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傩舞的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

2021-12-06 08:25秦琳子杨焕焕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徽州面具文化遗产

陈 玲, 秦琳子, 杨焕焕

(1.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21;2.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3.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徽州傩舞,是一种戏剧现象或宗教祭祀活动,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未知世界(天、地、鬼、神)之间彼此呼应、相互往来;也体现出一种自古至今的动态文化现象,从孕育、形成、发展到流变等各阶段,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芦溪傩舞是徽州傩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文化生态保存较好。本文以芦溪傩舞为例,在调查其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傩舞活态传承对策,以期为徽州傩舞的保护和活态传承提供有效路径。

一、芦溪傩舞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一)传承人现状

芦溪傩舞目前没有演出戏班,只有表演队,表演时需组队演出,傩舞表演队约有十二、三人,表演时由八人佩戴面具进行表演,四人击鼓敲锣为伴奏,场面热闹。角色的分配和队伍的组成较为固定,但傩舞表演者年龄老化,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演出人员均超过45岁,是目前芦溪傩舞比较突出的现象。

具体到芦溪傩舞传承人,从国家级到省级、市级皆有获批,具体情况如下: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汪宣智(1932年-2015年),芦溪乡芦溪村芦村组人,2012年12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主要饰将军、牵狮、刘海、跳和合等角色,为芦溪傩舞班第五代传承人之一。1950年,18岁的汪宣智便开始在傩舞班学习傩舞表演,跟随傩舞班各地巡演,从而对傩舞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传承老一辈表演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对傩舞加以创新。除表演外,1952年至1968年他学习裁缝并在平里缝纫社工作;1968年至1990年在芦溪乡综合厂务工。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汪顺庆(1939年-),芦溪乡芦溪村芦村组人,2008年10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主要舞狮子、鼓乐伴奏等角色,现为芦溪傩舞班第五代传承人之一。他于1948年至1951年间跟随父亲学习舞狮(傩舞),1951年至1956年间在芦溪小学读书,1956年至1966年间,担任过芦溪乡政府通信员、县公安局民警、县木材指挥部保委员、文书等职,1966年回家务农并传承傩舞至今。汪顺庆平时以务农为主,在七八十年代,当舞狮可作为一个单独的演出项目时,他会在正月或农闲时在县境范围内沿村演出,以赚取一定表演收入补贴家用。

3.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汪尚东(1972年-),芦溪乡芦溪村芦村组人,于2013年10月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汪尚东主要演将军、引狮、刘海等角色,现为芦溪傩舞班第六代传承人之一。1985年至1994年间学习理发、驾驶技能,在外务工;1994年回乡跟随叔叔汪永昌学习傩舞,至今仍在传习傩舞技艺。

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在乡政府和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下,经过傩舞传承人的不懈努力,芦溪傩舞得以传承发扬,芦溪傩舞班演出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多次参与市县组织的重大节日庆典、民俗汇演等活动,并应邀到各地进行表演展示。

(二) 传承与发展现状

清代的傩舞由于宣扬封建迷信等旧思想,传承就此中断,且很多傩舞艺术文化失传,如服饰面具剧本等。直到1989年,改革开放大时代,当地文化局又重新拾起这项埋藏多年的珍贵文化遗产。村里的老师傅们采用回忆的方式,尽量还原出了损坏面具的原貌及原始传统傩舞的表现形式。

1.演出的常态化

芦溪傩舞盛行于祁门县芦溪乡的一部、二部、五部的聚族居的家族中,又称平安舞、“乡人傩”,通常在腊月、立春和端午演出,以祈驱邪扶正,保佑人口平安。

历史上徽州地区贫富悬殊,大户人家多是名门望族、富商,有世袭的佃仆。平安舞的承应者,以自耕农和佃仆为多,称“小户佬”。大户人家子弟并不直接参与。宗族中有祠田,为平安舞提供必要的费用。所以祁门傩除在一定期限内为大户服务外,也可以沿门行傩。活动时间为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六在本村表演,正月初七以后则可以逐村为许愿人家行傩,远至江西。祁门傩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在清同治《祁门县志》卷五“风俗”中有简单记载:“岁,傩以驱疫。”芦溪汪村的平安舞分仪式或傩舞两部分。每年正月初二早上,在面具(当地称“回回”)“坐堂”的村落请神。当年演出活动在哪里结束,面具即在哪里入箱、上龛供奉,称为坐堂。

2.承习的多样化

自2015年起,芦溪中心学校便组织开展走近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学习活动。由非遗传承人汪顺庆逐个带上四种不同的面具,进行傩舞四大主要剧目的表演,让中学生走近傩戏,了解傩戏。每次表演过后,汪顺庆都会在现场随机挑选了几位学生,进行了手把手教学,一招一式都不得马虎。被挑选的学生会头戴面具,学习傩戏表演,芦溪傩舞以走进校园传承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也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

