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云飞
2020 年4月,随着民法典的即将出台,检察日报社领导提出本报要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民法典领域有所作为,指示由我牵头设计一款有关民法典的项目。5 月,随着一次次战略部署会的召开,我们紧锣密鼓开始了项目筹备,最终确定开发一款小程序,名字定为“民法知道”。
在民法知道1.0 版本的研发进程中,项目组采取了军事化作业方式,不眠不休地推进进度。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民法知道1.0 版本于2020 年5 月28 日正式通过审核,这一天正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的当天,并于次日举行了上线仪式。其后,在报社领导的安排下,我们开始了二代版本的研发进程,于2020 年12月初,民法知道2.0版本宣告建设完成。
在诞生之初,民法知道小程序的定位是“一款集理论解读、知识讲解、互动咨询、培训等内容于一体的集成式法律平台,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条查询等智能法律板块”。民法典姓“民”,基于民法典的人民性、普适性,我们认为,应该将1.0 版本的设计定位于利民、便民、走群众路线。因此,在用户黏性层面,我们重点打造了AI专区,这是区别于其他产品的重要特色。2.0版本和1.0版本相比,在产品功能上进行了扩充,产品定位上产生了转变。
1.0 版本的分区主要分为文本区和智能AI 专区两大专区。文本区分为民法典文本、权威前沿理论专区、普适性热点专区。犹记得我们守着新华社权威发布,做到了同类产品中第一时间发布了民法典权威版本。权威前沿理论专区、普适性热点专区则分别提供权威准确的理论解读产品和老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探讨。
智能AI 专区是我们为了增强用户黏性专门打造的专区,属于民法知道特色产品,分为法律咨询、法条查询、类案检索、案情问答四个板块。该专区依托前沿智能AI问答技术,能够实现日常语言的交互和法律专业语言的多轮交互。法律咨询板块支持社会大众以常用语言进行法律问题的咨询,如“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有哪些?”“婚前房产婚后抵押是夫妻共同财产吗?”等等,针对老百姓身边可能遇到的法律纠纷和难题,无需以专业法律语言提问,该板块均会给出专业准确的答案,将民法典中的惠民条款以最便捷的方式解决其实际法律问题。法条查询板块支持法律专业语言、自然语言、关键词等检索方式进行检索,汇集了线上17 万部以及线下30 万部法律法规,包括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等。该板块支持提供最全面的检索结果,对现行有效和已经废止的法律条文以不同颜色和字符进行区分,能使用户获得最全面、最准确的检索结果,并能够对动态立法过程有所把握。类案检索板块通过篇章解构和分析技术,可实现对已生效裁判法律文书基本案情类似、诉讼请求类似、裁判结果类似的案例检索,包括了线上300万件以及线下2000万件法律文书。案情问答板块设置了专项民事案情模型,用户可以输入案例进行提问,该板块的案情拆分功能可支持用户对于重要案情点的单独提问。
在报社领导的指示关切下,与1.0版本相比,民法知道2.0版本实现了三大转变。
一是实现了民法知道嵌入检答网。检答网作为提供法律政策运用、业务咨询、答疑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已成为提升检察队伍能力素养、丰富检察人员办案知识的重要学习园地。基于民法知道2.0 版本在功能定位、服务人群的同向性,民法知道经最高检领导专门批示,已实现嵌入检答网。我们与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达成了嵌入方案和工作机制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嵌入合作,第一阶段在检答网开辟了民法知道专区,并下设“民法典与四大检察”“民法知道资源库”两个子栏目,实现了常态化的内容供应与展示。计划下一步实现更多栏目和形式的扩展,最终实现对上输出高质量精品内容,对外与全国检察机关进行双向互动。
二是功能定位发生了变化。根据报社领导指示,民法知道的功能定位也实现了转变。落实最高检张军检察长“学习贯彻民法典深入指导检察办案”的指示,民法知道以“专业性、引领性”为发展方向,密切结合“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切实将民法知道与检察业务相融合,服务面向最高检党组和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输出高质量精品内容,打造专业化品牌方向。民法知道2.0 版本将大力依托中检报业的优秀采编力量和最高检机关的优秀理论资源和业务资源,输出优质内容产品,如法学界大咖三人谈、高端精品访谈、独家采访、理论约稿、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阐释等。
