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梅,张宏杰
(广饶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广饶 257300)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又名秋幕毛虫、网幕毛虫等,是一种危害大、易传播、繁殖快、难根治的国际性检疫害虫,1996 年东营市首次在河口区发现美国白蛾,2004 年广饶县在丁庄镇首次发现美国白蛾。目前美国白蛾在广饶县呈现高发多发趋势,对林业生态建设构成严重威胁,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严重影响。
美国白蛾1 年发生3 代,有卵、幼虫、蛹、成虫4 个虫态,发育历期不整齐,虫期重叠发生,3 代交替为害。成虫体长13~15mm,翅展23~42mm,体白色,只有越冬代的雄蛾前翅散布数量不等的淡黑色斑点,前足基节、腿节橘黄色;卵球形,直径约0.4~0.5mm,初产卵淡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近孵化时呈灰褐色;幼龄幼虫黄绿色,老熟幼虫灰黑色,有光泽;蛹体长8~15mm,初淡黄色,后为褐色、暗红褐色。
美国白蛾主要喜食的植物有桑树、杨树、白蜡、榆树、柳树、泡桐、刺槐、多种果树及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多种农作物,寄主植物多达49 科108 属300 多种。美国白蛾以幼虫为害,具有暴食性强、群居网幕为害的特点。一般1 头幼虫一生可取食大型树叶8~15片、小型树叶18~23 片。
美国白蛾繁殖能力较强,1 只雌蛾平均产卵量500~800 粒,最高能达到1500 粒以上。1~3 龄幼虫在网幕行群居生活,4 龄以后破网满树为害,严重发生时吃光吃残寄主叶片,影响树木的抗逆能力和正常生长。随着物流行业发展,各类交通工具往来频繁,为美国白蛾远距离传播提供了可能,传播范围逐年扩大。
美国白蛾适应任何环境,在低温-16℃、高温40℃的恶劣天气中仍然能存活,在臭水坑、杂草丛等环境条件不好的地方亦可生存。美国白蛾发生严重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
美国白蛾1 年3 代,完成1 代生活史要经历成虫、卵、幼虫和蛹4 个发育历期。当4 月份气温达到15℃以上时,越冬蛹即羽化,成虫寿命3~11 d,交尾后产卵于叶背,卵粒绿色,单层排列成片状。5 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结网于其内取食,行群居生活,1~3 龄虫在网内生存;4 龄后破网分散取食,食量猛增。第1 代幼虫为害期为5 月上旬-6 月下旬;第2 代幼虫为害期为7 月上旬-8 月下旬;第3 代幼虫为害期在8 月下旬-10 月下旬。第1 代幼虫发育比较整齐,第2、3 代幼虫出现重叠现象。9 月底-11 月上旬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化蛹越冬。
美国白蛾防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工程,只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整个工程才有生命力。因此,需要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林业部门和相关部门通力协作,通过电视、报刊、微信、网络、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美国白蛾识别技术和防治知识,并及时给予防治指导,以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防治的主动性,有效预防和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营造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预测预报是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前提,要提前开展细致的监测普查,充分掌握美国白蛾发生发展情况及分布特点。建立固定虫情监测点,定期实时监测美国白蛾的发生量及发生时期,确定规划好防治的最佳时间。各级相关检疫部门要认真开展植物检疫工作,杜绝疫区内的林木未经处理就调出或调入情况的发生,重点查处无检疫证运输等违法现象,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的传播。
美国白蛾防治按照“属地管理、各负其责、区域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由所在政府具体负责防治工作,林业部门做好技术指导,相关部门做好协同配合防治。基层护林监测人员,一旦发现疫情及时汇报,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具体的疫情迅速作出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封锁疫情区域,各方协调统一防治、联合作战,全面清除美国白蛾,遏制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5.1.1 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网幕期,护林员巡查林区发现网幕后,立即用高枝剪将网幕剪下,剪除时尽量避免破坏网幕,以防幼虫从网幕掉落后再次爬树为害。剪除的网幕就地挖沟深埋和焚烧处理。
5.1.2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近年来,广饶县在部分林场、种苗基地安装了一定数量的太阳能杀虫灯,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飞蛾,集中处理诱到的成虫,可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成虫产卵的数量,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5.1.3 蛹期防治。一是挖蛹灭虫。利用美国白蛾集中在树干老皮裂缝、林下土壤、砖头瓦块缝隙、枯枝落叶及柴草垃圾堆中越冬的习性,在10 月份—翌年3 月份美国白蛾越冬期,将蛹挖出,集中消灭。二是围草诱蛹。美国白蛾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m 处,用绑草把方式诱集幼虫化蛹,化蛹结束后解除草把就地集中销毁。
5.2.1 林区释放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一种寄生峰,是美国白蛾的天敌。近年来,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广饶县通过在孙武湖生态林场、李鹊种苗基地每年投放周氏啮小蜂3 万枚,实施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措施。目前看,周氏啮小蜂防治效果明显,因其具有个体小、飞翔力强、寄生率高的特点,达到了生物控制美国白蛾的效果。
5.2.2 喷洒生物农药。美国白蛾在2~3 龄时选择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者苏云金杆菌500 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另外,可应用性信息素干扰雌雄成虫的正常交配,阻断成虫产卵链条,降低其后代基数。
5.3.1 喷药防治。利用大型喷药车、高压机动喷雾机等喷药机械对树木进行喷药防治,使用药剂可选择阿维菌素、灭幼脲类等无公害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菊酯类药剂。
5.3.2 喷烟防治。选择无风的天气,在早晚(或阴天全天)利用弥雾机对郁闭度大的林分喷烟熏杀美国白蛾。
5.3.3 飞机喷药防治。根据调查监测数据和美国白蛾发生动态,科学分析美国白蛾发生发展趋势,制定飞防方案,在美国白蛾幼虫为害期实施飞机集中喷药防治,药剂可选择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灭幼脲类等无公害农药,可大面积消灭幼虫,压低虫口基数。
通过研究美国白蛾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建议在防治过程中本着科学合理的态度,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日常的监测管护、预报预警,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及措施,一定能有效杜绝美国白蛾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蔓延,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