的强起来,有诸多的挑战与险阻,未来仍会有很多激流险滩,让学生们在认识历史国情、自然国情和现实国情的过程中,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的最新成果,通过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相关课程,构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相关内容,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透过现象思考事物的本质,对时政热点、新闻报道等问题进行头脑风暴,以思政课为依托,在供给侧的主导下,寻求适合高校学生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国家发展、强大的进程中,为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坚定四个自信。

第二,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贯穿思政课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思政课的教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将中国所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贯穿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资源形式,这就要求思政课供给侧打牢理论功底,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与思政课的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以辽宁省为例,本省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财富和各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师可以充挖掘、提炼,结合到日常教学中来,通过建设思政课实践基地的方式拓展教学维度。在辽宁省内,红山文化、雷锋精神、郭明义精神、“干”字精神等民族精神,以及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化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秀水河战役纪念馆、关向应纪念馆、西炮台遗址等陈列纪念馆均可作为文化教学资源,进而形成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载体,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红色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使思政课建设成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思想阵地。

三、坚持守正创新打造课堂的主渠道

“守正”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创新”则是思政课教学的灵魂,“守正创新”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在用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创新课堂教学,从供给侧角度出发不断增强思政课话语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增强自身学术修养的同时,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话语体系这一关键抓手,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形式上、教学方法上进行守正创新,在坚持“八个统一”的基础上,使得思政课在不失理论性、思想性的同时充满亲和力、针对性。

第一,用生活化的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教学内容“红”起来。大学生群体集中于00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晦涩难懂、深奥玄虚的部分,供给侧需要改变其教学话语,在面对这些网络的“原住民”时,采用其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也就是用“接地气”的教学话语来剖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大众话语表述教材语言,让学生群体听得懂,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亲近感,对思政课教学产生亲和力,将思政课做到真正的“网红课”,但这种“红”要根红苗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新要求中的第一个点就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增强学理性的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不能为了一味的博眼球却丢了思政课的本,“亲和”不代表“迎合”,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有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述上偏离理论核心,浓墨重彩的宣扬一些逸闻琐事、稗官野史、海外奇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的讲授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及对当代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的高校思政课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抬头率,但是并不能算得上真正的“网红课”。真正具有亲和力的思政课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红色的学术底蕴感召学生,为学生解答思想上的困惑,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弄懂弄通,把教学内容做精做透,用现实问题去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社会现象去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天上回到人间。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适度、适当、适时地使用“网络语言”,形成创新性的思政课话语体系,将网络上的案例融入到教学中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做到面对面、话连话,心贴心,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亲和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使思政课实现从“点名课”到“红网课”的转变,真正做到“红”起来。

第二,依托全媒体的模式探索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使教学方法“活”起来。现时代下,社会信息化以及自媒体、微媒体等网络媒介的发展将青少年的信息接收渠道趋同于社会文化生活。学生的成熟化远超过教师的想象,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不亚于成年人,在新时代网络信息化下的影响下,对教师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提出挑战,学校的教育难以制约学生接受良莠不齐讯息的途径,同样屏蔽学生对于社会问题接受更是难上加难。因而,这就需要教学供给侧改变教学策略,以“疏”代“堵”,在学生接收参差不齐的消息后进行正确引导,在尊重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的基础上,将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价值问题置于阳光之下,开诚布公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全媒体时代的应运而生为思政课丰富了教学方法,为思政课话语体系的传播途径提供抓手,在信息无处不在的全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微报、vlog、APP等信息来源渠道,均可成为我们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的资源,例如学习强国APP上的信息资源大可与思政课的教学相融合,慕课MOOC的便利化使得学生能够在网络课堂上体验各大知名学者的课程,为思政课的教学助力,将现代信息技术嫁接在传统的思政课上,生动、具体、形象的呈现出来,探索道德大讲堂、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统一,校内校外相一致的教学方法,建构多元立体的教学模式将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让全媒体时代下的学生真正体会“活”起来的思政课。

第三,遵循政治性的标准融合实践性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形式“动”起来。思政课的教学形式是学生参与度多少的标准之一,教育供给侧通过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丰富思政课话语的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课堂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场所呈多元化状态,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进行单向授课的模式,学生信息来源渠道的丰富倒逼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教育场所也随之发生转变,从学校拓展到生活、社会,大量课外资源的涌现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确定性持质疑态度,道德本身具有情感性、情境性、践履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时达成主客体相统一、情境与自身的知识水平相匹配、情感表达与体验行为相契合的状态下,才会形成道德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因此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学供给侧在实践中与学生共建思想性的框架,在活动中产生共鸣,在日常中形成体验,以平等交流的形式,直面真挑战,解决真问题,以个体经验的真实陈诉分享不同的观点,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困惑、体会,将不必然存在的扭曲价值观在实践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将思政课话语成为更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在教学供给侧和需求侧达成平衡,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精神的指导下,从教学供给侧的角度出发,坚定为党育人、恪守立德树人、廓清错误思想、构筑政治文化,创新教学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力,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程定将培育更多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思政课话语供给
画与理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雷人话语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