三是界面设计和功能拓宽。民法知道2.0版本中,对界面设计和功能进行了大幅优化,并新增了视频功能作为主打方向。首页分为BANNER 区、智能法律AI专区、滚动热点区域、视频精选等专区,并在底端导航进行了首页、专题页、视频页、个人界面的设置。在保留了原1.0版本四个AI服务板块的基础上,法律查询板块进行了功能的进一步深耕,大大丰富了用户体验感,也展示了更深的技术优化和更广的产品门类。在专题页中,开辟了涵盖民法典热点、难点和检察业务点在内的系列专题,包括“民法典与百姓生活”“民法典与检察工作”“典亮生活每日一题”等。每一系列专题均实现了视频、图文等精品内容展示。通过专题展示优质内容,切实将民法典与百姓生活有机融合;也通过检察业务的分析探讨切实将民法典与检察工作结合到了一起,以专业性、引领性指导检察办案。
民法典的出台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其诞生凝聚着国家领导群体的心血和努力,也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权利意识和自身利益的美好期待。民法知道小程序在弘扬人民权利、保障民生的大背景下诞生,本身是对民法典的普法宣传与创新推动,也是检察机关落实推动民法典的政治自觉的体现。
民法知道小程序的诞生与发展受到最高检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民法知道的上线仪式上,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的王利明教授和法学院院长王轶教授表示这是一件大好事。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在民法知道上线仪式上致辞,对民法知道小程序在全国检察机关的推广和使用作出指示。张军检察长更是组织最高检院领导、检委会专职委员在内的最高检机关全体干警聆听了民法知道上线仪式的特别节目“民法典三人谈”,并予以高度评价,指出“这是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的体现”,并将此次活动作为最高检学习民法典培训的开篇和序章。
在民法知道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高检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副检察长杨春雷均专门进行批示,提出要将民法知道嵌入检答网落实好。自此,民法知道实现了内网、外网(互联网)统筹兼顾、专业法律人士和社会大众统筹涵盖的更大辐射面,以充分发挥检察信息化的集成效能。
民法知道小程序上线以来,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好评如潮。不同社会群体纷纷表示,民法知道是一项惠民工程,将民法典普及到了老百姓群体。有用户表示,小程序使用快捷,里面的法律咨询和法条查询功能很方便。后台也收到大量留言,均表示检察日报开发的这款小程序很实用,希望更多人能用到。在小程序1.0 版本上线后,曾因人员访问量过大导致服务器停滞两次,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受众对它的喜爱程度。从民法知道后台数据的访问量来看,该小程序的使用度在全国同类别产品中位居前列。
民法知道集合了“原创内容建设+新媒体传播”两个特色,它不同于传统报纸,成果落地在新媒体的多个端口,体现了典型融媒体特色;它也不同于常态的新媒体项目,需要进行原创内容的生产。基于此,民法知道是典型的内容加传播的融媒体新型项目,希望充分依托检察日报社融媒体中心架构,探索建设新范本。
民法知道的融媒体特色和创新体现在:
一是搭建过程中的融媒体创新,技术与需求融合。即报社与技术提供方进行深度需求合作,采用专业法律人员将法律需求与技术搭建进行真正对接,在此基础上搭建的产品才能成为“内行货”,而非机械技术角度的产物。
二是小程序呈现样态的创新,技术与内容融合。好的内容离不开好的技术,小程序中的重头戏智能AI板块就是典型体现,如何高效便捷地将准确专业的内容与用户产生黏性?传统的推送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用当前用户需求,通过智能AI板块即法律咨询、法条查询、案情问答等多轮智能互动,增强用户黏性的同时,极大便捷了用户的法律需求。
三是内容生产过程中的融媒体创新。在民法知道的内容生产规划中,将打造原创生产线,实现了采、编、视频剪辑部门、影视中心摄制、现场演播室录制、脚本创作、法律策划等多部门和环节的融合。原创生产线意味着并非单一生产静态产品,而是以项目组的形式生产立体化动态产品,从头部人员策划、到脚本创作、再到实现报社录影棚录制、再到后期视频产品分层次制作、再到分层次分条线分发视频产品、再到全平台宣发,这一整套的原创生产流程和机制打破了传统报社的部门壁垒,真正以内容生产为中心统合了各部门的功能,将以往不同的部门、人员、功能在融媒体背景下赋能,实现新的产能加成。
四是推广过程中的融媒体创新。民法知道的内容推广规划不但包括平台推广,集合了中检报业微信、微博、网络、抖音、快手、头条号等新媒体集群,还将实现推广的融合与创新,在中检报业全门类平台全网推出,真正实现内容出圈的目的。
五是实现了检察系统内外网的嵌入和融合,这是政务系统应用的重大创新。将民法知道平台作为专区嵌入高检院内网,实现了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内网传播与社会互联网传播两个传播版本的新局面,统合兼顾了检察业务群体和社会百姓群体的法律新需求。
作为中检报业转型发展的最新战略探索,民法知道项目正朝向具有大批次高质量内容生产能力的基地、引领新的政务和法律知识输出样态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