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渊
(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渗透而导致意识形态的虚无,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多重困境。因此,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从而要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总书记的讲话为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落实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思路。所谓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国际经济学” 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 “三全育人” 格局,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弥合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是一个有益且实效的方法,特别是其中的 “全过程” 育人思想。“全过程” 育人是指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习到闲暇、从课前到课后,都要融入立德树人的要求,建立长时段、可持续、贯穿式的育人链条。[3]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可从三方面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国际经济学” 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目标。
不管是从具体的内容还是抽象的原则融入来看,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宗旨,而有研究表明:教师的理想信念、精神气宇以及道德状况是价值引领取得实质效果的前置条件。这要求每一位相关课程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领悟专业课知识,更须具备为人师表的风范与形象,作为 “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也不例外。
第一,“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须有足够的道德修养以让学生信服。孔子有一名言:“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高昂的精神追求传输给学生,教师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足够厚重的道德修养。“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4]因此,教师立德是 “国际经济学” 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德,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也是国家立国之基。立德,必须常常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匹配一位正直的教师,反省自己的举止是否会在学生中形成消极的影响;立德,也必须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是 “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立德,还要认识到 “德” 不仅仅寓于 “公德” 与 “私德”,更深层次要能正确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种 “大德”。[2]因此,只有具备足够厚重的德行,才能寓德于教,既寓德于具体的课程内容,更寓德于无形的价值理念。
第二,“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要对教学有足够的热爱和情怀。如习总书记所说,教师既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也要精于“授业”和“解惑”。“授业”和“解惑”即属于“知” 的问题。“国际经济学” 课程研究对象是国际资本关系运动的一般规律,教学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三大领域,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贸易、投资、金融逐渐交汇融合在一起,“国际经济学” 的课程特质越来越具有广域性、理论性、融合性三大特点。要准确生动地讲授好这门课,需要广博和深厚的知识背景及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能力。这需要对 “国际经济学” 教学有足够的热爱和情怀。只有充满了对教学的无限热爱,才能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养成忘我和严谨治学的情怀和态度,才能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自我充实提升以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要求。也因此,才能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为开展课程思政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必须能给学生以公平充足的关爱。教育的本质是关爱,是爱的共鸣及心和心之间的呼应和理解。对学生的学业、思想、情绪、日常漠不关心,缺乏热情,不会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和效仿的好榜样,也不可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树德育人效应。即使是已具备相对成熟心智、有独立人格的大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关爱。因此,要在 “国际经济学” 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一视同仁,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灵活处理个别学生的个性或学习特点。进一步讲,课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探索介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有效方式,在 “授业” 之外精确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或困难并能找到困惑的根源,正面坦诚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努力把学生的思想、情绪和追求往积极向上、阳光朝气的方向引导,既做学生学问的启蒙人、引路人,也成为学生日常的热心人、知心人,达到 “亲其师,信其道” 的教育真谛,课程思政有充足获得感。
课程思政的本旨蕴涵着教师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也是学生求术和求道的统一。这两个 “统一” 很大程度须落实在授课环节实现,因此在授课环节探索“国际经济学” 课程思政的途径显得非常关键。
第一,“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必须挖掘课程知识中的思政元素。可以从三个角度挖掘:一是从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知识点去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分析教材或传授知识的时候,必须自觉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泛意识形态化等错误思潮,思考并判断哪些内容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指导吸收与批判继承,哪些内容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组织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从能够凸显实践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知识点去挖掘。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国际经济运行更是如此,因此要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特别是要善于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炼“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把追求学术真理的现实价值、从事专业的职业道德、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等融入课程教学”,[5]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教室、进学生头脑。三是从能够契合大学生道德品质成长规律的知识点去挖掘。大学生的心智与道德观还未定型,仍具有可塑性,因此要主动与学生全方位交流与沟通,获得第一手资料,及时把握、分析其思想动态倾向,在契合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个体性诉求基础上结合 “国际经济学” 内容的有关知识,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促进学生个体性成长与社会性发展相统一。[6]
