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媛
(甘肃省华池县种子管理站,甘肃 华池 745600)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增产丰收的关键。因此,要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育种基地。
目前,华池县只有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建立了133.34 hm2种子生产基地,其他农作物都没有固定的、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近年来实施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项目,马铃薯一、二级脱毒种薯扩繁都在大田中进行。
以前华池县种子公司是华池县唯一的种子生产、加工、推广单位,体制改革后华池县种子生产、经营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2016年新修订的《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逐渐市场化,华池县域内没有一家育种、制种企业,主要以个体经营户销售成品种子为主。种子管理站的职能也逐渐转向市场监管、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技术服务。
体制改革后,华池县的种子管理站以市场执法监管为主,不断加大对种子购销环节的监管力度,通过市场巡察促使种子个体经营户诚信、守法经营。同时,严厉打击无证生产、未审先推、未试先推、超范围生产、套牌侵权、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等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使种子市场有序发展。
近年来,华池县每年都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在县内不同生态区域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田,开展玉米、马铃薯、豆类等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邀请种子企业及农民进行观摩,更直观地了解种子在不同生态区域的表现,筛选推广了一批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通过种子市场监管及种子质量检测,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种子的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0%,促进了华池县良种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农业发展,农作物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栽培技术也逐步提升,新优商品种子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并进一步推广,致使部分商品种子取代了地方品种,玉米、蔬菜种子的商品化率高达100%。
随着种子的市场化,华池县域内农作物品种繁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同一种农作物可以有很多品种,如每年的玉米品种超过了100多种,不同区域的农民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作物品种。
种子体制改革后,种子逐步市场化,对种子基地的重视度不够,种子基地建设缺少投入,缺乏稳定的种子扩繁基地。
目前,华池县种子质量检验设备还很欠缺,也没有专业的种子检验人员。种子检测以发芽率、净度为主,无法测定种子纯度、水份及生活力等,更不能形成一套完备的种子检测体系,落后的种子检验手段阻碍了现代种业的发展。
华池县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主要依托省、市的项目支持,没有县级专项经费,引种数量、示范推广点较少,对于一些地方名优品种的特征、特性不能开展试验,不能满足现代种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种子体制的转变和新品种的大力引进,县域内只有种子分销商和种子执法人员,没有专业的种子科研机构,致使许多地方老优品种和野生种质资源濒临灭绝,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利于华池县种业的健康发展。
种子经营人员数量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对所销售种子的特征特性不了解,只能销售上级代理商代理的品种,不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华池县现有种子经营门店80多家,全部办理了备案登记手续。这些种子经销户均主要经营利润较好的杂交玉米、蔬菜种子,对微利的小麦、胡麻等种子经营较少。
根据华池县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县域内种子质量安全,促进种业发展,须理清思路,实现全面发展,以保障农业用种安全为目标,突出种子基地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种业监管3个重点环节,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质量检测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努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种业体系。
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基础,应根据华池县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象因素,建立不同的种子良种繁育基地。例如,在华池县西北部建立荞麦、红小豆、糜谷等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在华池县中南部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等。
争取政府资金,建立种子质量检测室,提升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确保种子质量安全,满足农业生产用种安全需要,为全县种子发展奠定基石。
一是争取县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县级财政对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工作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试验示范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培育试验示范人才。抽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专业培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进行。三是强化管理,加强执法队伍和制度建设。建立专业的种业技术服务制度,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加强新品种保护和信息服务。强化品种维权执法,引入公众监督机制,建立问责机制,规范管理行为,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形成完善的种子质量标准体系,及时梳理当地种子质量标准等,积极深入到企业、农民中开展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对种子质量标准体系进行完善。二是完善监管制度。按照“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总要求,健全种子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为种子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三是加大种子执法监督力度。精心策划,将种子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而不只是在春秋季供种高峰期才重视种子市场检查。种子已经商品化,种子经营企业及分销商会提前规划种子销售、推广等,执法监督的重点是对种子经营门店的种子标签、零售主体备案、登记制度等进行检查,确保市场经销主体的行为、流通的种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业生产用种质量,为农业稳产丰收提供保障。
目前,华池县域内种质资源保护力度不够,除不够重视外,主要是缺少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强的人才队伍,不仅能为当地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还能促进新老品种选育、试验示范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推动华池县种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