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川
(梓潼县农业农村局长卿镇畜牧兽医站,四川 绵阳 622150)
随着养殖市场的不断扩大,羊群养殖户越来越多,养殖人员除了享受羊群养殖为其带来的经济收益,还需要承担羊细菌性疾病出现的风险,由于该类疾病拥有较强的传染性,必须要对其积极防控,以免疾病出现大范围扩散,影响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羊细菌性疾病指的是羊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传染病,一般来说羊细菌性疾病的传染性都很强,对羊群具有非常大的危害。羊细菌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五种分别是肉毒梭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羊链球菌病以及羊梭菌性疾病。由于致病的细菌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因此羊群感染细菌性疾病的风险也较大。大多数羊细菌性疾病都具有发病急、治疗难、死亡率高等特点。
虽然羊细菌性疾病传染性危害极大,但目前还有许多工作人员在养殖羊群的过程中没有做好预防工作,对羊的生活环境清理和消毒并不及时,为该类疾病的感染与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降低饲养的成本,部分养殖人员用营养成分较低的饲料进行喂养,导致羊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最后病从口入,也没有定期为其注射相应的疫苗,导致该类疾病反复发生。
当羊只感染细菌性疾病时,许多养殖人员没有隔离患病羊只的意识,导致疾病在羊群中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由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大多数养殖人员在发现羊只患病时就放弃了治疗,也没有对患病羊只做好相应的善后工作,导致病原扩散。
目前看来,大部分养殖人员防控羊的细菌性疾病的意识非常薄弱,导致其在羊群感染疾病时不知所措,没有认识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经济损失,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3.1.1 定时清理消毒
在养殖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中细菌无处不在,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羊群的生活环境。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措施能够非常有效地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求养殖人员每个月都需要对羊舍进行全面的清扫与消毒,不光要注意羊舍的生活空间,还需要对羊群使用的生活用品例如水槽、石槽等进行细节消毒。在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里还需要适当增加消毒的频率。卫生环境差的地方是细菌最容易繁殖的地方,只有定期做好清理与消毒,维护好羊舍的卫生条件,才能尽最大可能避免感染细菌性疾病[1]。
3.1.2 把控温度湿度
除了清理消毒之外,还需要对羊舍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的把控,尤其是在温差较大的季节里,快速的天气变化极易导致羊群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细菌病毒的风险,一些细菌适宜在潮湿的环境里滋生繁衍,因此还需要注意湿度的调节。
3.1.3 严格控制饲料质量
大多数细菌感染都是由于饲料的不卫生不安全引起的,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好喂养的饲料质量。首先需要确保饲料的生产线卫生,没有贪图成本低采用腐烂变质的原料制作饲料。其次需要保证饲料的安全,在喂养的过程中判断饲料是否经过了消毒处理,会不会携带细菌病毒,饲料是否放置时间过长过了保质期,已经发生了变质。最后还需要保证饲料的营养。只有营养均衡的饲料才能有效提高羊群的提抗力,保障羊群的健康。食物环节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把控好饲料的安全、卫生与健康,就是为羊群规避了许多细菌性疾病的侵害。
3.1.4 定期注射疫苗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针对性的疫苗都已经被研发出来,因此为了避免羊群患病,需要定期进行免疫疫苗的注射,在疫苗注射方面需要根据养殖的环境进行判断。虽然大量注射疫苗成本不低,但其成本与羊群患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相比较不值一提。注射疫苗能够保证羊群的健康,只有羊群不患病,才能让养殖场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3.2.1 做好隔离
由于细菌性疾病的传染性都很强,因此需要做好相关隔离工作。首先一旦发现羊只患病,养殖人员需要在发现的当下就将患病的羊只进行隔离,防止病原通过生活环境扩散,对于已经出现临床症状的羊只需要进行单独隔离,与患病羊只有过接触的羊群需要与其他羊只隔离,并在隔离期间仔细观察其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隔离期满没有发病的羊只才能够与健康的羊群一起生活。其次,还需要将有患病羊只的养殖场隔离起来,避免携带病毒传染给该地区其他养殖场,扩大传染范围。最后需要将患病死亡的羊只彻底处理,避免细菌通过死羊传播,将病羊使用过的器具与生活环境彻底消毒,起到隔离感染细菌的作用。
3.2.2 积极治疗
羊细菌性疾病虽然发病快、病情急,但不是不可治愈的,养殖人员要怀有积极的心态面对细菌性疾病,在发现病情的时候立刻上报给防疫部门,如果养殖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则需要进行病情判断,帮助兽医了解发病情况,提高诊断效率,如果养殖人员专业性不足,则需要充分信任兽医,主动配合诊断,避免贻误治疗。在治疗羊细菌性疾病方面需要尽早发现病情,在发病初期就及时进行治疗,能够极大地减轻治疗的难度,提高治愈的可能[2]。
3.3.1 定期开展培训
细菌性疾病的防控不只是检疫部门的工作,更与每一位养殖者息息相关,为做好这项工作,定期开展相关疫病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每一位养殖人员认识到细菌性疾病对羊群的严重危害,强化养殖工作者的防疫意识,了解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应对方法,将防控该类疾病的措施落实到每一处,让各个养殖人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才能降低感染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3.2 加强宣传力度
由于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养殖相关工作者应该大力宣传细菌性疾病的防控,倡导科学养殖,做好预防检疫工作,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宣传加强养殖人员对该类疾病的认知,一旦出现发病症状,能够及时作出判断与处理。
羊的细菌性疾病虽然可怕,但是只要了解其流行特点,做好相关的防控措施,在平时的养殖工作中注重每一处细节,不抱有侥幸心理,积极配合检疫,做好预防、控制与宣传工作,羊的细菌性疾病便能够得到良好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