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和创新

2021-12-06 11:54李天丽
关键词:政治内容思想

李天丽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这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当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互联网的研究。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占整体网民的93.7%。如果说微博、微信的红利期已过,那么“短视频”则是下一个思政流量新风口,而这其中,抖音作为短视频场域中最具革命性的传播形态之一,吸引着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参与。2018年以来,抖音启动教育政务号项目,各大高校纷纷入驻,以期借助短视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力。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参与人”和“在场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多数”。研究抖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和创新,主动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是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题中之义。

一 大学生喜爱抖音的动因探析

社交媒介作为一种载体,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最大变量和最大增量。抖音因其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等特征,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表达自我、人际维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抖音之所以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青睐,本质在于其满足了年轻大学生追求精神文化、自我实现和圈群社交的需求。

(一)定位精准,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信息需求。持续关注和学习最新信息是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以此保证自身能够与时俱进,不被社会淘汰,不与时代脱轨。而抖音影音结合的呈现方式让信息阅读与理解难度降低,加速了对内容的认知形成速度,高效率地满足了大学生全面、立体获取信息的需求。二是娱乐需求。娱乐功能是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最普遍、最必须的属性。社会不断发展将促使人们产生新的需要,但娱乐依然是公认的根本需要。大学生通过在抖音里浏览、分享、互动和参与等放松身心、宣泄情感、陶冶情操。三是创作需求。大学生对音乐、影像有天然的高热情和创造力。抖音将定位重点放在音乐和创新上,在滤镜、美颜、特效及视频效果样式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参与、创作、录制的热情。

(二)个性定制,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高点便是自我实现,人们往往乐于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于公众视野,以获得别人的关注及称赞,抖音通过“个性定制”满足了青年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一是数字造颜,迎合青年审美。抖音强大的“美学功能”,使“平庸图像”转化为“视觉奇观”成为可能,也促使当代大学生对美和时尚的追求得到充分激发,实现展示美好自我的愿望。二是自我赋权,实现个性释放。大学生追求个性解放、思想独立和标新立异,在抖音上,人人都有“出镜”的权利,人人都有成为“明星”的可能,这迎合着学生释放天性、追寻真我的内心世界,进而促使大学生主体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认同。三是释放自信,刺激用户表达。随着圈层化的不断加剧,大学生之间的交流范围变得狭窄,这也使得个人的受关注度降低。而抖音恰恰弥补了这一个短板,大学生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表达现实生活中不便表达、不敢表达的想法,并通过播放量、点赞量等直观数据得到反馈,获得网络世界的“存在感”[1]。

(三)粘性互动,为学生提供圈群社交需求

抖音粘性捕捉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用户之间能够通过关注、点赞和评论等方式进行互动,形成了独特的题材挖掘与传播机制。抖音的互动模式恰好满足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2]的四个基本要素。一是身体在场。大学生在抖音上通过评论、点赞、合拍等新奇好玩的社交方式不断翻新,跨越物理空间的限制,通过场景直播营造“身体在场”情景,为实现远程交流增加可能。二是圈内关注。抖音的算法推荐、多状态发布方式以及私密交流功能,让同质用户不断“集结”,从而形成相对稳固的虚拟社群。而大学生的社区圈层效应往往更促进了他们向身边的朋友分享相关创新类视频,实现口碑传播。三是共同焦点。抖音触发互动的关键是对话题的引导,利用算法对用户进行潜在分类,无论是何种互动行为,用户所能关注到的基本是趋同的内容,这为用户提供了引发共同兴趣或行动的焦点。四是情感体验。抖音的主题设置与社会关系度极高,从学生榜样到宿舍琐事,从校园风光到课堂百态,无所不包,成为内容产出与互动分享、迸发交互情感能量的动能。

二 抖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抖音繁荣的背后也透露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以及存在的隐忧。

(一)“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导致价值传递乱序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尚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但其影响力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限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而抖音“去中心化”的算法推荐机制将传播形态由“纵向”变为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网状”模式,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广泛和无序。同时,抖音通过“算法”精准聚类,激活用户间的情感共鸣,打造了交互性更强的网络短视频社交,从而造成价值传递的无序难控。

