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定位与教学提升

2021-12-06 12:34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笔译口译日语

王 秀 娟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14)

一、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跨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也更加密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各级各类日语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面对时代给予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和2020年4月外研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简称“《指南》”)为日语专业建设的与时俱进提供了方向指引。其中,口译相关技能技巧的讲授与训练作为新时代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口译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学生综合实力和双语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借《国标》和《指南》先后出台的契机,对日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进行一番理性的审视和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日语专业口译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自1946年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至今已经走过75年的历史进程。根据《指南》上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本科日语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已经达到500所以上。从专业发展的时间和规模来看,日语在我国堪称仅次于英语的一门“小语种”。“听、说、读、写、译”是外语专业教学过程中突出强调的五项基本技能。其中“译”的能力培养具体包括笔译和口译两个方面。一直以来,日语专业的笔译课程通常以《日汉互译》《日语翻译》等形式命名,部分高校会具体划分为《日汉翻译》和《汉日翻译》两门课程。口译课程则直接称为《日语口译》,少数外语类院校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细化为《初级口译》(或《基础口译》《口译入门》)、《中级口译》和《高级口译》。但在绝大多数高校的日语专业,笔译教学明显比口译教学受重视程度高。这一点从以往的课程定位和课时分配上清晰可见。同样是翻译类课程,大部分高校都会将笔译课程设为必修课,学分和课时也会根据日译汉、汉译日的划分,安排至少两个学期,4学分,64课时的教学活动。然而,口译课程却会被放在专业选修课里,且多数院校仅安排一个学期,2学分,32课时的教学活动。进入新世纪之后,尽管外语专业越来越更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口语交际与翻译实践逐渐受到教学界的重视,但“重笔译轻口译”的现象仍旧存在。究其原因,华东师范大学陆留弟教授曾在文章中提到,笔译和口译“一个以文字的形式而存,一个以声音的传出而消逝。为此,这个存在与消逝就构成了在围绕此门课程时的不同取向。即笔译可以作为科研成果留存下来,所以我们英、日、德、法、俄的笔译课程似乎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口译很少被记入科研的量化成果,所以口译课程问津者不是很多”[1]。

除了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之外,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口译教学经常被视为口语会话课程的延伸,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缺乏口译理论与技巧的导入。事实上,口译与口语会话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口语会话的特点是开放性和交互性。它强调的是说话人主体的思想表达和沟通意识。参与会话活动的人,其思维往往是发散的,涉及的内容也存在不确定性。口译活动则不同,它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转码,是译者用目标语言为听者准确解释、说明讲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整个活动是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过程。口译活动很大程度上排斥译者进行多余的主观发挥。所以,口译能力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外语会话能力的延伸。准确地说它应该是一个外语人才的综合实力和双语水平的全面体现。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意识到要从口译活动本身的特点出发,对日语口译课程的相关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除了口译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之外,由外研社出版的《中日同声传译技能技巧训练》(2014)、《新经典日本语口译基础教程》(2019)等口译教材应该算是日语口译教学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这些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单纯按照难易程度或主题模块划分的章节架构,尝试立足于口译活动本身的特点,从听辨、理解、记忆、笔记、语言转换与表达等不同的方面开展口译基础技能的训练。这种改变无疑是借鉴了英语口译教学研究的成功经验和教材编排的设计思路,试图将日语专业的口译课程推向真正的“翻译教学”。

三、口译教学在《国标》与《指南》里的新变化

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国标》中,《口译理论与实践》被明确地归入外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2020年4月出版的《指南》通过“日语专业核心课程开课计划表”对该课程的总学时、学分数、开课学期,以及周学时等相关信息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计划表中列有《口译理论与实践1(日译汉)》《口译理论与实践2(汉译日)》两门课程,分别建议设在第5、6学期,各占32学时,2学分,周学时为2。

