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张慧,叶钰
(西秀区植保植检站,贵州 安顺 561000)
基于玉米病虫害防治实际,绿色防控技术的良好应用对玉米病虫害有效防治具有积极影响。结合玉米病虫害防治的特点,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但极大地提升了农作物的种植水平,同时践行了绿色种植理念。因此,有效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是玉米病虫害防治的重要选择。基于这一特点,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应探讨绿色防控技术具体应用和发展,为保障玉米病虫害防治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持。
在绿色防控技术中,农业防控方式具有突出的运用优势,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比较常见。农业防控技术的落实主要着重在种植前期和中期。首先,种植人员从选择玉米品种开始,就应该投入极大的精力,玉米的品种应该符合种植地区实际情况的要求。因为在不同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下,其所面对的生长环境不同,只有种子和环境要求相适合的情况下,才能保障玉米得以健康地成长。以平原地区为例,其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特点是冬天和夏天温差比较大,春天和秋天时间短。那么在选择玉米种子时,就要对其耐寒和耐热能力进行相应的考量,从抗病虫害能力来看,需要结合当地比较容易出现的病虫害,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种子。其次,种植人员应该针对玉米开展科学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种植环境、种植密度和追肥浇水等,通过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促使玉米的生长环境得到更为科学专业的维护,从而使玉米种植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除此之外,玉米在生长阶段,周围会随之生长出大量的杂草,种植人员应该及时处理这些杂草,如果不及时清理杂草,对玉米生长将会构成很大的威胁,杂草通过抢夺属于玉米的营养物质,会增大玉米出现病虫害的几率。最后,种植人员应该从玉米品种出发,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使农作物种植园品种得到极大的丰富,而农作物品种多样化,对于增强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有效落实农业防控技术,需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前提,从而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第一,最为基础的就是耕作制度,通常情况下种植玉米所落实的种植模式为轮作倒茬,通过为种植区域留下一定的喘息空间,在种植玉米时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加强种植环境的管理优化,通过为土壤施加相应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使得玉米生长得到更为充分的营养。第二,所选择的种子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粒大饱满、外表光滑。种植人员通过将相应的药物和种子充分地搅拌到一起,并在日光下进行晾晒,从而使种子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科学地规划化肥用量,加强对玉米成长的保护。
物理防控技术也是绿色防控技术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物理防控技术具体落实主要体现为诱虫灯、捕虫板等。通过物理手段,借助能够吸引害虫的物品,将其引诱到一起,一起捕杀。物理防控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其不会使用可能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的化学物品。在落实物理防控技术之前,需要针对种植区域病虫害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对其特点和繁殖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运用物理防控技术要科学规划相应的时间段。以玉米螟为例,其会在玉米内部进行生长繁殖,随着逐渐长大,实现对玉米内部结构的进一步破坏,进而使玉米健康生长受到严重威胁,产量和质量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对此,种植人员需要加强对玉米螟的了解,对其出现和生长进行全面的调研,从而有效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将玉米螟吸引到一处,实现一次性捕杀,减轻其对于玉米的伤害。
因为化学防控技术会使用到一定的化学物品,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可能会对玉米和土壤造成一定的伤害。很多人会认为其不属于绿色防控技术,但是事实上,化学防控技术也是绿色防控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化学物品的使用是现阶段维护种植农作物环境必不可少的手段,科学控制化学物品使用量,可保障农作物和土壤在不受损害的情况下,起到有效地防控病虫害作用。除此之外,在选择农药时,需要选择一些对环境无害的,同时抗毒性强的,从而能够切实保护农产品的食用安全。以玉米大斑病为例,基于种植区域实际情况考虑,在大斑病高发期,可以有效运用化学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其中多菌灵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同时有效结合甲基托布津,促使病虫害防治功效得到相应的保障。针对玉米圆斑病开展的防治工作,大多会使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用于兑水,对农作物进行喷洒,从而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通过有效使用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相关病虫害都得到了良好的防治。