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涛
(广州市林华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园林工程的有效实施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技术人员应结合园林工程的现场管理要求、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做好选种、剪裁、移植等管理要求,尽可能提高植株的存活率,了解工程管控中的注意事项,提升园林施工的社会效益。另外,技术人员也应探讨出各项目的成本支出,给予资源有效的分配和控制,解决施工过程的不合理部分。
完善园林工程施工要求及技术要求,确保主体工程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有利于促使主体操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配置出合规的操作技术、操作进度及控制需求,根据园林设计的要求进行管控,提升项目管理的有效性,也能凸显工程管理的综合价值[1]。
工程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可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工作,根据各项目的资源使用情况、项目营收情况确定出可行性的操作方案,有利于降低资源浪费的概率,能够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其中,新时期管理已趋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即在可视化的项目调节中进行资源分配,根据项目协调、控制的要求确定协调方案,进而提高整体项目的合理性。通过确定出园林工程的管理方案、规章体系、责任要求,有利于提高主体项目的综合质量。
本工程为某东南城区一项园林工程,预计工期为150d,主体工程涉及园区内附近的土方工程、园区内道路及广场铺设、绿化工程、园林小品等项目,项目已具备“三通一平”的要求,并采用流水施工的作业原则,秉承《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管控,120d 后,应继续对植株养护600d,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尽可能达到100%。
园林工程实施前工程人员应做好地质的勘测工作,分析施工区域所涉及的基础、关键技术的特征及操作步骤,同时要求放线人员测量好放线点位后确定点位的合理性,再对点位的合理性进行标记分析。例如要求工程人员在可视化软件中苗木、花草之间的距离指标进行测试,分析不同植株的栽种方式及地理位置,探讨树木的美观性特征,以期提高整体园林环境的美观度。通过给予不同植株有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为园内的树木创造生存环境[2]。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植株的放线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异,故需要明确放线的坐标位置,划分不同树木的生存空间,再给予必要的测试,有利于提升放线技术的有效性。
绿化工程在园林工程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各类绿植都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需要完善绿化工程的技术要点,从植株种植、绿化维护、施工管理三方面进行总结,提高应用技术的有效性,具体如下:①选择苗木:苗木选择前应探讨当地的空气、气温以及空气湿度指标,在维护工程效益的同时进行合理选品。例如本工程(广东地区)应选择常绿、喜水性的植株,如乔灌木,分析出灌木丛、草地织锦的生长习性,在保证植株存活率的同时选择适用的树种,能够全面提高植株的存活率;②水肥管理中,应探讨出不同植株的需水量,制定灌溉方案。因此,应当选择“一次性浇透”的方式,根据季节要求进行调整。例如在早春时期应增加水资源的灌溉量,及时渗透有机肥作为支持(增加基肥中的P离子含量),可促进植株根系的快速生长,提高植株的抗倒伏水平;③土壤配置前应运用仪器测试出土壤成分、硬度、含水量以及矿物质含量,评价出适合植物生存的硬度指标,可为植株提供有效的生存空间。其中,确保植株根系部位的硬度指标,可方便其根系组织进行快速扎根,巩固根系区域的通气功能,及渗透功能。因此,应为植株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及时检测植株土壤中的pH 参数,再运用有机化肥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改良处理。在碱性环境下,植株可快速吸收不同营养物质,能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的养分;④病虫害管理中,应分析本地可能会出现的虫害影响,预测虫害发生的环境,要求技术人员进行观察与统计。在此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充分意识到虫害的规律特征,设定特定的防控措施,为苗木的生长营造空间[3];⑤绿化工程中进行做好绿植品种的更新技术,选择特定时期进行苗木补植处理,更换、替换老化、死去的植株,同时进行浇水渗透,为植株营造合理的生存空间。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植株已经不适应于当地环境生态需求时,应及时将其更换与替代。