3.影响的扩大化

傩舞走出徽州,芦溪傩舞班也多次参加宣传活动,如上海中美文化交流表演,市闹元宵赏民俗傩舞演出,承办了祁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祁门红茶节上的傩舞表演,芦溪乡新春特色民俗表演,另外中央电视台也来芦溪拍摄傩舞专题片,安徽电视台《安徽人文地理》摄制组拍摄《芦溪徽州傩舞》专题宣传片,多元化的宣传渠道让芦溪傩舞走出徽州,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二、芦溪傩舞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表面看起来芦溪乡傩舞活动丰富,但依然存在很多实质性的问题,傩文化依然难以跳出盛衰相继的历史轨迹。目前,傩舞的传承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荡涤,其嬗变与衰落的情势已显现。

(一)传承后继乏人

傩文化在其实际的传承与发展中同时具有稳定性和脆弱性的特征。其中,“稳定性”来自于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大众普遍的文化倾向;“脆弱性”则来自不断跟进的时代和日新月异的审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傩舞的“脆弱性”变得尤为突出。事实上,从历史经验就不难看出,作为一种传统艺术,要想继续发扬光大,就要处理好傩舞艺术带来发展与传承的契机和危机。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傩舞艺术变得越来越脆弱,城乡流动导致了傩舞传承的失衡与无序,城乡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娱乐消费的取舍,城市文化建构中对传统艺术的忽视和改变,这些因素都向传统傩舞的发展与传承提出了挑战。从芦溪傩舞来看,傩舞表演艺人年龄偏老、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既有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的影响,认为傩舞表演是种迷信行为,应该打击,傩面具被大量烧毁,艺人被迫害,导致许多人不敢从事这一职业;也有经济原因,年轻一代认为跳傩舞微薄的经济效益不能满足他们对生活的需求,还不如外出务工挣钱;另外,芦溪村大部分艺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部分甚至是文盲,整个傩舞传授过程靠师傅口传,有文字记载的甚少(非遗传承人汪顺庆用口述的方式,让旁人记录傩舞表演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好的传承方式,但根据记录的文字可知舛误颇多),加之年轻人受时尚文化的影响,传承者甚少;传承人年纪偏大,力不从心,比如汪顺庆老人在年轻时主要负责舞狮子,鼓乐伴奏等角色,现今82岁,已经无法舞狮子,跳傩舞。

(二)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导致无法有足够的经费支撑传统傩舞的前行,可用于傩文化传承、发展、研究的基础设施也受到了限制。传统傩舞从业人员生活待遇低、后继人才匮乏,傩文化研究队伍经费不足,民间传统教育难以维持,老艺人待遇低,其艺术成就并没有及时获得整理和传承。传统傩舞的文化生态系统被打破,傩文化教育所具有的传承意义难以彰显。虽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遗产项目,因缺少专项经费支撑,难以实现全面的保护和正常的演出。对傩文化品牌缺少足够的宣传力度,传统傩舞表现形式缺少足够的保护意识,传统傩舞艺术在当代文化格局中渐趋边缘。从芦溪傩舞来看,在傩舞传承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经费困难等问题,演出收入为一人150元一天,只有获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才有每年三千元至一万元不等的补贴。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傩舞艺人而言,申请补贴亦有一定难度。所以,收入低、经费不足成为傩舞传承的又一大障碍。

(三)部分剧目、技艺失传

在芦溪傩舞的传承过程中,傩舞技艺不能完整的被承习。原有剧目二十几种,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和群舞。但目前芦溪乡文化站展厅留存的剧目有五场,分别是《盘古开天地》《将军杀土地》《刘海戏金蟾》《跳和合》《狮子报平安》,而现在芦溪傩舞表演只保存有四场。再则演出技艺也存在失传现象,以汪顺庆为例,他的父亲在傩舞表演时技艺高超,能上刀山,下滚地,招式也是让人眼花缭乱,汪顺庆虽然继承了父亲的傩舞技艺,而真正开始重视傩舞时,汪顺庆已有四十来岁,身体早不如从前,一些传统动作对于汪顺庆来说是非常难的。除了技艺大不如前,傩舞的表演时间也逐渐缩短,为了适应现代人的接受情况,很多节目单位对傩舞表演有着相当严格的时间限制,把最初两个小时的傩舞表演硬生生缩短至二十分多钟表演完成,三式简化成一式等多处进行了简化。有些表演单位并不重视傩舞艺术,认为傩舞表演无声,表演形式毫无意思,甚至要求把表演时间压缩到五分钟,这就人为地导致了傩舞的表演失去了味道。