《国标》和《指南》在口译教学方面的变化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首先,通过核心课程定位的方式对日语专业口译教学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和充分的重视;其次,通过课程名称的调整,为日语专业口译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国标》对外语专业的口笔译相关课程的名称进行了统一,分别以《笔译理论与实践》和《口译理论与实践》命名,并一同放在了专业核心课的位置。这样的调整充分体现了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口译教学与笔译教学同等重要的指导思想。在《国标》的基础上制定出的《指南》进一步在课程性质、学分分配、课时安排上夯实了口笔译教学同重同比的改革路线。这样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口译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受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对传统的口译教学提出了改革创新的具体要求。依照《指南》中的提法,《口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日汉和汉日口头翻译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译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口译策略与技巧;具有扎实语言文化知识和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养成关心时事的习惯,能够就热门话题或专题进行口头介绍和阐释;胜任接待外宾、导游、一般性会议、商务洽谈等日常口译任务”[2]。关于教学内容,《指南》强调“课程按照篇章专题和口译策略组织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口译策略训练和篇章口译实践两个部分。口译策略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听辨、记忆、速记、转述等常用口译策略,以及主旨口译、数字口译等专题口译技巧的讲解与示范。篇章口译部分主要训练口译策略与技巧在篇章口译中的实践应用,篇章题材广泛,以时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俗、体育卫生、观光旅游等领域的专题为主,兼顾外事、礼仪、会议、访谈、演讲等专项内容,同时还应适时补充热门话题的篇章口译内容”[3]。从课程相关的具体描述来看,要建构新时代日语专业《口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既要继承传统日语口译教学中模块化专题讲授与训练形式的精华,同时还要强调口译实践过程中理论指导的重要性,真正从口译活动本身的特点出发,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训练学生的口译技能。

四、《口译理论与实践》在实际教学中的新模式

在探讨翻译类课程时,“教学翻译(teaching translation)”与“翻译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之争通常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两个概念是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Jean Delisle)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其中,“教学翻译”是指在语言教学的基础阶段,用翻译的方法训练、运用和掌握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而“翻译教学”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两种语言的技巧和理论,提高翻译能力[4]。《新经典日本语口译基础教程》的前言中在介绍该教材的特点和突破点时,也提到要“改变以往口译是外语学习的延长线,是用以提高外语能力的手段这一观念,彻底脱离‘教学翻译’,转向‘翻译教学’,即把日语口译作为一项专门技能,以培养专业口译人才为目标进行教学”[5]。笔者非常赞同“翻译教学”将成为未来日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但是非要彻底脱离“教学翻译”的想法或许有些过于理想化。在本科外语类专业,尤其像日语这样零起点的外语专业,很难非此即彼地将口译教学强行归档“教学翻译”或“翻译教学”的某一种类型。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鲍川运教授在《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一文中论及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时,提到“大学本科口译课是外语教学大纲的一部分,似乎应该是为辅助外语教学而进行的教学翻译,可是我们听到的和看到的似乎都在表明,高等院校开设口译课的目的是培养能满足市场标准的口译人才。从教学法上来讲,以语言理解为基础,进行以交际为目的的翻译教学,在本科口译课中似乎也不是做不到的。这样看来,大学口译课又好像是翻译教学。但是在校修过翻译课的大学毕业生能否成为满足市场标准的口译人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包括外语系毕业的学生,还不能毕业后立即达到市场所期望的标准”[6]。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尚且存在这样的矛盾,推而广之其他零起点外语专业在短短两年的语言学习基础上就要追求真正意义的“翻译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况且在本科阶段并非所有的外语学习者都适合从事口译这项特殊的职业。简单地将本科阶段的《口译理论与实践》归类为“翻译教学”,有失对这门课程所存在的整体环境的准确把握,一味地追求“翻译教学”的高大上,未必能够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日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课程还不能轻易摘掉“教学翻译”的帽子。