由此可见,科学运用化学防控技术能够在防治病虫害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促使玉米产量和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种植人员在使用化学防控技术之前,应该对其使用的方式、使用程度进行深入了解,并严格控制化学物品使用程度,否则不仅会给玉米生长带来威胁,同时对于周围环境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绿色防控理念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生物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也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其符合绿色防控理念的要求。有很多玉米病虫害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针对其开展的防控措施也需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符合其生长和繁殖特点,促使玉米得以良好的生长。以玉米螟为例,根据其生物特点,种植人员可以通过赤眼蜂对其进行牵制,从而实现良好防控。根据蚜虫的生物特点,可以有效利用瓢虫,实现对其良好控制。在有效落实生物防控技术之前,需要加强对技术落实相关情况的考虑。比如,在病虫害的多发期,应该合理使用诱剂,在明确使用范围时,需要考虑到整个种植区域的需求,从而确保诱剂使用的有效性。通过正确使用生物防控技术,不仅充分降低了病虫害对于玉米种植的威胁,也很好地维护了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切实保障了种植户所追求的经济效益。
从现阶段我国众多玉米种植情况来看,仍有很多种植人员以传统病虫害防治方式为主,开展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绿色防控技术没有实现全方面覆盖的原因主要为两点:第一,种植人员对于绿色防控技术缺乏相应的了解,很多种植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也比较低,就会存在固步自封的问题。他们不具备绿色种植理念,同时没有接触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价值就难以很好地体现在玉米病虫害防治当中。针对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践行自身的责任,有意识地加强对绿色种植理念的宣传,对于绿色防控技术使用价值进行相应的明确,让种植人员能够正确认识绿色防控技术,从而能够产生主动了解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着力于所处区域实际,深入到种植群体当中,对于绿色防控技术的价值以及落实展开积极的宣传,引导种植人员正确地使用绿色防控技术,避免病虫害的入侵。另外,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种植人员的教育,从根本理念上引导其从传统种植模式中跳出来,以一种更为先进的、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满足自身种植的需求。要让其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并不只是为了防治病虫害,更为了减轻生态环境所具有的压力,大部分农药中含有危害生态环境成分。第二,如果非大规模的种植,种植人员在落实绿色防控技术需要耗费很大的成本,而所得到的收益也会相应降低,相对于传统防病虫害技术的使用,种植人员最后实现的经济效益要小得多。这让种植人员对于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报以犹豫态度。针对这一点,相关部门可以积极推动统防统治模式的落实,使小规模的种植人员也能够从中有效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同时不必考虑成本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开展玉米种植时所落实的绿色防控理念来看,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绿色防控理念没有深入到实质,在运用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技术落实所能达到的效果比较有限。对于农药的使用没有把握好度,后续处理工作也没有良好进行,进而导致玉米种植区仍具有化学物品的残留,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我国很多地区针对自身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农作物保护政策,积极响应绿色种植理念的号召。通过建设示范性绿色种植田,积极践行先进的农作物种植理念,为农户呈现绿色种植田所具有的价值,以及其能够实现的产量和质量,都是普通种植田难以比较的。相关部门在建立绿色种植田过程中,应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随行指导,让其将绿色防控技术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给种植人员,让种植人员加深对绿色防控技术的了解,从而有意识地参与进来,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效降低玉米病虫害的入侵,促使玉米得以健康的生长,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切实的保障,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追求实现相应的满足。
通过对玉米病虫害防治的了解,在防治过程中,采取绿色防控技术,对提升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玉米病虫害防治实际,在运行过程中,绿色防控技术的良好应用,对维护玉米健康成长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立足于玉米病虫害防治实际,深入分析绿色防控技术落实情况,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落实,为玉米病虫害防治良好开展奠定基础,满足种植人员经济效益的要求,进而推动我国种植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