(二)流量化的庞杂内容引发“讲台危机”

抖音操作便捷,借助软件功能,可以轻松完成视频制作全过程。参与门槛低叠加“流量经济”的促使下,某些网络短视频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度,制作出漠视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的内容。而风行的网络话语以调侃、八卦、吐槽等夺人眼球的方式构建起新的话语体系,潜移默化地解构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谕”话语,他们在思想价值层面所体现出来的以解构主流、去中心化、否定权威倾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被严重稀释,甚至使大学生产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拒斥[3]。

(三)沉浸式的刷屏体验异化大学生自我建构

抖音碎片化、感官化的特征,迎合了大学生填补闲暇时间的需求和获取感官刺激的心理。大学生在“刷屏”的同时,将真实与表象不断融合,持续动态地塑造着价值认同,为自我构建的形成奠定认知基础。尽管抖音的宣传语是“记录美好生活”,但这种“记录”携带着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部分视频也逐渐演变出“剧本先行”的特征,倾向于呈现“理想自我”和“理想生活”幻象。大学生在浏览视频的同时,与这种“视觉幻想”进行共情、体验,真实自我则被逐渐掩饰或边缘化,从而异化了自我的认知。

(四)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消解教育内容整体性

传统课堂的知识获取往往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教师会传授知识点的起源、发展、成熟乃至灭亡的过程。短视频传递的“瞬时知识”或许能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却无法知晓理论的来龙去脉。在抖音,大学生的认知被一个接一个的短视频打破成很多零星块状,没有聚焦,更没有总体性的视野,难以建构起完整的认知体系和知识体系。

三 抖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的契合点

抖音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天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民视角叙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4]。”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源一般以官方权威发布的文件、教材、著作、文章为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术性和严肃性,大学生接受程度往往不高。而抖音恰恰具有平民化、大众化、接地气的优势,将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降低大学生对严肃说教的拒斥,用贴近学生、生动鲜活的影音展现大学生奋斗、拼搏、积极向上的青春样态,提升大学生对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可度,提高教育传导的亲和力。

(二)情境交融呈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抖音巧妙地贴合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其鲜活的形象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刺激。抖音将音乐节奏、剪辑特效、酷炫滤镜融为一体,配合视频画面给用户带来震撼体验,给内容传播增添记忆点,从而增强内容输出的感染力。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音乐和语言融合在一起,营造“感同身受”的表达氛围,强化表达力与感染力,从而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

(三)信息密集输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不难发现,传统教育所采用的静态文字、图片已显出“低效”的弊端。而一个15秒的短视频,通过影音图文调动观看者的多个感官,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阐释内容,所能传达的信息密度甚至超过上千字的文字内容,且更便于理解和传播。抖音的推送机制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恰好接轨,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内容输出效率的诉求[5]。

(四)教育场域延伸,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主要存在于课堂之中,再精彩的内容也难免有“隔岸观火”之感,抖音弥补了传统课堂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教育的“疆域”,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第二课堂的充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抖音“裂变”式的传播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

四 运用抖音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高校应发挥抖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用价值观为技术赋能,以“思想政治教育+抖音”的优质内容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对冲抖音消极低俗的内容乱象,增强主流价值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笔者认为,运用抖音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定位、内容、体验、技术和团队五条路径着手。

