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探讨

2021-12-06 06:07陈晓洁
花卉 2021年4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街道景观

何 君,陈晓洁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可以反映出当下城市的精神面貌,而在街道园林设计中,植物是重点,多元化、科学化的植物景观不仅为城市增添色彩,个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观还有助于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实现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1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现状存在问题

1.1 植物设计缺乏科学性

目前很多城市街道景观植物设计在植物树种的选择上没有因地制宜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并未结合当下城市的发展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引进一些和城市环境不相符合的植物,不仅降低植物的存活率,还造成资源浪费。

1.2 植物景观缺乏文化内涵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缺少特色,只是单纯地进行植物设计,没有进行文化融合,缺少文化内涵。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有自己的故事。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软实力,它是城市综合实力和灵魂的体现。

1.3 植物景观品种单一,缺少色彩

通过调查发现,当下街道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植物品种单一的问题,大多以常绿树种香樟、女贞为主要行道树种,其他的绿化占很小的比例,缺少色彩和季相变化,无法达到满意的设计效果。

2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应遵循原则

2.1 生态性

植物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同样的生长环境下,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对空间、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在景观植物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各种植物的特点考虑在内,使最终选择的植物可以展现出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街道旁的景观设计是大众比较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植物品种的选择,或者是群落组合形式等,应该从维护、耐受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分析,最好是利用本地植物,符合场地的实际需求,谨慎选择,既要符合自然生长需求,要有符合城市特色。如行道树选择香樟,呈现伞状结果,一年四季都是绿色,对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抗性,可以达到理想化的抗污作用,体现景观植物设计的生态性特点。

团队在做东环线两侧绿化带景观工程项目植物配置中,设计充分考虑项目的生态性,保证东环路两侧的绿量以及生态连续性,因地制宜选择植物品种,采用“大乔、亚乔、大灌木、灌木地被、草坪”复层植物群落,打造植物品种丰富、立面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同时在绿地中加入海绵城市的理念,在整个道路景观中,设计将结合地形和地下管网,在背坡处植入下凹绿地和雨水花园、并整合透水铺装等其他海绵设施,形成完善的雨水循环收集体系,提升东环路的生态价值。

2.2 科学性

街道景观植物的选择和一般园林植物的应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适应性自然也有所区别。所以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将这方面的特点考虑在内,分析街道景观植物的选择是否违背科学规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而在植物的选择上秉承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设计场所的条件进行合理规划,植物的搭配要科学,两者之间应该是共生关系,进而保证群落的多元化,避免群落关系的复杂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团队在做东环线项目时对植物设计秉承着科学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在道路两旁选择以本土植物为主,在组团花境前点缀少量时令花卉,符合经济条件下,增加草木的使用种类。我们应用了20 余种乡土植物,如沙朴、合欢、银杏、无患子、水杉等乡土植物品种。最大限度提高了乡土植物的适应性、抗能性,这是其他外来植物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遇到灾害性天气的时候,相比其他外来植物,本土植物的抗击性能更为强大。所在今后进行道路绿化设计的时候,应该进一步去发展、实验,主动挖掘乡土植物,尽量保证城市绿化乡土植物的多元化和科学性。严格要求植物苗木的品质,施工方对同规格行道树植物品种选择高度、冠幅及分枝点都要统一,确保道路植物景观效果。在琎琳站和南渡站这两个较大的景观节点,我们考虑植物造景在满足观赏性、季相变化性、震撼性的同时兼顾植物空间的合理性。

2.3 艺术性

景观设计具有艺术性,结合植物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分析,将艺术性优势考虑在内,全面展现植物的姿态、芬芳。植物的艺术美主要包括形式美、动态美、意境美。根据不同性质的绿地属性采取不同的绿化设计形式,对植物的色彩、高度进行合理搭配,并注重植物空间布局的意境营造,让植物的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突出四季景观,并注重植物林冠线与林缘线变化的合理与艺术性,体现植物景观的艺术美。

街道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该将植物设计的艺术性特点考虑在内,如若植物变化过于频繁,整个园林则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美感。如若设计不合理,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让街道园林显得过于单一和呆板。因此,植物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设计的艺术性,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变化,给人和谐统一的感觉,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特点。

3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要素分析

街道景观植物设计质量对整个城市人们的精神文明发展具有极强的影响,个性化的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有助于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实现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对外地游人而言,合理的街道园林景观植物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1 植物造景满足人文性设计

历史上每座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韵味,而城市文化则是随着时间历史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理念,既能展现城市内在的品质,还能凸显一个区域的风格特色。街道植物设计中应该将民风、民俗等因素渗透在内,让观赏的人从景观设计中便能感受到城市的特色,对此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团队在做东环线两侧绿化带景观工程项目时为突出宁波奉化城市文化形象,在东环路全线五个重要节点处设立了一系列文化主题雕塑,包括新城形象雕塑、新城名牌雕塑、文化雕塑等使节点的地标性、观赏性更强烈,在东环路上打造奉化区门户形象,展现奉化当地风貌、增强东环路景观的可识别性,将其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景观大道。

3.2 景观植物满足色彩艺术

园林美与植物配色搭配是相辅相成的。植物美最主要的表现在于植物色彩,色彩是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最直接感受,它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如春季银杏与乌桕的叶子为绿色,到了秋季亦银杏叶为黄色,乌桕叶为红色,鸡爪槭叶子于春天先红之后绿,至秋季亦变为红色,这些变色树木随季节的有所不同,变动简单的色彩,因此在植物设计工程中要掌控生物学特性,应用最佳色彩的平稳规律。

团队在东环路植物设计对色彩展现的形式主要运用了对比色、邻近色这两个手法。不同的颜色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对比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带给人们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冷暖色对比增加空间的深远度和视觉感;而邻近色则给人淡雅共存的感觉。我们在东环线灰色的铺装广场上以及大草坪的组团造景中,时花采用橙黄的金盏菊与紫色的羽衣甘蓝进行对比,明亮的色彩,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受光的亮绿色草地上、浅绿色受光落叶树前面,栽植大红的花木或花卉,也能得到鲜明的对比。

3.3 植物造景满足功能性

城市街道园林植物在设计中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不仅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街道园林植物不仅有着降低噪声的作用,还能为来往的人群创造独一无二的观赏空间,更加丰富了城市景观和增添了城市活力。在不同季节让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团队在做东环路项目时兼顾未来周边功能的植物氛围,在考虑现状周边和植物效果的基础上,兼顾未来城市地块发展风貌和景观需求。利用植物形态和树冠高低起伏变化构成立面种植结构;将高大的树形挺拔的乔木分布在地形高点,四周环以中小乔木,灌木及地被分布在外缘;使整条道路的林冠天际线富有变化,极具层次,丰富了城市景观、增添了城市活力。

4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向着更多的层次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城市街道园林景观的需求。对此,城市街道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工作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特点,进行合理分析,并从城市自身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色,构建属于当地城市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名片,展现城市的精神面貌。让人们在观赏城市园林景观的时候,可以真切感受到城市所展现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给人们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街道景观
景观别墅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热闹的街道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街道生活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