既然如此,毋宁将日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理论与实践》进行多角度定位。首先,充分肯定该课程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翻译”的定位。无论是法国释意学派的三角模型理论,还是著名口译研究学者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型理论,在认知口译过程时都必然会提到听辨、理解、记忆、转换、表达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口译作为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无疑能够帮助外语学习者考察和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和双语水平。任课教师不防将《口译理论与实践》视为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试金石”,引导学生以试错的心态投入到口译学习与训练中去。毕竟每个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优势和暴露的不足都存在着个体化的差异。或是听辨能力,或是反应能力,或是语言组织,或是知识储备,亦或是心理素质,每个人在口译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薄弱环节不尽相同。通过《口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及时准确地把握自身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与提高。这样一来,在本科阶段就算不是每一位学习者将来都会从事口译相关的工作,口译训练环节都将助推他们的外语学习。所以,肯定《口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翻译”的定位,将其作为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试金石”,能够充分发挥口译教学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估,适时有效地调整学习方法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双语水平。

其次,从口译活动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导入“翻译教学”的理念,对传统的口译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将本科阶段的口译课程作为开启翻译学习的“敲门砖”。“大学本科口译课的性质是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的手段,但是大学本科口译课也可以为翻译培养做出贡献,作为一门口译入门课,口译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也可以对口译进行尝试,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为将来真正意义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7]。要把日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理论与实践》打造成口译学习的入门课程,将口译视作一项专门的技能,注重课程讲授的专业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深造学习时的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口译训练的特点和规律,以培养口译基本技能为目标,兼顾口译相关理论知识的导入,帮助学生树立口译技能意识,掌握一定的口译训练的科学方法。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本科阶段的学生接受口译训练的语言基础能力、口译课程的课时数和训练的难度及密度等,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目标过高,课时不够,学生语言基础能力不足等矛盾不可避免。不过,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一些新兴的教学方法又为解决这样的矛盾提供更多可能。

五、日语专业口译教学提升的新思路

(一)口译相关理论的导入

外语专业口笔译相关课程教学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所以在新时代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受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国标》和《指南》将两者的课程名称统一调整为《笔译理论与实践》和《口译理论与实践》,是希望能够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口笔译之间虽有共通之处,但既然《口译理论与实践》与《笔译理论与实践》分庭抗礼,就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课程讲授过程中的理论导入和训练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纵观近20多年来的口译相关教材,从最早的罗列中日文对照的口译材料,摘取典型表达,总结专题词汇,到提炼翻译技巧、增补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再到导入口译相关理论与研究,一路不断改进、提升。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宋协毅编著的《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教材》2005年第一版和2011年第二版,就会发现新版本除了口译训练材料的更新以外,编者在“第一章同声传译的历史沿革与训练方法”中就增补了很多关于翻译行业的历史沿革、现代口译与同声传译,以及同传译员素质及训练方法等方面的信息。2019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陆留弟、蒋蓓编著的《口译教程》中,每一课的“セクション6 知識の泉”的第一部分也导入了少许口译相关的背景知识。相比之下,《新经典日本语口译基础教程》应该是首例导入西方翻译理论的日语口译教材。该教材每个单元都包括“口译知识与技巧”和“语言强化与练习”两个部分。在“口译知识与技巧”中先后介绍了俄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的翻译理论、法国巴黎第三大学高翻学院D.赛莱丝科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的释意理论三角模型、法国著名口译学者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以及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A.Miller)关于短时记忆的研究等西方理论。在日语口译教学中导入这些已经在英语口译教学研究中耳熟能详的理论知识,能够拓展日语口译学习者的认知视野,更好地指导口译实践活动。除了这些广泛适用于各语种的口译相关理论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该建构起汉日口译独有的理论知识体系。如东北师范大学日语系徐冰在2002年第2期《日语学习与研究》上发表的《中日之间口语翻译的历史回眸》一文就可以作为日语口译教学过程中值得参考的重要材料。该论文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考察了中日两国口语翻译的发展过程,文中还提到了中日之间口译人员的历史构成以及现代社会两国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

总之,相关理论研究和背景知识的导入是日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不过,理论导入和知识讲解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理论服务于实践应该是日语本科阶段《口译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基调。