第二,“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必须设计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契合点。“国际经济学” 课程主要讲授国际资本关系运动的一般规律,其中有超过一半的比例是关于国际资本运动的理论阐释,如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关于国际投资的理论、关于国际收支的理论、关于汇率的理论,每一个领域的理论又主要介绍了几个代表人物的思想,因而 “国际经济学” 实际上也是一门国际经济思想发展史的学科。虽然书中所列的代表人物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们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立场并无两异,完全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素材给以提炼升华。比如李嘉图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批判和发展,赫克歇尔、俄林对李嘉图理论的批判和发展,新贸易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的范式转变,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对凯恩斯思想和货币主义学说的拓展,这里面都可以提炼出正确的科研方法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培养自觉的学习和科研精神,促进学生个体性多方位成长。“国际经济学” 课程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与实践有深厚的密切联系,因而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可以在授课内容设计中得到广泛体现。比如关于比较优势与我国贸易战略的选择依据,比较优势陷阱对我国的影响,垄断优势理论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启示,蒙代尔- 弗莱明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可以设计出一些启发性问题为学生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融入思想政治价值理念的引导。囿于时间与国际经济学教学任务的因素,以及学生对道德说教的排斥态度,若在课堂教学中强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容易适得其反而引得学生反感,育人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灵活机动,选择适当的时机融入思政的理念。有三个时间节点:一是上课导入的时间节点。在上课一开始,与学生有融洽的交流和互动,当学生的情绪处于热烈状态时,读上一两句名人名言。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是理论梳理总结的时间节点。在介绍某一理论时,对其来源、后续发展的逻辑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或思考问题或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授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的来源时,结合科斯的交易成本学说与知识产权理论,学生自然而然获得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依据的能力。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时间节点。比如,当讲授完大国进口关税的效应之后,联系美国于2019 年发起的对中国出口货物征收歧视性关税的例子,可以很直观分析出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并不会对其带来多大的利益,进一步清楚认识到美国的霸凌形象,增强了对中国政府反制措施的理解和信心。
“国际经济学” 具有广域性、理论性、融合性三大特点。其中,融合性体现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的融合,贸易实践、投资与国际金融理论的融合,基本原理与理论思想史的融合。对学生来说,只通过阅读教材难以领悟这种融合性,必须通过有深度的课外专业文献来提升。课外文献也是贯彻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
第一,“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要树立课外文献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在课外文献融入课程思政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全方位育人的考虑。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大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这里面,习总书记讲的 “全方位” 育人可以理解为打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通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实现育人工作的协同联动。[3]教学活动一般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内容、巩固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五个环节。如何在布置课外作业环节也贯彻 “课程思政” 理念,对于 “国际经济学” 而言,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文献的探索。二是学生所处阶段特点的考虑。“国际经济学” 的授课对象一般为刚进入大三的学生。这些学生面临写课程论文或学年论文或进入大四而写毕业论文的任务,既要有基本的论文写作能力,还必须具备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进行分析的能力。只有通过一定专业文献阅读量的积累,这种能力才会提高。
第二,“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要掌握在课外文献的选择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原则。把课程思政理念体现在课外文献的选择,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价值指引性原则。即所选文献的立场符合马克思主义,方法科学,观点正确,蕴含育人元素。如《从亚当·斯密的 “经济人假设” 到马克思主义的 “自由人” 思想》《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元环流、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和金融危机》等都符合这些要求。二是内容匹配性原则。即所选文献与刚完成的教学内容相互交融,能相互促进。如教了比较优势理论,挑选了《中等收入陷阱、比较优势陷阱与综合优势战略》《对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三点质疑》《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等文献;教了国际贸易政策,让学生阅读《我国相机抉择的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分析》《乌拉圭回合谈判后贸易政策工具的新变化及我国的对策》《中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决策机制的实践与策略: 以多哈回合谈判为例》等文献;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部分,配套选了《中国企业如何融入西方世界》《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及其发展路径》等文献。三是内容可读性原则。一般来讲,大三学生的专业素养还有待夯实,对许多概念、名词相对陌生,因此文献难度要适中,让学生愿意看、能看懂,或者如果有数学模型也仅限于初级数学模型的文献。这样学生即使第一遍没看懂,再多看两三遍也基本能领会文章的写作目的与写作精神。[7]四是价值获得性原则。即每次布置阅读的文献必须能让学生获得某些价值收获,特别是获得思想上的提高。一般是结合已教或正在教的内容,每周布置2-3 篇文献,让学生更好理解或深化理解所学内容。[7]比如,讲授国际货币体系之后,布置学生阅读《全球贸易摩擦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美元本位、美元环流与美元陷阱》等文献,加深学生对美元霸权的理解。
第三,“国际经济学” 课程教师要在课外文献的后续要求中融入课程思政。为了提高文献阅读效果,在课程思政方面有获得感,还有一个环节是要求学生写阅读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基本思考视角是:从文献中知道哪些新的概念、新的观点;对文献中的某一观点是否产生质疑;是否从某一方面丰富了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某一描述或揭示是否反映了现实的实际;文献中的某一观点、某一原理对现实是否有启示;是否从某些方面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7]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在每周上课之初,利用五分钟左右时间,随机挑两三名学生把上周文献的心得说出来,或者选两三篇优秀的心得体会介绍,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或观点进行点评,有效弥合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脱节的困境。