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高校心理育人的实践途径

2021-12-06 11:54丁闽江
关键词:劳动育人心理

丁闽江

(福建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福建 福州 350102)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这给新时代劳动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新时期重新把劳动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者来说,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劳动教育所蕴含的丰富心理育人价值,认识劳动教育是实现心理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要确实根据心理育人特点,把劳动教育与心理育人结合起来,为培养时代新人服务。

一 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长期以来,尽管我们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劳动教育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是很明确。社会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做些家务、多到田间地头去拔草、浇花,或者在学校打扫卫生。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学生智力教育,认为大学的学习主要以专业学习为主,对劳动教育重视不足,开展劳动教育大部分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劳动课程教育,劳动实践教育被忽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维功能被忽略。劳动教育的地位不明确,就会造成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认识不够准确,学校教育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就容易步入误区。教育工作者对中央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时代”特征理解不够深入,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理解没有在全社会真正扎根,其结果是对劳动教育的态度上呈现“上面热、下面冷”的局面。同时,国内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存在不足,劳动教育开展缺乏应有的专业指导。因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出现偏颇,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意义,挖掘劳动教育的价值。

吴奶金从高校劳动教育内涵与可行性路径分析的角度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全面健全教育体系的着力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点[2];冯颜利在《为何要高度重视劳动与劳动教育》一文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也是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3];吴昌福在《学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的缺失与复归》一文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发展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路径,能够推动学生在情 商、智商、逆境商、道德等多方面的发展[4]”。

二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维度

劳动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的自身成长,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这些育人价值正好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人作为人之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上是劳动能力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导向[5]。因此,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回归人之本质的主体性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劳动自主实践中发现自我,通过自主实践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把劳动教育提升到与德智体美同等重要的一环,劳动教育必须被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劳动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劳动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备劳动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大学生通过劳动课堂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从而促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养成劳动习惯,参与劳动,能够掌握必备的劳动生存技能,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创新能力。[6]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教育,还能更好地了解社会、走进社会、适应社会,学会关怀社会和尊重差异,为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做准备。

(三)劳动教育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劳动教育更具时代价值。要把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素养,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7]。通过劳动教育让大学生们体会“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深刻内涵;让大学生们能够脚踏实地、不断进取,为实现美好生活努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努力。在高校要坚持弘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精神。推动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劳动实践,获得劳动创造美的享受和劳动的快乐体验: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劳动,提升个人心理素质,换来不断奋斗的力量源泉;通过参加校内集体劳动,换来优美的校园环境;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为自己挣得生活费,让生活过得更好;通过参加校外生产劳动,收获劳动成果,获得生活物资,实现更美好的生活;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和社会的同时,换来自己的身心愉悦和情感满足。

三 劳动教育蕴含丰富的心理育人价值

心理育人是指教育工作者运用有效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良好社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一种育人方法。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劳动课堂教育实现了大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对劳动创造价值的合理认知,这正是教育的目标所在,也是心理育人过程。正如《黄帝内经》中《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8]”中医心理“整体”观念强调形神兼俱,认为生理、心理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劳动实践可以促进身体活动,身体活动可以促进情绪宣泄,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人际互动。身体活动对很多心理疾病有很好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劳动实践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机体活动的同时,也促进大学生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有效链接,促进自我价值的形成;中医心理“整体”观念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会体验到生命、生存、生活的意义,从而启发心智。劳动教育正好实现了身体活动与沉浸自然的完美融合。因而,劳动教育具有很好的心理育人功能。

(一)劳动教育实现人的合理认知

当前,大学生在思想层面上狭隘地理解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知识的传授,对待劳动的态度不端正,劳动意识淡薄,追求安逸享乐;很多大学生都觉得自己还是学生,学习才是自己的事情,不想参加劳动,更不热爱劳动,甚至不懂得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大学生正处在二十岁上下的成长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抓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关键阶段,把劳动观纳入三观的培养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内化为精神境界,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好坚实基础,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通过劳动实践,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初步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道德关系得以呈现。劳动实践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精神财富。人们通过劳动,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进而改变不合理认知。

(二)劳动教育实现人的知行合一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在我国传统教育学说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尚书·说命中》中就有记载关于“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说法,明朝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清代王夫之提出“行可兼知”的教育观,近现代教育家总结出“知行结合、贴近生活”的教育思想[9]。知行合一,简单来说就是不仅要说还要做,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即谓认识的基础上还应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发展。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懂得认识事物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从而对大学生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对心理育人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三)劳动教育实现人的身心互动

《黄帝内经》中的“整体”观念强调身心互动,强调生理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劳动是生命存在的标志,通过劳动能够很好的实现身心互动。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人类文明发展都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的,人在实践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强健了个人体魄,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实践促进了心理健康。劳动实践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磨练了大学生的坚韧意志和毅力,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质。教育部把劳动教育纳入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提升了劳动教育的地位,足以证明劳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身体健康又可以增进心理健康。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得到了有效锻炼,以劳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扩展,是培养合格社会人的关键,将有效增进大学生身心良性互动。

(四)劳动教育实现人的自我认同及自尊自信

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新时代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大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满足,更重要的是通过劳动获得自我认同,获得自尊自信。劳动推动了人类的进化,促进了大脑的开化,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大脑的发展,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和有智慧;劳动实践教育与知识、技能紧密相关,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推动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更为深层次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智力建构。大学生通过各种劳动获得知识和成果,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以此获得自我认同,同时,获得自尊自信,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五)劳动教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老子》一书中提出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强调以主客体交融和人性的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医心理整体思想中的天人合一阐述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天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10]”这些思想充分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通过适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生活,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劳动就是改造自然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劳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并学会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获得身心愉悦。

