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君艳,夏浩军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也提出更高要求,此背景下,五感设计理念被应用至园林景观设计中,借助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及视觉等多种感官的调动,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层次,还可帮助人们在观赏园林景观时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官感受,借此不仅可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外,还可为人们放松身心提供舒适空间,由此可见,将五感设计应用至园林景观设计中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即围绕五感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五感设计中的五感主要包括人的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及视觉等感觉器官,而所谓的五感设计即指借助人体感觉器官的调动,结合各器官特点完成相应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借此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立体的景观观赏体验,强化人们园林景观的空间体验感。约翰·O·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场地的规划与设计》中指出,人们所规划的并非为场所,并非为空间,也并非为内容,人们所规划的重要内容实则为体验。实际生活中,五感设计尤为常见,因设计不同为人们呈现的体验也各不相同,如被动或主动的体验,好或坏的体验,如在公园散步时所感受到的鸟语花香;外出游玩途中,碰触古老建筑时所感受到的沧桑;回到家中所闻到的饭菜香气等。分析上述情景发现,实际生活中充斥着体验,而如何借助感觉器官特点的充分利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景观观赏体验则为景观设计人员需考虑的重要内容。以科学视角分析,人体的触觉、味觉、嗅觉、听觉及视觉等感觉器官为互通的,因此,仅选取某一方面感觉器官单独展开设计不具备科学性,体验设计中多存在以某一感觉器官为主导的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只有不断强化五感间联系,方可加强人们对事物的体验效果,深化人们的感觉认知。如以海市蜃楼为例,人们借助视觉感官仅能观察到庞然大物,若增加听觉、触觉体验,则会发现海市蜃楼是一种错觉。景观设计人员将五感设计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中,除可实现人们对空间认知的强化外,还可借助五感的调动推动人们的情感在观赏中得以升华。原研哉曾指出,人不仅为感官主义接收器组合,也具备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可结合自身记忆在脑海中完成多种形象的构建。人脑中所出现的多种形象多为人体的多种感觉器官交织形成的,由此完成一幅宏大画面的建立,此即为设计师所处的领域。
人体所有感官的主导即为视觉感官,视觉感官可将环境信息向人们直观传达,所以,视觉景观可为人们提供更为直观的感受。园林景观设计中,肌理、色彩及形体为视觉设计的主要构成内容。首先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形体方面。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到标志牌,大到滨河景观带,上述看似不同的景观设计,实际上构成设计的基本元素均为点线面体,园林景观设计中较小的且成为视觉焦点即称之为点;线即指园林景观中具备方向性及连续性的视觉元素,线具备独特的形状,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河流、绿地及道路等均为线;面即指景观设计中可向多方面伸展的视觉元素,面的形状可为扭曲的、平整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景观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能否实现面的良好掌握将会对景观整体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景观设计中的三维实体要素即为体,在园林景观中体可表现为雕塑等实的质体,也可为建筑等开阔的空间体,换言之,景观设计中的诸多实体要素均可纳入体的范围。其次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色彩方面。人体五感中针对色彩具备更高的敏锐度,如在生理层面,人们因色彩的不同将会产生相应的距离感及冷暖感。此外,因仅个人兴趣爱好、审美情趣及民族风俗等差异,使得个人针对色彩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色彩的明度及色相等所产生的感受也各不相同。以某一空间环境为例,一个园林景观的背景色调即为建筑的色彩,此也为园林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内容,城市中所设立的标识牌即为园林景观的基础色调;此空间中的流动人群为前景色,上述色彩间的合理搭配、控制在园林景观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肌理方面。