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燕萍
(集美工业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把物品与物品联接起来形成的网络,它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第三次浪潮。近年中国的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物联网行业人才缺口极大,尤其是物联网系统的应用服务以及项目实施、维护、管理等技能型人才。
基于人才缺乏的原因,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物联网专业,培养物联网技能型人才,然而在进行物联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导致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例如,物联网涉及领域广泛,就业方向繁杂,难以确立培养目标;学生所学知识与行业实际应用脱节,人才培养与行业脱节;职业技能难以认定等。在各个学校“摸着石头过河”之际,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1+X”),这对物联网专业建设、发展和改造是一个契机。“1”代表的是学历证书,它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学校综合的人才培养质量;“X”则代表的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能反映出职业水平的综合能力。“1+X”制度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物联网专业开展“1+X”试点工作,可以促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及评价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物联网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规范专业建设,为物联网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符合职业技能要求的人才。在已公布的几批“1+X”试点项目中,有许多与物联网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联网专业“1+X”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物联网专业建立的时间并不长,还未形成系统完备的专业建设体系,相较于成立时间久的专业比较不会存在难以撼动的固有模式,在进行“1+X”建设时反而能更快速高效地进行专业调整。物联网专业该如何具体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以下思路供大家探讨。
“1+X”证书制度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将是一场大的变革,学校作为政策的实施主体,其教育理念、治理模式、体制机制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将发生改变。为全面落实“1+X”证书制度,学校层面首先应开展培训学习,研究“1+X”政策的内涵,自上而下推动这项工作。组建相关团队,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例如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1+X”证书职业培训考试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统一协调工作,对项目进行全面指导及质量监控。修订和完善相关保障制度,例如教学管理、经费管理等制度,从而在组织、制度、经费等方面给“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在专业层面,可以建立“1+X”物联网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课程、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物联网专业“1+X”项目实施小组等,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根据行业、企业岗位调研总结分析,结合物联网“1+X”职业技能要求,择出共性作为学历教育的“1”的基础教育内容,制定动态化的基本教育教学方案。明确区域内物联网人才培养需求,与多种类型的物联网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关系,使得学生的若干“X”认证证书能符合行业企业需求,获得普遍认可。完善组织机构和各种管理制度,使得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为物联网专业开展“1+X”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要开展“1+X”工作,首先要对“1+X”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物联网专业教师应及时跟进,对国家、行业发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内涵进行调研分析,在社会认可度、与本校相关专业的融合性、引入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证。
物联网产业通常分为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环保、智能安防九大应用领域,院校在进行物联网技能型人才培养时,要根据实际有所侧重,因此在实际实行“1+X”的过程中,关键点还在于,选取和确立物联网专业的方向。各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特色以及学校实际,选取合适的专业方向,再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对应的“X”证书。例如,在智能家居发展好的城市,可设立物联网专业智能家居方向进行人才培养,考取的“X”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是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传感网应用开发初级工程师等与智能家居行业应用紧密相关的证书,提高就业对口率和企业认可度。
职业院校作为物联网职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1+X”背景下应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以及市场需求,与行业培训机构评价组织开展合作,共同拟定培训与考核计划及相关资料,建立物联网职业资格认证综合实训室,开展认证设备技术验证,保障认证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物联网认证实训室既能满足学生平时上课的实训需求,又能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认证工作,资源充分利用。鼓励在校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多方面技能。
将物联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内容融入学生培养计划,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纳入教学内容,使学历证书体现的专业教学内容基本覆盖对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从而实现书证融通。
教师、教材和教法是职业教育的生命也是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落实“1+X”证书制度,依靠学校教师、现有教材、传统教法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三教”改革,才能将物联网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师资方面物联网专业一直以来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招聘对口专业教师外,还应鼓励校内教师学习转型,参与各类“1+X”师资培训考取证书,提升教师实施培训教学的能力,也可与行业企业合作,聘请行业、企业中具备物联网相关职业资格能力,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专家进入校园担任兼职教师,一起共同投入到物联网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中。安排学校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考取各类物联网职业技能证书、考评员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将胜任物联网相关“X”证书的培训师作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评判标准。
教材方面,应根据“X”证书的技术技能培训考核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选取合适的教材,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摸索和调整。“1+X”新模式下,物联网可选取的现有教材有限,因此要重视教材的开发。在进行教材开发时改变传统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共同研究物联网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分析学生学情,制定和开发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规律的教材。
教法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物联网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具体物联网项目实施教学,为学生参加“X”证书培训储备基础理论、工作方法和基本规范。重视实验、实训和实习场景中的教学,避免“纸上谈兵”,使学生实实在在掌握职业技能。使用实时互动、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推广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物联网专业开展“1+X”职业技能认证,不仅能够服务广大职业院校在校学生,还可以向外辐射,充分利用资源,对社会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这既是职业院校履职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和“1+X”试点优势,与知名物联网企业合作,为本地区企业、社区和职业院校提供实训场所、实训项目指导、师资培训,带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X”证书的培训服务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矛盾,扩大专业影响力,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专业建设。
“1+X”是机遇也是挑战,物联网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新兴热门专业,想要把它建设好更需及时跟进新政策、新趋势。“1+X”背景下物联网专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只有从制度保障建设、专业方向确立、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社会服务培训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切实做好物联网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物联网专业在“1+X”政策引领下将培养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职业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