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1-12-06 16:06:02刘美玲
江西农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稻飞虱种植者稻瘟病

刘美玲

(宁夏农垦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0)

水稻作为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其种植范围辽阔,年收割量不断扩大,总产占粮食比重大,占比达一半以上。而且,在水稻对外贸易方面,我国水稻管理不当,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我国对于水稻的生产和种植方面重视度逐渐提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水稻种植技术的问题。如何改进水稻的种植技术成为现在共同探讨的话题。随着稻米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质量诉求的提升,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的提升也日趋紧迫。要完成好这一目标,水稻病虫害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种植技术在种植者群体中的广泛推广和有效应用也必不可少。同时,以适应中国地理环境为基础不断改良水稻品种,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可以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是对中国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

1 水稻种植技术主要环节

1.1 水稻种子的选择

水稻种植的选择需要进行相应调查,其种子的生长与气候环境等众多方面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要进行仔细挑选,尽可能选择饱满度高且适应度高的种子以及水量的控制,这样才能提高整体发芽的概率,是有效解决水稻产量问题的一种方法。另外,在水稻种子挑选过程中要研究和选择水稻种子的价值,提高经济发展,促进粮食产量的提高。

1.2 播种环节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播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当地的天气变化情况、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湿度变化情况相关的水稻种植者要充分地掌握,并详细记录相关的信息数据,在正常的情况下,7℃是最适合水稻生长的温度,因此在播种水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的将播种温度控制在7℃左右,同时离地大概5 cm的地温要达到8℃左右。开始播种工作是要满足这些温度标准才能够正常进行。在播种工作完成之后,还要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含有营养成分的软土成分,以此来有效地进行温度与营养控制种子生长过程,从而促进水稻种子的生长。

1.3 水稻种子的处理

水稻种子的处理过程要遵循以下原则:

(1)筛选种子要选择饱满度较高以及健康程度好的颗粒,这样才能选育出优质的种子。

(2)天气状况良好时,应当对水稻种子进行晾晒,去除水分并保持种子使用时有良好的吸水性。

(3)晾晒种子要保持紫外线的照射,有利于与种子进行消毒和灭菌。

这样处理水稻种子有利于促进种子的生长发育。

1.4 水稻床苗的处理和育苗

水稻育苗应该以东西面向为主,这样的选择方式是让阳光能相对全面地照射水稻的幼苗,以此来保证水稻幼苗稳定的光照,提升水稻幼苗的出苗率。水稻幼苗的生长过程中,还要有足够的增长空间留给根部,这需要给水稻苗床留出相应的位置,在预留这个位置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且要在表面要覆盖一层薄膜,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天气对秧苗的影响,提高苗床的整体温度,来保证秧苗的正常生长。

2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要点

2.1 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防治水稻病虫害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目前农药的药效对防治水稻病虫害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过量使用农药的情况下会严重伤害水稻秧苗,影响其正常的生长,所以在使用农药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控制药量,以防发生伤苗。一些物理的防治手段对水稻病虫害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物理的方法对水稻病虫害的控制效果要比化学的方法更加有效,但是对物理控制方法也要特别的注意,过当的使用会严重影响水稻生长,一定要谨慎使用此方法。在水稻种植阶段,要实时注意农药量的使用,以确保生态环境的可循环利用,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时候尽量采取积极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无污染措施得当。这些问题都是水稻研究人员和种植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

2.2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水稻病虫害种类繁多,各种病害的应对措施也各不相同。根据每种水稻不同病害种类,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保证水稻相对平稳的度过整个生长过程。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2.2.1 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虫害,在纹枯病的防治中,应该以预防为主,而后结合其他的预防方法。在种植的时候水稻种植者要严格选择抗病性好的优质种子,这样可以减小菌核残留对水稻的影响,以此降低纹枯病的发生。另外,适当增加磷、钾肥在栽培种的比例,及时排出稻田中的多余水份,确保稻田干燥,在药剂喷洒过程中要看好根茎的位置,尽量喷洒在水稻下部。

2.2.2 稻瘟病

对水稻生长影响较严重的病害中,最普遍发生的是稻瘟病。稻瘟病的发病会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对水稻种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北方地区经常会发生这样的虫害。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差异过大的情况下,加之地质条件也大有差异,所以南方和北方的病虫害并不相同。和南方地区比较,北方的气候相对寒冷,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发生这样的稻瘟病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为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来应对稻瘟病,需要相关的知识,水稻种植者要严格遵守水稻叶片和穗的种植标准,发现异常问题及时进行查看治疗。

针对这种病害的防范,方法尤其重要,只要处理及时、方法正确就可以有效避免稻瘟病的发生。稻瘟病的发病特征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植株的叶片和穗上,所以在水稻生长期间要定期对它的叶和穗进行细致的检查,避免病害大范围传播。一旦发现有植株已经出现了感染稻瘟病的迹象,就需要进行人工干预。现在的技术手段中,最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的药物是三环唑和硫磺唑,常用的防治方法是将三环唑稀释后对水稻进行喷洒,最佳的稀释浓度应为20%。在施用三环唑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硫磺唑进行防治,硫磺唑的使用剂量和时间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硫磺唑稀释浓度应为50%,总共喷洒两次,两次喷洒作业间隔时间应为7天。经过这些手段,水稻受到稻瘟病的大范围影响可以基本避免。

2.2.3 稻飞虱

对于水稻来说,最主要的虫害是稻飞虱,就以往数据来看,稻飞虱的发生非常普遍。稻飞虱是水稻虫害中比较严重的一种虫害,稻飞虱是一种体型微小的昆虫,它对一般药物和环境变化的抗性非常强,这样的害虫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对传统防治措施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对这种害虫的预防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挑选优质品种水稻的工作。此外,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温度的变化,也要选相对应的药理处理,有效降低对水稻稻苗生长的影响。

在针对稻飞虱这种虫害的时候,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选用相应的抗(虫)病株,这种基因工程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了稻飞虱的难题。或者可以适量地使用合规化学药剂,对稻飞虱进行驱杀处理。不管是何种方式,都要对田间管理意识和方法有着更高的要求,早期防治工作也能最高效率地防止病害发生,保障农作物的顺利生长、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3 结语

结合以上研究发现,在水稻的规模化种植过程中,为保证水稻产量和稻米质量,主要需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注重水稻种植技术中的选育种、预处理和播种等主要环节,严格筛选品质优良的水稻种子,科学处理种子和苗床,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播种;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循病虫害防治实施的操作规范,做好防病防虫的相关工作,规范科学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从而切实有效地促进和保障水稻成产流程的正常进行,进而有效地提升水稻产量和稻米质量。

猜你喜欢
稻飞虱种植者稻瘟病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作物学报(2022年6期)2022-04-08 01:26:44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乡村科技(2020年15期)2020-07-30 08:23:22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河南农业(2016年6期)2016-11-26 07:06:46
踏花行论坛2016年非洲紫罗兰展作品选登
花卉(2016年6期)2016-09-21 02:58:22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7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现代农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39:55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
种植者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