三、保护与传承对策

(一) 加大经费投入,推出专业高效的保护措施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这是我国政府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护的指导方针。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县文化局、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芦溪傩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出台相应政策来保护这一珍贵民间文化资源。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提供物质资助和理论技术支撑。给予非遗传承人合适的资金补助和荣誉奖章,让他们知道国家重视他们,他们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进而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给予艺人一定的演出补助激发他们的演出热情;大力支持非遗研究工作,加大对科研工作的资助力度,在保证珍贵文献不被破坏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式保存相关文献资料;政府鼓励傩舞艺人到学校进行传承宣传活动,激励青少年学习傩舞,组织专业学者开展祁门傩舞理论研究和考查,并和徽州其他地区的傩舞傩戏表演进行类比总结,形成徽州傩舞研究链,只有对傩舞知识了解透彻后,才能对其进行下一步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设立专门的徽州傩舞传承人机构,不仅设立而且要落到实处并监督其做实事;加强对文本资料的整理工作,对每个时期的文献进行详细的注明,并列出索引目录,以便研究者的借阅,也减少了文献的损坏和缺失;为了保证徽州地区傩舞资料的完整性,政府应该鼓励支持高校学子研究其他学者还没有研究的地区,并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举办徽州傩舞艺术节或者文化节,邀请全国各地傩舞艺人来会演,邀请各地的研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使徽州傩舞走出徽州,与外界接触,进而形成中国傩舞研究链、演出链、旅游链。

(二)加大培养力度,着力于传承人的打造

文化遗产想要保留下去,关键是人去传承,所以傩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人。但芦溪傩舞的传承者大都对傩“文化”一片空白,理论素养方面较为欠缺,他们在传授后人的过程中,主要着眼于技艺方面,却忽略了傩文化的真正内涵。老一辈的传承人在传承绝技、仪式等方面十分有成效,而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更要注重“傩文化”这一理论素质的培养,包括傩舞的历史与演变,关于傩文化的理论及相关评论,可以把傩舞和傩文化整理成书籍,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为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的出路,这对于傩舞的传承与保护至关重要。傩舞传承人还要有兼容并蓄的创新精神。傩文化传承者要在纵向上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在横向上包容多民族文化艺术,集精华其糟粕,光大自身文化。同样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储备,能够找出与傩舞剧目对应的历史文化渊源,能从理论层面来解释不同的剧种,对傩舞的发展传承要有一个清晰的文化定位。

(三)加强重视程度,形成全民保护的意识

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靠社会传承,即父母、师傅等来进行传承活动。而当代社会,人们大多进入学校学习知识,教育部可以借助当前已经普遍适行的“进校园”“进社区”“非遗日”等公益活动,把傩舞表演编入学校课程、组建校园傩舞表演队、举办傩舞表演传承人培训班,聘请傩舞表演艺人进校园,重新拾起“傩舞传习所”的存在价值。同时,可以将经典剧目进行排演、推广,与社区文化建设建立联系,用傩舞经典来夯实群众文化生活,让传统傩舞拥有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推动傩文化的社会传承和校园传承并举的保护措施。

(四)创新保护形式,以发展来促保护

1.傩戏与旅游开发结合,创新演出形式

过去以来,芦溪傩舞表演参过各类表演,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下一步依然要在保护中发展,不仅仅在徽州,更要在全国甚至全球的文化交流会中增加展演场次,通过广泛深入的展演与交流,扩大傩舞表演的传播力。鼓励民间组织对于民间傩舞经典的研修、传习和搬演,借助地域文化的力量,将民间与地方文化生态结合起来,延续和推广民间业余组织对传统民间普及的重要经验。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民俗旅游。发展民俗旅游要兼顾可持续发展,它应是商业化和民俗化相结合创新性的保护。随着人们对于旅游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人们对旅游的质量和娱乐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发展民俗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还使傩文化可以继续传承下去。比如剧目可以纳入体验方式,采用两种方式传递给游客,一是艺人表演,游客观望;二是体验式,艺人表演,游客加入。对于芦溪这种沿村表演的傩舞来说,可以依靠村里特殊的景点来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可以把游客当成是一道风景,比如一棵树、一个仙女等的设置,根据剧目的不同有所不同让游客身临其中,享受沉浸式旅游的乐趣。

2.傩戏与文化开发结合,创新傩戏衍生品

应该继续研究挖掘和整理傩面具、剧目、道具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把这些整理成册以通俗易懂并幽默的方式传递给游客,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一些关于傩文化的有趣小故事,针对不同的受众制作各种风格的傩文化宣传手册可以有漫画风、文艺范、经典版、浪漫版等不同风格。比如,傩面具基本上是恐怖的面容,可以加工成符合时代潮流的逗比、可爱、高冷等风格的可供游客戴的简易面具,但要保留面具原本独特之处,例如犄角、獠牙、胡须等。傩面具也可以应用到文化旅游衍生品上,比如旅游产品的外包装,当地特色餐饮的造型设计,这些都可以用傩面具的抽象变形来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并赋予其辟邪带来好运的文化内涵。现在傩面具旅游开发衍生品基本上是一些钥匙扣、书包小挂件等,无论应用到哪里,其文化内涵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傩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当地政府、文化局、教育局应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重视傩文化的创建,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与支持。推动傩文化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与保护,可以使傩文化的重要资料得到很好的保存,还能推动民族民间舞蹈以及芦溪村先民历史文化的科考研究,更是对人们道德精神层面的提升。积极发展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工程,我们要倍加珍惜和维护。

猜你喜欢
徽州面具文化遗产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徽州人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面具给我的惊喜
面具中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