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宁,宁甜甜,罗天星
(1.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2.上海市中原中学,上海 20043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形成了富有鲜明时代特质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话语,构建了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民族性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增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影响力、感染力、塑造力,打造了融通中外的生态文明话语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生态治理任重道远,深刻系统地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有助于在全球生态治理的舞台上展现中国的影响力。
任何话语体系的构建都是通过围绕核心话语资源的辩证运动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围绕马克思恩格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届中共领导核心的生态话语等资源,不断提炼、整合、创新而成。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剖析了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为人提供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着人本身,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剩余价值的不断追求导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即人与自然相分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人依靠自然而生存,自然依靠人类发挥内在价值,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这种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相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自然界也通过与人类的物质交换而实现内在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通过两种方式:(1)实践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方式。在实践中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才能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2)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纳入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把人与自然作为复杂多样的统一整体的辩证思维。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话语的精髓,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探索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话语,集中表述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天”指自然,“合”指融合、结合,“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思想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家以“道法自然”为核心构成了最基本的生态话语,“顺天应时”是道家生态话语最具概括性的表述。“道法自然”就是将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看作人世间最高真理,自然是万物的根源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自然是万物变化的基础,万事万物的运行都要遵守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行为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借鉴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价值理念,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习近平指出“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4]6,并创造性地转化、创新性地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话语,“不但廓清了我们理解与应对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华传统文化语境和脉络,而且彰显了我们思考与谋划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华传统文化话语和思维”。[5]
历届中共领导核心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各具时代特征的生态话语。毛泽东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提出“要做出森林覆盖面积规划”“真正绿化,要在飞机上看见一片绿”等论述。邓小平强调环境治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主张用科技提升保护环境的效果和资源利用的效率,提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等论断,推动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怎样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构建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话语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性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两山论”的绿色生产力话语、“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20的可持续发展话语、“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6]的生态系统话语、“最公平、最普惠”[4]4的生态惠民话语、“最严格、最严密”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话语、“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4]127的全球生态治理话语,逻辑严谨、内涵丰富。
“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核心要素,这一话语的提出从根本上建立了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即已提出“两山论”,经过十几年的打磨,其话语表述更为系统全面。“两山论”辨析了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需做出必要的取舍时,一定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将绿水青山看作金山银山,也就是将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补充。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空气、水、土壤是人最基本的需要,是自然所赋予的。保护生态也就保障了最基本的需要,也就是保护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两山论”的绿色生产力话语“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价值论,而且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发展观或绿色发展观,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7]“两山论”的绿色生产力话语内涵不断拓展深化,已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词。
习近平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话语。“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旨在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在保持生态循环和平衡的情况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在论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话语时,习近平指出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发展的要义,发展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从生产的根源上淘汰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提高工业、农业的科技、资金、技术投入,通过技术的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倡导奉行绿色、循环、低碳的消费方式,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实现可持续性消费。
习近平把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加以部署,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话语。“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话语经历了从“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8]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演变过程,坚持按照系统论的方法,从更大范围上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层次地挖掘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山水林田湖草”形象地表述了作为自然生态系统而存在的“山水林田湖草”具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和“生命”价值。[9]习近平将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机的、鲜活的整体,强调“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10],充分彰显了用系统论的方法去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充分强调了生态治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文本话语转换为人民通俗易懂的日常话语,把生态环境当作公共产品说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事关每个人、每一代人的切身利益,提出了“最公平、最普惠”的生态惠民话语。“最公平”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4]8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的小康,人民群众所需的生态环境、生态产品质量未得到充分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绿水青山不仅仅是金山银山,更是人民对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基本要求,生态环境不仅是人民生存的底线,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公平、最普惠”的生态惠民话语体现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11]“环境就是民生”[4]99将自然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将环境治理作为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去实施,让生态成为增进人民幸福的重要指标。因此,将生态治理和民生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了“最公平、最普惠”的生态惠民话语。
