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中的理念和技术

2021-12-06 16:06:02于雷
江西农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林草苗圃种苗

于雷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 围场 068450)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发展愈发迅猛,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但是,由于粗放式发展等落后的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环境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人们不断学习新的环保理念,开始越来越重视林业事业的发展。育苗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分析现代育苗技术的理念和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现代的林业育苗现状

林业发展作为一项事业,对生态环境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期间我国林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林业育苗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为适应林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育苗技术逐渐暴露出较大的弱点,很难满足当前林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林木繁育的规格格格不入。传统的育苗技术,一般都是以蜂窝纸、塑料袋、塑料杯等作为容器,配合黏土做成容器苗杯,这样的容器有较多的弊端,最容易造成苗木根系的折断,培育出来的苗木根系不发达,不够茁壮,对以后的苗木培育较为不利,造成森林质量偏下[1]。因此及时转变育苗理念,学习新的育苗技术势在必行,这样可以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林业工作在不断发展,在容器育苗的技术上已经有了一些新的突破[2]。

2 现代育苗理念和技术的先进性

2.1 林业育苗理念的发展

人们对森林质量的高需求,促使现代育苗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现阶段,一些大型国有林场开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育苗,对促进林业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代科技手段主要是采用细胞分化技术,利用高科技插扦方法,替代传统的种子育苗,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育苗的成活率[3]。同时在现代化的理念指导下,不断完善育苗的专业化水平,改善苗圃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育苗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不断减少影响苗木质量和成活率的因素,形成完善的管理方式,制定严格的育苗程序,对苗木的生长进行科学的管理,对生长过程中的激素药物进行科学控制,提升苗木的生长质量,将理念与技术充分融合,为现代化育苗奠定基础。

2.2 现代育苗技术分析

一是苗木栽植技术。栽植技术主要是直接选择根系比较好的苗木进行种植[4],因其对环境的依赖程度较低,所以应用比较普遍,可以在干旱、海拔较高、土壤贫瘠的地区使用,可以对抗恶劣的环境条件,提高苗木的抵抗力,降低环境因素对苗木的影响,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在应用此技术时,需要严格控制育苗的质量,尽量节省成本,珍惜每一颗种子。二是苗木分殖技术。分殖技术主要是将树木的根、枝、干作为育苗材料,进行分殖栽培,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且技术比较容易掌握,苗木培育过程中生长较快,具有质量好、成活率高的特点,主要适用于杨树、柳树、松树等品种[5]。

3 现代化育苗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结构性矛盾突出

苗龄结构不合理,以河北省为例,小规格苗木特别是3年生以下的苗木面积占全省总育苗面积的70%以上,数量多、价值低,严重过剩;而珍贵、常绿阔叶、彩叶树种等绿化观赏苗木占比不到15%,规模小、品种少,严重短缺。

3.2 科技含量不高

河北全省1万多家苗圃中,规模1000亩以上、产值1000万以上的龙头企业不到1%,实现机械化生产的不足10%,具备设施栽培条件的苗圃仅占6.3%,种苗生产总体上呈现“集约化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的“两低”状况。多数苗圃规模小、品种杂,现有设施也多为塑料大棚或普通日光温室,没有配备滴灌、微喷灌及肥水一体化设备,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

3.2 市场监管薄弱

目前,种苗管理机构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市、县均没有完整的种苗执法队伍,从事行政执法的人员严重短缺,市场监管能力弱;生产经营假劣林木种苗、未审先推、无证无签等违法行为还没有杜绝。

4 现代化育苗的发展对策分析

4.1 完善体系,保障林木种苗生产供应

一是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继续巩固和完善已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社会资本开展乡土草种基地建设。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全面推进林草良种基地建设,形成涵盖主要造林树种和绿化草种的全省林木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加强重点林草采种基地建设。建设当前需求量大、林木良种生产难以满足供应的重要乡土树种采种基地。利用现有禁牧草场和打草场分布布局,确定国家或省级乡土采种基地。三是加强保障性苗圃建设。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根据我省造林规划布局合理确定保障性苗圃,加强苗木生产、合同签订、履约行为、质量保障等全过程的指导监督,确保保障性苗圃制度运转规范有效,培育更多的通过市场难以满足的林木良种壮苗,防止苗木生产大起大落时造成供应短缺.

4.2 充分发挥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率

一是搞好种质资源普查。开展第一次全省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全省草种质资源本底。结合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强具有重要或潜在利用价值的草本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二是搞好种质资源库建设。建立原地库和异地库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科学推进林草种质资源保存库的建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同时在林木良种基地中统筹布局,加强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三是推进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种质资源重要性状鉴定、评价和重要基因发掘等工作,为良种选育提供更多可供利用的种质材料,公布可供利用的全省特色种质资源目录。

4.3 完善林木良种繁育体系

一是做好林木良种选育、审定。进一步完善林木品种审定制度和审定标准,加强林木良种选育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育种资源等基础条件,以科研、教学单位专家为技术支撑,以林木良种基地为平台,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工作。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省外优良林木种质资源,尽快筛选出速生、丰产、优质、适应困难立地条件造林的优良品种。二是加强良种推广使用。国家投资或国家投资为主的造林项目和国有林业单位严格使用良种,造林种草作业设计明确良种使用和种苗质量要求,并将其作为检查验收的重要内容,对未使用良种和种苗质量不达标的造林验收实行一票否决。

4.4 完善林木种苗执法管理和质量监督检验体系

一是推动林木种苗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林木种苗执法能力,实现林木种苗法规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二是通过确保政策落实、强化依法监管、加大科技支撑、提高投资规模、加强组织领导等举措,把林草种苗事业作为现代林业和草原建设最重要的基础保障来抓,把林草良种作为推进现代林业和草原建设的根本动力来抓,把林木良种选育及推广作为“科技兴林”的关键环节来抓,把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作为林业和草原建设的长期战略来抓,推动全省林草种苗事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4.5 进一步完善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培创一批种苗生产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种苗知名品牌。支持种苗企业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种苗区域间交流与合作,提升种苗企业、苗木产品的竞争力。二是搞好林草种苗信息服务。建立自下而上的种苗信息网络、形成重点县、设区市与省三级种苗网络体系,分区域建立信息采集点,收集种苗品种、价格、规格、数量等信息,及时、准确发布种苗供求和良种信息,引导种苗生产供应。

猜你喜欢
林草苗圃种苗
龙江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长江蔬菜(2021年19期)2021-11-16 01:24:22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2021年5期)2021-06-30 02:26:22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林草风采
艺术小苗圃
启蒙(3-7岁)(2019年11期)2020-01-01 10:06:10
艺术小苗圃
启蒙(3-7岁)(2019年8期)2019-09-10 03:09:12
艺术小苗圃
启蒙(3-7岁)(2019年5期)2019-06-27 07: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