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覃会优
金坛刻纸作为常州市民间美术的代表之一,2008 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坛刻纸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剪纸作品,画面构成简约有趣,造型生动。其创作题材来自于江南田园生活和当地民间故事,通过杨兆群、周蕴华、殷卓宁等多位民间刻纸大师的潜心发展,金坛刻纸以其宏大的构图叙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现如今,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创新,抓住信息化的机遇,运用多媒体技术,让传统民间艺术品的传播载体,不止步于印刷品,借助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拓宽宣传渠道,运用新颖的展示方式,吸引当代年轻群体关注传统文化,为保护传承金坛刻纸创造新的机遇。
金坛刻纸的发展离不开书籍和出版物的展示,就目前而言,金坛刻纸主要的宣传方法以出版物为主,其中由常文所著的《金坛刻纸》详细展示了金坛刻纸的发展历程,技艺风格,经典的刻纸系列作品,介绍了金坛刻纸大师,并且还仔细说明了金坛刻纸的鉴赏方法。通过阅读这本经典之作,可以了解刻纸的制作流程,感受金坛地区深厚的人文底蕴,体会金坛刻纸格调之精妙。
通过出版金坛刻纸的丛书,全面地展示了金坛刻纸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经典名作,对金坛刻纸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现代纸媒以及出版物的宣传,可以直观地展现刻纸的造型,色彩,同时现代印刷品的普及,即使是复制品也能较好地还原经典作品,也让普通群众能够近距离欣赏刻纸名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知名度。
金坛刻纸研究院作为金坛刻纸主要的展示中心,可以在里面看到金坛刻纸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完整地展示了金坛刻纸的题材,风格,通过这些作品展示,前来参观的市民可以了解金坛的本地文化,金坛地区独特的江南风情,影响了金坛刻纸的题材内容,反映了金坛地区人民淳朴勤劳的一面。
金坛刻纸的经典作品也展示在博物馆之中,在金坛博物馆的刻纸作品更具有代表性,一些设计作品融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完美地表现了金坛刻纸与时代共发展的品质,在游览这些作品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金坛刻纸细腻的技法,华丽的构图以及大师们对刻纸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是能够及时地传递信息,金坛刻纸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手段,通过交流分享会,能够很好地与各方媒体进行交流。例如,《常州日报》就对金坛刻纸传承人杨兆群先生进行了专题报道,这篇报道介绍了杨兆群先生的创作思路以及为刻纸发展所作的贡献,反映了当代刻纸大师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鼓舞了更多民间传承人,提升了金坛刻纸在常州本土的影响力。
现今通过本地公众号和论坛应用也可以拓宽金坛刻纸的宣传渠道,通过开发手机主题,让金坛刻纸融入人们的日常中,金坛刻纸的生命力源自于生活,运用现代的宣传方式,让传统文化回归民间,鼓舞更多人传承本土文化,激励年轻群体加入刻纸行列,从而创新金坛刻纸的表现形式。
金坛刻纸主要用于节庆祝福,每到节假日,当地群众会购买刻纸进行装饰庆祝,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审美的多元化以及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装饰产品出现,使金坛刻纸的市场逐渐缩小,受众面也逐渐从普通的装饰品转变成为具有收藏意义的藏品。
金坛刻纸起源于民间生活,表达了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中反映出当地群众勤劳的品质和淳朴的民风。金坛刻纸作为诞生于民间的艺术作品,更应当扎根于民间,而现今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追求短平快的视觉表现,对民间工艺品的兴趣逐渐褪去,这些刻纸作品只能作为博物馆和收藏家的藏品,金坛刻纸本就扎根于民间,脱离于民间生活,就会失去创作来源,作品的表现力也因此缺少活力,金坛刻纸的创新要在保证经典的同时,大胆创新,满足现代审美需求。
通过走访金坛博物馆和金坛刻纸研究所,参观金坛刻纸作品,感受金坛刻纸发展历程,装饰元素,题材等。了解到金坛博物馆和金坛刻纸研究所对于作品的陈列展示较为一般,只是简单地对作品加以包装展示,缺少趣味性,例如对金坛刻纸的题材或者风格描述较少,游客不能了解作品的内涵寓意。