针对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4]99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话语。习近平分别阐述了“最严格、最严密”,“最严格”主要强调要将制度作为“硬招”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面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必须“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直到彻底解决问题”[4]107,对于“越雷池”的行为必须严厉惩罚,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最严密”主要指建设系统、严密的生态文明制度,包括建立健全政绩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资源生态管理制度。“最严格、最严密”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话语使生态环境保护从本质上受到重视,对环境保护起到保障作用。同时,习近平强调“生态红线的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4]99,生态保护线的划定能够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红线”的最初含义就是不能逾越的边界或者是禁止涉及的范围,红线一般具有约束性、底线性的含义。习近平用“生态红线”一词就是要确保国家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为了建立最严格、最严密的生态保护制度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面对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习近平提出“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生态治理话语,倡导各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要将本国的利益与他国利益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有机融合,树立全球生态治理共识,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生态环境治理的无界性,要求各国面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时不仅仅要从本国的立场出发,更进一步的是要站在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国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生态治理话语,凸显了“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树立互惠共赢新思维;摈弃对立思维,树立“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新思维;确立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下观、义利观。[12]习近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指出了全球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出路,通过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明确提出“生态环保合作”,让绿色发展理念贯通整个“一带一路”,以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生态诉求,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做出应有贡献。中国积极推动“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运营,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4]131“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全球生态治理话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贡献和担当,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话语特点反映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的基本方式。人传递信息和表达意图是透过话语来实现的,透过话语来研究和感受话语主体进行话语表达时所体现的历史境遇、社会理想和制度特质,使话语更好地入脑、入心。否则,话语就沦为抽象的说教,失去了指导现实的话语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具有借古喻今、通俗易懂、以人为本的鲜明特点,其独具个性、富有魅力的语言风格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值得学习与借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借古喻今,根据不同场合、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引用古诗词,并对其延伸意进行扩充,促使生态文明建设话语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人民大众面前。面对生态资源短缺,习近平引用孔子的话“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以此强调对自然要取之以时、用之有度的思想,说明人们生产生活要顺应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不违背农作物耕种的时节,按照大自然的季节和节气,就会粮谷满仓、获得丰收。习近平除了运用古诗词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外,还巧用比喻来论述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面对北京雾霾严重问题,用“高天滚滚粉尘急”来形容雾霾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形象鲜明地凸显了生态问题的紧迫性;把“生态环境”比喻成“眼睛”和“生命”,着眼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将生态发展和文明结合起来,从人类共同利益讨论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严峻形势,习近平运用典故、诗句来阐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妙用比喻、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思想告诫人民群众面对生态资源时要取之以时、用之有度,不但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赋予其现实意义,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更有认同感并能够付诸于实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中经常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善于将“高大上”的治国理政理念转化为“接地气”的话语,让人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下。习近平用群众语言来承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在向人民传播生态文明思想时注重话语是否通俗易懂、老百姓是否能听得明白。例如,把提到处理环境和经济问题时人们总会不顾环境状况、只考虑暂时利益的做法说成是“好日子先过”“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话语的表达方式即让人民容易理解的同时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用“好日子”说明经济增长,“断子孙路”解释破坏环境的代价,采取最通俗易懂的话语来阐释我国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引起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说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是一时的、是不可取的。用“暴饮暴食型经济增长”来比喻部分地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换取经济的增长,最贴近生活的语言向百姓传递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用“红汤黄水”比喻企业排放的污水,面对这些问题时就要“一锅端”,彻底关闭这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来自民间、质朴无华,力求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并从中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来解说生态文明思想,既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传递了环境保护的思想,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以人为本的话语特点主要表现在习近平在面对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时刻想着人民、聚焦人民心声、肩负百姓重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如此严重”[4]85、“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4]4、“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13]等话语,体现了习近平始终将人民的幸福放在心间,将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事业。习近平通过采取“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14]的话语表达方式,密切关注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始终将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处理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时,始终将美好的的环境作为满足人民需要的重要保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始终站在人民群众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立场,话语反映百姓心声、回应百姓关切,让人民群众感到 “亲近”“贴近”,平实质朴中蕴含着大智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引领了生态文明的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变,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习近平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对生态文明理论术语作了全新的阐释,巧妙地运用“讲故事”“举例子”等方式使晦涩难懂的理论和概念转化为人人能听得懂、记得住的大白话,引领生态文明的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转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在内容和形式上摆脱了抽象空洞的教条、克服了概念化的形式,采取了贴近百姓生活、关切人民群众切实需要的话语,让人民群众想听、爱听、愿听,更好地发挥了话语的社会功能。生态文明话语不仅仅要提升理论的说服力,更要在形式上将“理性话语”转化为老百姓能接受的“感性话语”“大众话语”,增强人民群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如何解决现阶段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尤为重要,习近平用“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极富亲和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引领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变。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基本的问题。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生态本身就是目的的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保护自然环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完全抛弃工业化,认为一切对生态环境有害的活动都要弃绝。与生态中心主义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人是地球的唯一主体,崇尚人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前者忽视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后者则未意识到自然界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针对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习近平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话语方式表达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始终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人依赖于自然界生产生活,在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习近平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中心”来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问题、人与自然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提供了实现路径。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绿色发展话语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生、共荣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的价值选择,其核心内容就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永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蕴含着对我国古代生态智慧的解读,引用中国古典诗词、俗文等既向人民群众传递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向世界展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国元素、中国智慧。一方面,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提出讲好“黄河故事”就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需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要坚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讲好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就是要深度挖掘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事件,不仅要有类似“黄河母亲”宏大叙述的故事,还要善于从各行各业的基层工作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例如大凉山生态扶贫故事、“东方水城”故事等贴合百姓生活、具体而生动,这样的故事既真实可信又向全国、全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讲好生态故事要注重运用不同叙述方式和表达方式,注重生态故事的艺术性和群众性,如《绿水青山尽开颜》《绿水青山》《我和湿地有个约会》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纪录片,用群众的语言、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获得人们认同,更好地传递生态文明思想。与此同时,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话语的国际传播需要放眼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用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话语讲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通过生态故事展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