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与应用

2021-12-06 12:49:00胡会芹胡卫兵
广东蚕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防护林水流树木

胡会芹 胡卫兵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与应用

胡会芹1胡卫兵2

(1.甘肃省小陇山人造板有限公司甘肃天水741020;2.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741020)

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措施包括生物工程措施、农业措施以及水利措施等。林业技术措施是生物工程措施中重要的一种,通过该项措施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植被覆盖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地表径流量。文章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对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与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

林业技术措施;水土流失;治理;作用;有效措施

当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全世界严峻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土地沙化,引起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会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需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应用林业技术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植树造林对当地的水土资源进行稳固,从而有效解决水土流失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1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受到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降雨时雨水无法被土壤所吸收进而从山坡上顺势下流冲刷途经土壤,造成该处水流以及土壤同时流失。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体的坡度较大、土地使用不当、地表植被受破坏严重、土地使用不合理及土质松散。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危害就是土壤耕作层被严重破坏,进而导致该片土地的肥效下降,无法有效满足种植作物时的需求。并且随着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土壤也会随着水流流入河道进而淤塞河流与水库,严重降低水利工程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其所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如果水土流失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还可能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进而使附近群众的生活用水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工农业进行相应的生产工作。此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旦当地的降水量过大还会引起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有效处理水土流失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包括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及风力侵蚀,其中,水力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分布最为广泛,且损失最多,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危害形式就是将沙土冲入黄河之中,进而导致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重力侵蚀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山区及丘陵区,其导致该地区的土壤成片脱落,进而导致土壤的土质下降;风气侵蚀主要发生的位置是在河西走廊及黄土高原,风气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风力扬起沙尘,使其漂浮到其他位置降落[1]。通过对上述3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可以看出水土流失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但最严重的还是水力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因此下文将对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2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

2.1 保护地表水源

运用林业技术进行植树造林,这时森林可以有效抵挡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及风蚀对土壤的影响。且通过植树造林使树根深深植于土壤中,树木根系的凝聚力能够对根系周围的土壤进行有效聚集,从而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此外,在完成植树造林后,一旦发生强降雨,雨水落到地面后会被树木的根系吸收,土壤不会因为受到雨水的冲刷而产生水土流失问题。因此运用林业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还能有效对地表水源进行保护。

2.2 有效保护土壤

应用林业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被侵蚀,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可减少地表径流量,降低土壤受到水流冲击所造成水土流失。种植木本植物是有效保护土壤的方式之一,相对于其他植物,木本植物根系生长在土壤深层,还有宽广的侧根,具有较强的扎根能力,可以有效凝结根系附近的土壤,保护土壤,预防水土流失。此外,由于木本植物根系较为发达,故可有效增强木本植物种植区域周围的土壤吸水能力,进一步稳固土壤。因此在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可种植木本植物,其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对于涵养水源也有着积极作用。

2.3 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

应用林业技术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可有效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可以形成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例如,夏天该生态系统中,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速度较快,可迅速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从而有效降低该生态系统中的温度。在冬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速度会相对较慢,热量散发的速度也相对较慢,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森林温度就会提升,森林也会变得相对暖和。由此可见,通过积极应用林业技术扩大树木种植面积,能有效完成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进而通过森林来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改善,从而为当地居民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不仅有效防止了当地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还可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林业技术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建造河岸河堤防护林

水土流失会通过水流将土壤带入河流当中,进而使河道被泥沙淤塞,导致河流两岸的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出现问题。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黄河下游地区都会出现严重的河道淤积问题甚至出现河道决堤的情况[2]。因此,应用林业技术措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时需在河岸河堤建造相应的防护林,进而有效减轻河水对两岸土壤的冲刷,以及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在建设河堤河岸防护林时应注意:(1)河堤河岸防护林的宽度应当在10 m左右为最佳。(2)建造河堤河岸防护林时应距离堤脚7 m以外。

3.2 建造水流调节林

水流调节林主要建造在山体及坡地上,主要目的是减缓山体表面的水流速度,降低其对山地土壤的冲击力度,从而有效减缓山地的水土流失情况。水流调节林有着涵养水源的作用,树木根系需足量的水,保证在降水期间,雨水可以被树木的根系有效吸收,将地表水转为地下水。涵养水源是水流调节林最重要的功能,通过对地表水源的有效吸收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还能保证树木健康生长。因此为了有效发挥水流调节林吸水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保证水流调节林的宽度为林带的2倍以上,该种植模式符合山地对于林木的需求。对于早耕地区域,因为耕种技术对土地质量的影响,水流调节林的最佳种植宽度应当设置在9 m左右,若种植宽度过宽,水流调节林的生长就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限制。此外,为了有效发挥水流调节林吸水和储水的功能,在建设该林地的过程中应当混合种植乔木和灌木,通过两种树木发达根系的共同作用,有效发挥其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3]。

3.3 建造沟边防蚀林

沟边防蚀林的主要作用是拦截水流,从而减少地表径流的水量,防止山体沟壑进一步扩大。沟边防蚀林是在山体沟壑发展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在沟壑边缘处3 m左右建造沟边防蚀林,工作人员应当保证沟边防蚀林的宽度在15 m以上,并采用相对密集的结构进行建造,保证沟边防蚀林有效发挥其治理水土流失的功能。

3.4 建造沟底防护林

沟底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地表径流将土壤通过山体沟壑带入河流当中,有效防止河流被泥沙堵塞。在建造沟底防护林时一般种植柳树,该树种根系庞大,其在地表的树干及枝条都可对地表径流进行阻隔,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量,有效发挥其治理水土流失问题的作用。在建设沟底防护林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地表径流流量相对较低的地方进行建设,沟底防护林两端的间隔一般应保持在10 m~12 m,并在两端之间栽种树木6~8行,树木之间需保持1 m的间隔距离。在建设沟底防护林的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可将剩余的树木种植在沟坡,通过沟坡防护林有效防止山体沟壑的扩大[4]。

4 结语

目前,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全世界都在面临的严峻的生态问题,该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在应用林业技术开展治理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需根据不同位置的水土流失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而保证相关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应用林业技术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还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及气候环境,对于实现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1]高会燕.林业技术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作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3):127.

[2]李军.林业技术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作用探究[J].农家参谋,2020(9):72.

[3]张婷婷.林业技术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19(18):144-145.

[4]于庆云,李博.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2):177-178.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2.46

S714.7

A

2095-1205(2021)12-122-02

胡会芹(1979- ),女,汉族,甘肃徽县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经营。

胡卫兵(1973- ),男,汉族,甘肃徽县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经营。

猜你喜欢
防护林水流树木
哪股水流喷得更远
能俘获光的水流
树木之最
我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6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树木之最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云南林业(2014年4期)2014-02-28 21:22:50
诡异的水流
奇闻怪事(2009年3期)2009-05-22 09: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