(二)口译基础技能的训练

首先,听辨能力的训练。口译听辨有别于基础阶段的听力训练。很多学生在低年级听力训练时自我感觉良好,但进入口译听辨训练后却只能抓住零散的词汇,连不成篇章、文段,意义团。关键问题在于进入口译阶段的听辨训练,需要从重点词汇的听取,向逻辑关系的把握上转移。在口译教学的起始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加强逻辑思维训练的思想。通过具体的实践练习,不断训练学生把握讲话人的逻辑思路,听辨、记忆源语中的过渡词、关联词,在脑海中形成一幅逻辑思维导图。在总结复述练习时,有意识地往译出的语言中加入逻辑关联词。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词汇的积累,口音的听辨自然更是口译听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其次,记忆能力的训练。在心理学领域,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可以具体划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口译过程中的理解是一种思维理解,译员对听到的内容进行认知性信息处理,而短时记忆正是口译信息处的关键环节,在口译记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口译过程中,译员必须同时启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为强化口译过程中的短时记忆能力,常见的策略有三种,分别是形象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和推理记忆法。具体可以通过转述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转述的目的在于运用记忆将听辨理解时压缩的信息重新扩展,恢复原样。转述练习未必能够一次性成功,重要的是尽可能做到一次比一次详细、准确。

第三,笔记能力的训练。口译笔记作为口译过程中的一环,主要目的是辅助译员的短期记忆,帮助译员全面准确地传达信息完成口译工作。口译笔记是即时性的,一般不会作为资料保存下来。因此,口译笔记完全是个性化的建构。它需要做到的就是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能够完整地反映出发言内容的逻辑关系。学生可以在口译笔记中运用一些通用的或独创的符号表记来完成记录。由于口译本身是一项多任务工作,译员需要瞬间完成听辨、理解、记忆、转换、表达等几个步骤。所以任课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控制,甚至是减少在口译笔记上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以便将更多的精力分配给口译的其他环节上。

最后,表达能力的训练。口译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处理技巧,如增译、减译、重复、拆句转换等。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是建立在大量实践训练的基础之上。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译练习、交替传译练习,引导学生把握中日文表达习惯、语言结构的异同,不断地让输出的译语更加顺畅。训练过程中,通常需要引导学生脱离源语言的外壳,充分理解讲话内容,提高语言输出时的灵活性。还要让学生注意观察译文输出时的效果,建立自我纠错体系。尽量避免按照源语言的表达方式输出译语,在充分理解以后用译出语的逻辑思维表达出来。

(三)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学评价的形式通常可以划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往往会过分关注结果,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口译理论与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般会采用任务型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会安排大量的实训环节。学生的口译能力通过日常教学中的不断练习而逐步提高。口译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参与度要求极高。任何一次口译训练,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以讲话人、译者、听话人等不同身份参与其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具体的口译活动提出看法,做出评价。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终结性评价显然不能满足这门课程的需要。在口译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的根本目不是简单地区分优劣,而是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因此,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对于《口译理论与实践》课程非常必要。通过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情况定期做出的评价,任课教师可以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打破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导入学生自评、互评的机制。在每项技能训练、每个专题实践中,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主体,又是活动效果的评价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口译训练过程中的主人。“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身的进步和不足,有助于促进评价目标的内化过程,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而同伴互评既是相互评价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8]。因此,《口译理论与实践》要在新时代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其评价机制的转变势在必行。

六、结语

新时代的日语专业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先后出台的《国标》和《指南》为各高校日语专业明确办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制定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方向指引。其中,关于口译相关课程名称和定位的调整,一方面突出强调了口译教学在新时代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对传统的日语专业口译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课程的教学提升,我们需要充分肯定口译训练对本科阶段外语教学的辅助作用,认可《口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翻译”的定位。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导入“翻译教学”的理念。在继承传统日语口译课堂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语种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方法,从中日口译本身的特点出发,针对口译技能的提升,探索、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将构建中日口译的理论体系,突出口译基本技能的训练,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作为关键的切入点,从而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与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承担口译教学任务的教师任重道远。因为,只有任课教师自身努力钻研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正式的口译培训和口译工作,丰富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及时了解社会的所需,才能为真正建构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日语口译课程提供可能。

猜你喜欢
笔译口译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如何有效应对当前市场对商务英语笔译的需求
英语翻译中的笔译要点研究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