(一)明晰定位,锚准思想政治教育“人设”。

高校要立足优势精准定位,打造“校本化”的抖音记忆标签。一是提高站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及有效的辩证思维方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在抖音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打造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工作平台”。二是整合媒介资源,坚持差异化。针对高校已有的校报、新闻网、微博和微信等载体,“抢滩”抖音平台可能会出现“新瓶装旧酒”内容同质化趋势。为此,应注重抖音与其他媒介平台的差异化运作,结合抖音平台优势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点,起到“取长补短、如虎添翼”的效果。三是立足本校校情,坚持突出特色。结合本校校情、专业特色和地方优势,找到适合切入点,如公安类院校的警校特色、艺术类院校的艺术表达、理工类院校的实验科普等,以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及行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内容为王,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6]。纵观抖音头部账号以及热门视频不难发现,只有精品内容才能从短视频红海中脱颖而出。打造精品内容应遵循以下几个标准:一是要有深耕的垂直领域。高校应锚准某一领域,持续深耕,如校园新闻类、典型人物类和科研动态类,形成统一化、风格化和栏目化的内容作品。在垂直领域的发展上不断增加内容板块并不断开拓新兴品类市场,以满足细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二是要有正向的价值传递。推选符合主流价值的优秀作品,正能量的“网络大V”和正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三是要有可持续的系列作品。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应注重把握“个人”与“群像”的统一关系,线上和线下的贯穿关系,主题和主旨的逻辑关系,形成有特色、有品牌、有口碑的系列作品,充分发挥完整性和持续性的作用。

(三)注重体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屏”化人

一是以“键对键”化解“硬碰硬”。针对抖音评论区这块尚未开垦的“思政荒地”,主动发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过激、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视频和言论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和批评,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使评论区的开放性和娱乐性向思想性和政治性转向,突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以“面对面”实现“心连心”。以“出镜”的方式呈现给大学生,增强教育对象的感官刺激,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高校在抖音上发布各具特色的短视频内容,加强思想疏导和心理防疫,反响甚好。三是以“线上”联通“线下”。重视线下场景应用,打造“抖音+”生态服务圈,构建全息“网上大学”。如“抖音+招生”“抖音+就业”等,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网上办公、学习、参观校园等。如疫情期间,抖音联合武汉大学等五所高校直播赏樱就取得良好的反响。

(四)技术赋能,激活思想政治教育潜能。

一是变“被动”为“共振”。部分思政工作者对于新兴传播形态,只能被动接受,不敢主动出击,究其原因还是技术短板。高校要主动创造条件,如优化拍摄设配,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的视频制作基地,帮助思政工作者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深入挖掘技术优势,让抖音与思政在共生中谋求发展,实现“同频共振”。二是变“颜值”为“言值”。不难发现,越是内容优质、排版良好、制作精良的视频越能吸引用户关注、分享和点赞。因此,除了技术“硬实力”外,还应加强创作“软实力”,从剧本编写、表演技巧、审美构图甚至是道具妆造上下功夫,从而更好的传达思想观点。三是变“载体”为“矩阵”。要充分认识到抖音仅是内容的“载体”,不应“单独作战”,可整合微博、微信、校电视台和广播站等形成立体化、多样化和互动化的传播矩阵,根据平台特点进行信息的共建共享,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全息、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五)团队协同,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多方共赢

一是组建高素质、多维度的PGC团队。PGC是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即“专业生产内容”。应充分发挥高校职能部门、各级院系、党团支部和思政教师等队伍的优势,建立以学校官方为主体、二级学院做支撑的新媒体矩阵,实现有效联动,打造线上线下共同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如推出“一校一品”,“一院一品”等,成立“网络名师工作室”“抖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等,以专业的网络思政研究、实践、培训提供高质量内容。二是鼓励学生创作热情,激发UGC活力。UGC是User-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即用户生产内容。应建立筛选机制、奖励机制,对优秀作品给予报道转载,引导大学生用户主动作为,以合理、正确和客观的方式参与其中,激发创作灵感和热情。如2020年7月,抖音发起“#你好大学生”活动,吸引了14.4亿次的播放,带动了一批大学生以UGC创作模式参与进来。三是借船出海,开发MCN模式。MCN是Multi-Channel Networ的缩写,即多渠道合作。除夯实自身建设外,还应加强对内、对外的合作,构建“高校+”MCN模式。如与抖音平台联合创立工作室、拍客中心,如结合重大宣传节点,策划共建主题活动,于高校而言,寻求流量扶持、加权推荐,以算法助力精准思政;于平台而言,增强了优质内容的生成;于教育对象而言,听到了有价值的好故事、好声音,实现多方共赢[7]。

猜你喜欢
政治内容思想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