待做好树种的选品工作后,应依据前期所得到的放线测试结果、土壤指标确定出树坑位置,并给予有效的测试与分析,确定碳酸钙所固定的点位,在标记区域放置树坑。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测试出树坑的直径参数,采用由上至下的挖坑模式进行垂直作业,待坑位深度符合苗木根系生长后停止。通过测试出土球、树坑的直径参数后,可继续进行作业(土球直径-树坑直径<20cm)。最后,应测试出土方工程的要点,避免填土位置不合理的情况,测出树坑口径的位置关系,确保植株能垂直插入树坑中。
苗木修剪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测试出不同植株的修剪要求及修剪方式,探讨苗木的运输时间,可避免苗木根系水分散失的现象,也能提高植株的成活率。因此,技术人员应对苗木的种类进行分类统计,给予不同植株相应的修剪控制。首先,园区内高大的树木和灌木丛采用小幅修剪即可,修剪的枝条主要为缺水致死的树枝及枯叶。其次,园区内生长较为茂盛乔木丛修剪中,主要将剪裁位置固定在树冠区域,根据工程对绿植的外观特点打造出相应的形状,如柳树修剪时可运用该方式。对柳树树冠进行修剪后,能够降低树冠过大对其根系的压力,减少营养物质转移至树冠部分,可促进苗木的生长。若植株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时,可降低修剪频率,将树枝区域老死的树枝进行修剪即可,同时确保树木始终维系在原有的状态。特别还应当给予根系必要的防腐优化,避免植株根系就受到虫害的干预及负面影响,进而延缓植株的正常生长[4]。
在广州地区园林小品的规划设计中,应选择优质、生态、污染性较小的园林小品内容,及时融入当地的本土文化,可提升园林景观的欣赏价值。由此可见,技术人员应测试出合适的园林小品的体量,设立一定数量的桌椅及休息亭,同时在既定位置展示出个性化的造型内容。通过规划定量的园林小品数量,能够给予园林一种美的感受,还能让小品具有一定美化环境的目的。总之,技术人员应注意各园林小品的设计要求及细节,根据关联性的管理方式设定质量控制措施。
管理人员应运用BIM 技术分析园林工程的图纸细则、审批要求以及园林施工方案,依据相关规划需求细化图纸内容及技术要点,再设立流水施工的模式进行管控优化。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切不可随意变更项目图纸,还需及时做好检验测试,保证园林设计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所以,在后期图纸的交底审核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合理分析不同工程项目流程、图纸细则及操作原则,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思想进行审核控制,提高工程项目合理性。
为提高后期绿化工程的质量,需要技术人员探讨当前管理的问题,例如部分操作方法不科学、绿化周期不完整、绿化计划不系统等。因此,管理人员应制定好绿化工程的主体施工计划,分析出工期内120d 中的养护方式,探讨不同绿植对环境、季节方面的要求,尤其是要测试出反季节植株的栽植、养护目标。其中,由于夏季植株的水分蒸发量大,故应一定程度提高树木浇灌的质量,明确不同项目的人、物、财需求。所以,为科学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注意所使用绿化装置的材料使用情况,测试材料的功能性、供应商等要求,待项目符合要求后进行签字确认。待引入工程材料入场后,应采用自动化系统对材料进行抽样分析,测试土方工程中所使用机械装置及土壤的合格性。待材料入场后,养护人员应立即对货物、装置、材料进行维护,尤其是应做好控温、防锈处理,注意各项目的成本投入状况与施工质量的关系,切不可选择不适用、质量较低的材料,进而促使整体工程满足预期效果需求。待完成材料、工艺流程的分析后,应对材料的功能进行模拟测试,测试结果符合规定后可投入使用,能消除材料供应方面的问题。
该工程后期还需持续养护600d,故需要重视对植株的养护管理,根据不同植株对水分、光照、土壤的需求进行统计,切记不可让植株的根系缺水。在此过程中,应配置合理的胶水计划,分析苗木的定性要求、生存要求及生长要求,及时清除苗木周围的杂草,给予根系充足的水分,可提高园林工程景观的整体美观效果。同时,应定期处理土壤中的杂草物质,给予枝干营养液,做好定期打虫技术,进而提高整体苗木养护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园林工程现场技术及质量管理进行中,管理人员应分析管理的注意事项,探讨绿化施工工程的难点问题,给予必要的统计、分析、解决与优化,再配置出必要的养护技术,进而为苗木、植株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提高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