金坛博物馆和金坛刻纸研究所的展示效果简单,无法引起游客的兴趣,现今技术的进步和多媒体设备的普及,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展示渠道。金坛刻纸的展示方式比较单一,游客不能通过听觉和触觉进行了解,缺少与展陈装置的互动,应对原有传统的展示方式进行合理的创新设计,运用先进的体感技术为游客带来新鲜的互动体验,提升游览过程的趣味感。传统的民间美术展示手法应当推陈出新,寓教于乐,在介绍历史的时候也应当适应现代审美,拓宽受众群体,以此提高金坛刻纸的品牌形象。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目前金坛刻纸存在知名度不高的问题,对比其余剪纸类型,市场中金坛刻纸衍生品种类不多,宣传手段较为滞后。虽然当地对金坛刻纸有相应的推广政策,但是范围较小,普及度不高,导致了金坛刻纸知名度低,刻纸的文创产品也较少。
金坛刻纸传播渠道较为传统,纸媒和电视传播渠道范围较窄,不利于提升金坛刻纸的知名度。本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需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对金坛刻纸进行合理的运营推广,提升对外形象,拓宽受众群体,为发扬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金坛刻纸目前存在知名度较弱,传播方式较为传统等问题,影响了金坛刻纸未来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想要在现代社会保持生命力,需要探索新的传播形式,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现今多媒体设备的普及,视觉信息传递的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传统的民间艺术可以运用新技术,通过开发软件应用进行推广,普及民间美术。借助现今动态视觉效果,拓宽民间美术的表现方式,运用现代的造型手法,改进画面元素,在保证本身风格特征的前提下,使画面表现更加有趣,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
金坛刻纸在当今的时代下,需要打开思路,积极寻求变化,通过与其他社会项目联名进行推广,例如,年初常州地铁与著名金坛刻纸大师杨兆群先生进行合作,推出了金坛刻纸鼠年联名地铁卡,除了运用了剪纸元素,还加入了现今流行的三维视觉图形,让刻纸艺术更具现代感。同时,也可以邀请设计师与艺术家参与,将金坛刻纸制作成动态艺术作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加互动体验环节,完善现有的展示方式,增加观赏的趣味度,从而提升刻纸艺术的竞争力。
通过观赏国内外优秀案例,了解国内外动态图形的发展历程,总结先进经验,结合金坛刻纸装饰规律,归纳作品的代表元素和色彩形式,运用现代构成设计的理念,绘制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图案。对金坛刻纸动态图形设计首先要尊重金坛刻纸文化的核心,通过提炼装饰要素,结合现代设计思路,充分表现金坛刻纸深厚的底蕴和金坛地区的人文风情。在设计内容上,对金坛刻纸进行动态海报设计,并设计相应的动画表情包,凭借现在电子设备的优势,让金坛刻纸的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这些动态数字图形也能进一步降低宣传成本,提高宣传的趣味性,达到提升知名度的目的。
在现如今全面信息化的时代下,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金坛刻纸的影响力,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打造品牌形象,完善文旅融合度,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借鉴目前的运营方式,通过编辑公众号,结合当下热点,创新作品形式,积极推广金坛刻纸。金坛刻纸起源于民间,只有根植于民间,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创新传统的宣传展示方法,灵活运用现代的传播渠道,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通过结合旅游的形式,宣传金坛刻纸的文化,为本土民间文化营造更好的观赏体验氛围,提升知名度的同时也为传统美术带来新的机遇。
金坛刻纸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的艺术特色,充分表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江南文化底蕴,对研究江南文化和本土传统民间工艺有着极高的价值。
通过对金坛刻纸作品进行研究和文化调研,深入了解金坛刻纸色彩造型的起源,挖掘其艺术内涵,归纳总结出金坛刻纸最具特色的装饰元素,并运用现代的创意手法进行表现,设计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动态图形,从而改善金坛刻纸展陈方式,现代多媒体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宣传展示空间,将这些优势条件与传统的民间美术结合到一起,满足现代审美需求,从而达到传承与创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