(六)劳动教育实现人与社会的有效连接

中国古人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治家格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劳动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要注重把劳动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重视日常生活的习惯养成,重视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与社会的链接,从而获得更多、更好的社会化。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校园优美环境建设、宿舍环境营造、学校勤工俭学、学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当中,把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团结协助、学会认识社会、学会承担社会责任。使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更好地与社会链接,从而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和适应社会,学会关怀社会和尊重差异,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人,以及为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做准备,这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 劳动教育实现心理育人的有效途径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创造力,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用劳动换来自己的身心愉悦和情感满足。

(一)开展创造性劳动,实现自我价值超越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具有新的时代价值,高校要把握对劳动教育“新时代”性质的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随着时代变迁有新的方法和措施。高校要大力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让研究性学习、智慧型学习、项目制学习、跨学科学习和融合式学习等符合时代特点、也能够激发青少年兴趣的教育形式,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流形式。将对“创造性劳动”(脑力劳动)、服务行业的劳动、复合型劳动的重要性的认识成为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联,激励学生“专业报国”,而不应再过多强调专门课时、专门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与实践活动。高校要营造创造性劳动的环境,引导更多大学生投身创造性研究中去,在创造性研究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后的成就感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展创新创业劳动,实现心理素质培育

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深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创造性劳动关乎未来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的质量与水平,创造性劳动教育势在必行,也任重道远,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其实就是劳动过程,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劳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抗风险能力和抗压能力,促进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如与人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数字应用的能力、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心理诊断与心理调适的能力、审美与创新的能力等。因此,高校可以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让创新创业实践劳动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创新创业实践劳动对心理育人的积极价值。

(三)开展园艺健心劳动,实现身心健康互动

园艺健心是指通过园艺劳动,如花卉及蔬果种植、干花手工艺、园艺图画设计、园艺产品制作、治疗性园景设计等,使参与者在社交、情绪、身体、认知及精神等方面获得好处的心理辅助治疗方式。人们通过园艺劳动,可以感受到这些环境变化,从而在情绪上抑制冲动、静神养心,帮助实现自我调节。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生命、生态、生活”为主题的体验教育基地,建设“园艺健心”体验实践平台,实现心理体验过程的可视化,让学生在园艺劳作、作品创作、生命观察等体验中感受生命成长、感悟生命可贵。条件不成熟的高校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如:种植体验,让学生参与盆栽种植打卡活动,体验期待、沮丧、坚持、失望、惊喜、兴奋和幸福等心理感受,在见证一个颗种子释放生命的同时,感受自我生命的过程。另外,高校还可以开辟一定的种植场所,分配给一部分学生,让他们经营自己的那片场地,通过自生劳动体验生命过程。还可以开展园艺作画、园艺产品制作、园艺主题拼图等活动,让参与者静心安神、稳定情绪的同时,体会创作的乐趣。以此达到心理育人的目标。

(四)开展志愿服务劳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志愿服务劳动在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上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它是高校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之一。志愿服务劳动的积极心理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实践经验得到有效提升,更能够培养大学生仁爱、奉献、关怀、理解和尊重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在做志愿服务劳动过程中体验助人的快乐、感受社会的温暖,从而实现自我认同。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增强在校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参与度,学校心理中心可以与团委等部门合作,共同推出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相应引导机制和考评机制,在校内外开辟不同形式的公益劳动,充分动员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尤其是引导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其社会服务技能,健全心理健康素养,从而实现心理育人的目标。

(五)开展专业实践劳动,实现人与社会链接

专业实践劳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有些专业1年,有些专业半年,专业实践劳动的初衷就是检验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效果及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的能力。专业实践劳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开始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从心理育人的角度来说,专业实践劳动的最大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开始与社会链接,从而学会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学会理解社会、感知社会、适应社会,培养独立意识。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劳动,加强对专业实践劳动的制度建设,确实加强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劳动。同时,大学生自己也应该在学校学习期间,抓住各种机会参与专业实践,提前适应社会,尽早与社会实现链接,实现自身的心理素质提升。

(六)开展勤工助学劳动,实现人的自助成长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针对贫困学生。贫困学生由于家庭出生、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歧视等原因普遍存在自卑、焦虑、孤独、内向、敏感和偏激等心理特点,而实施勤工助学劳动不仅可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一些困难,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自尊自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可以说勤工助学劳动在心理育人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高校要把劳动教育与学校的勤工助学机制结合起来,尽可能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创造性地增强勤工助学劳动的新形势和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勤工助学劳动,增强他们的学校主体意识,培养爱校、尊师的优秀品质,通过勤工助学让他们学会自主成长,创造机会让大学生多与教职员工沟通交流,多与同伴群体团结协作,从而实现勤工助学的心理育人功能。

当然,劳动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它需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做好顶层设计,融合各个学科,共同做好劳动育人工作。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需要全社会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实现劳动认知与劳动价值的回归,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应结合各科教学,挖掘蕴含在各科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形成教育合力,使劳动教育经常化、日常化,挖掘劳动教育中心理育人的优势,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心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心理小测试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