物体表面的视觉、触觉特征的综合即为即指肌理,主要涵盖质感、纹理两方面内容,纹理即指人体借助触觉所感知到的式样、图案的平面特征,生活中常见的纹理多为格子装纹理,或条状纹理等。质感即指人体借助触觉对物体表面立体特征所形成的感知,主要表现为粗糙的,或光滑的。结合感知距离差异,可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对园林景观肌理加以掌握,如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主要观察内容为多种基本材料的肌理;中观层次中所观察的主要内容为建筑细部及材料组合等所构成的肌理;宏观层次中所观察的主要内容为绿化同园林整体肌理间是否协调。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重视上述三方面方可实现景观的丰富设计。
分析人对环境的认知特点发现,其中来自视觉的认知占据85%,听觉占据10%。针对园林景观听觉设计部分,有学者指出零设计、负设计及正设计三种方式,其中,正设计即指以原有声音景观为基础加入新的声音元素,如寺庙中的钟声及竹林中的鸟鸣声等,借此达到烘托环境氛围的目的;负设计即指对原有景观设计中不必要、不协调的声音元素加以去除;零设计即指保护、保存原声音景观状态,不再加以改动。此种设计方式中,为实现听觉景观设计的突显,多设置可对声音加以触发的场景布置、声音装置,此种设计方式也被称作间接设计方式。如日本Shiru-ku Road小公园中为实现原有听觉设计的突出,便设计诸多相关设置,用于自然声音的收集中,此种设计方式收获诸多小朋友喜爱。如以扬州地区的某些庭院设计为例,庭院墙上设置24个圆形孔洞,借助掠过的自然风在高墙位置可产生气流变化,借助气流的改变可产生萧萧鸣声,同腊梅及宣石相呼应,中国部分古典园林中借助山石及植物的巧妙搭配和对自然界的雨声及风声等加以捕捉,借此构建雨打芭蕉的独特景观。
有学者将20世纪定义为视觉时代,将21世纪定义为触觉时代。园林景观中的触觉设计多表现为路的铺设,利用脚的触觉,如当人们散步在卵石路、石板路、沙地及草地等不同材质所铺设而成的道路上时,因脚下触感不同,因此,使得人们在心理层面所产生的感知也各不相同。此外,人的手部所碰触到的园林景观设计也为触觉设计的重要内容,玻璃及石材等不同材质所构建而成的饰面均会使人的手部触感各不相同,同时,饰面的温度、透明度等均会对人们对环境氛围的感知产生影响。如设计园林景观中的儿童空间部分时,需将确保儿童的安全作为重点,因此在选取材料时,应尽量避免硬质材料的选择,此外,为丰富儿童触觉体验,设计人员还可将诸多触觉材料应用至景观设计中,借此针对幼儿早期感知能力的发展而言可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现代园林景观中将人的参与感作为重点,对人的触觉体验加以重视,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多种水景及喷泉的设计即为对人们的亲水性要求相符合,借此可加强人对环境的认同感,还可丰富人们园林景观观赏体验。
实际生活中,每个环境均具备自身独特的气味,如医院的消毒水味、寺庙的香火味、森林的清新味等,此将会对人们对环境氛围的认知、感受产生直接影响。有学者针对园林景观中的嗅觉设计也提出两种设计方式,主要包括负设计、正设计两种。正设计即指以原有环境味道为基础,加入新气味元素,荷花、梅花、玉兰等芳香植物为常见元素,如苏州留园中的闻木樨香轩即借助此种方式完成园林景观设计。此种园林景观设计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应对所加入风向、方位及类型等级加以关注,以免同主题设计产生冲突。负设计主要即指将同环境范围不符的气味借助植物吸收或空气净化等方式加以去除,还可借助设计空间屏障等方式实施局部隔离,也可增加第三种气味,隔离原有气味,实现环境气味氛围的良好营造。
味觉设计主要即指融入饮食元素完成园林景观的设计活动,从客观视角分析,空间环境将会对人的味觉产生直接影响,如当人在烈日下行走在马路边时,人难以产生食欲,若在舒适的环境下,将会有效刺激人的食欲,由此可见,空间环境、人的味觉二者间关联密切,且互相作用。从主观层面分析,味觉也会对人对所处空间的感知产生影响,如当人品尝到苦涩味道时,人在所处空间将会产生悲痛、压抑感;当人品尝到甜味时,人在所处空间将会产生甜蜜及放松感。除此之外,环境色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味觉,如橙色多表示香甜,褐色表示酸苦及青色表示苦涩等。此外环境色彩的明亮程度、强度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味觉的强弱特征加以表示。因此,展开园林环境景观设计时,需对环境、味觉二者间关系加以妥善处理,借此除可促使人们享受优美别致的景观设计外,还可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味觉空间,丰富观赏体验。
结束语: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为提高景观设计水平,需积极引入先进的设计概念,促使所设计作品可同时代发展、人们实际需求相符,借此还可实现园林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发挥,设计人员可从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及味觉设计五方面着手,实现立体化园林景观的设计,深化人们对环境氛围认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园林观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