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军
(盘锦市盘山县自然资源(林业和湿地)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盘山 124107)
在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出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原因包括:第一,自身繁衍。林业有害生物可以通过主动传播以及自然动力传播方式进行繁衍,其自我繁殖能力很强,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落实有效处理。同时因为受到生物遗传特性相关影响,使得林业有害生物能够依据所处环境变化对遗传特性进行调整,使得其无法得到根治。第二,外来物种的入侵。随着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国与国之间在林业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为大量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因为外来物种缺少必要的天敌,使得其得到了迅速繁殖,并形成重大灾害。第三,人工造林过于单一。在人工造林工程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所以通常会选择单一树种实施栽种,这样会严重降低森林自身所具备的抗病虫害能力,不利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1]。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雷达技术更加成熟,并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可以与诸多产业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将雷达技术运用到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以及技术推广中,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雷达技术就是通过GPS定位,实现对规定范围的有效扫描,并将所得结果转变为可见的数据,同时在规定区域内对相关数据进行储存[2]。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借助雷达技术对林场内所有生物的信息进行有效收集,而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明确分析,可以对某区域中的各种生物进行区分。通过对区域内生物自身生长趋势以及发展规律的切实观察,可以为科学、合理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显著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推广可以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落实对防治信息的数据化、信息化管理,有效跟随时代发展潮流,显著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有效性。通过对遥感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推广建立相关的数字化模型。运用遥感技术能够对所观测区域进行拍摄,可以使所有信息变得可视化,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的信息分析、整理工作提供有效便利。在遥感技术所生成的图片中,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对树木生长、有害生物发展等信息进行明确了解,使其能够依据具体问题对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制定。目前我国在遥感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发展,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小,尽管依然没有达到最高的技术标准,但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高效,而且准确,从而为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营林技术通常就是森林系统的重新构建、再一次更新、生态维护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具备较强抗有害生物树种的有效选用与培育,显著提升树种自身的免疫力。而在对树种进行选用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保证所选树种的多样性,避免对单一树种的种植,进而为多种类型混交树林的培育创造良好条件。尤其是油松、刺槐的混交林,这样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树木自身对松毛虫的抵抗力,还能够提高油松的成活率。所以在林场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重视对林场树种结构的有效调整,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稳定性,提升树种自身所具备的抗免疫力,为森林资源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推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干截头的提升,运用伐根嫁接以及萌芽更新方式,明显减少树种遭遇病虫害的危害,使林场工作流程得到有效简化,进而使林木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恢复,帮助林场落实对有害生物的切实防治,有效促进林业资源的良好发展。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通过对生物技术的有效改进与优化,有助于防治效果的提升。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落实对树木的有效改善,进而对能够更好适应环境的树种进行培育,显著提升苗木的成活几率,大力促进林业资源的持续、良好发展。通常情况下,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原有树种所具备的抗病虫害能力得到提升,有效融入其他抗病虫性基因,可以使树种基因得到有效改善。虽然现实社会中对转基因技术始终存在争议,但将其应用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确实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较而言,我国的转基因技术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同时因为我国拥有辽阔土地,地域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无法对相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大范围推广和普及,这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造成了相应阻碍。而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推广中,对转基因技术的有效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相关工作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并在不断实践中加大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力度,落实对防治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林业资源的全面、优质发展。
林业资源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林业资源发展过程中,有害生物的生成会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威胁,而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相应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能够重视对防治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明显降低有害生物所造成的损害,尽可能提升林业资源的成活率,落实对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平衡的有效维护,促进林业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