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云
该病的病原较复杂,包括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以及变形杆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等,并以嗜水气单胞菌为主要病原菌。病毒、真菌和厌氧菌与本病发生无关。
这是牛蛙养殖中最常见、危害严重的一种疾病,蛙和蝌蚪均可以被感染。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发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病季节在4-11月份,5-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以春季为多发季节。流行温度是10-30℃,20-30℃是主要发病温度。致病细菌在水体广泛存在,当蛙的养殖密度过高或皮肤受伤时,会因其侵入而导致红腿病。各种人为因素引起的外伤、密度过大、水质恶化、饵料单一、温差过大等均可成为此病的诱发因素。
发病初期牛蛙精神不振,不愿活动,四肢无力,不摄食,随后蛙四肢底侧,腹部下颌等处充血发红,有的指部和趾部充血、出血或溃烂。剖检时肌肉明显发红,肝肿大呈红褐色或黄色,胆囊肿大,肠内空虚或有出血,肾充血发红。蝌蚪发病的症状是肛门、后肢红肿,腹部红色或有出血斑块等。
根据症状,将病蛙腹部及后腿皮肤剥离,观察肌肉有淤血,严重时腹肌及后腿肌肉充血而呈红色,可以出诊断。
(1)科学设计蛙池,面积要适中,池壁和池低要光滑,每池应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2)牛蛙入池前应严格消毒,防止带菌入池,应分级放养,放养密度不要太大。
(3)平时注意改善水体环境,及时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洁净。
(4)投喂营养丰富、经过严格消毒的饵料,以增强牛蛙抗病力。
(5)定期对蛙池、蛙体消毒,改善蛙池环境,一般可用0.3mg/L的三氯异氰尿酸和20mg/L的生石灰间隔消毒。
(6)平时加强管理,发现蛙病及时捞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本病的治疗需外用和内服相结合。
外用药:
(1)用1.5%-2.5%的食盐水,浸洗蛙体5-10分钟,每2天重复1次。
(2)水体用0.5mg/L的三氯异氰尿酸或1.0mg/L的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消毒。
内服药:
在蛙饲料中拌入复方磺胺甲噁唑粉投喂,每千克牛蛙体重第一天用50-100mg,第2-7天药量减半。
(通联:223200,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手机:132227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